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学概论》是关于史学理论学科的一门课程。所以《史学概论》讲授内容是要依据并反映和阐述史学理论学科系统的知识体系。换言之,《史学概论》就是对史学理论学科内容的概要论述。我们认为,《史学概论》讲授的内容应该是四部分内容,即历史过程论、史学学科论、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古史辨》是以疑古思想为核心而编著的考辨我国古代史料真伪的论文总集。《古史辨》出版发行的十五年,正是中国近代史学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它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古史材料集",而且对中国史学近代化也有着重要影响。《古史辨》的疑古辨伪精神与新文化运动相契合,它对跨学科方法和历史演进法的运用是近代史学理论的创新,自由的学术讨论与理性的学术批评为推动近代史学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相似文献   

3.
纵观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每一次重大的史学进步都是在唯物史观的正确指导下,史学观念和史学实践创新的结果。发展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史学理论,就是要创造性地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新的情况,提出新的任务,解决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唐代史学家刘知幾所著《史通》是世界上第一部也是中国古代惟一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著作,对之后以至近现代中国史学的发展进步发挥了切实的推动作用,但学界一直未能对其流播、研治情况做出系统梳理和详细论究.王嘉川《清前〈史通〉学研究》一书,点面结合,综理周密,独立考索,精识新见叠出不穷,不仅开拓了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领域,而且奠定了“《史通》学”研究的基本格局,填补了这一领域系统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5.
李达的《现代社会学》因其系统的理论体系和鲜明的中国特色,成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唯物史观所作的最系统、最全面的阐释。书中,李达首先综合介绍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唯物史观的不同见解,指出了唯物史观与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人类学等学科都存在密切联系且相互影响,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和解释唯物史观的方法和方向,进而严格的依据唯物辩证法的原理既坚持唯物论,反对唯意志论,又坚持辩证法反对机械论。再次,对社会的起源、发展、变革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当时国际环境和革命实践的思考,把帝国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关系置于唯物史观视角中进行阐释,深刻地体现了历史的唯物论和历史的辩证法的有机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的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国内史学界、哲学界致力于史学方法论研究的文章很多,多系微观探讨或具体的方法评介,本文提出一个体系框架,提供大家讨论。一、建立史学方法论新体系的必要与可能史学方法论,是关于历史哲学的学科。历史哲学,是对历史的哲学思考与概括,它的内容,大体上主要应该包括:历史观、史学认识论、史学方法论三方面。然而,“历史哲学”这一概念,自从18世纪被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提出之后,多数是对于历史观念的反思和探讨,虽然时而也有讨论史学方法的文章,但那往往是和对历史观念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七五”期间,我校社会科学研究硕果累累。据不完全统计,五年间我校共出版专著407部,译著32部,发表论文2406篇。这些成果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也较高,不少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学术刊物或发表后被数家报刊转载、摘登,如《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论题》、《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东西方》、《论反映》、《常建晚年隐于关中辨》、《黄仲则的心态及其诗词的深层意蕴》、《主体因素与客观真理》、《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体系新形态》、《论科学认识数学化的内在原因》等,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有的还引起国外学术界注意,如石晓军《关于“日出处天子”和“日没处天子”的考察》在日本的《日本史研究》发表后,日本《读卖新闻》辟专栏予以报导和评介,认为该文“是对定说提出挑战的极有意义的研究”。一些专著在海内外产生了影响。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的《河山集》(3—5集)是关于历史时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论是一个蕴藏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科学理论 ,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价值的科学阐述。“三个代表”的理论渊源是唯物史观 ,而唯物史观则是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论对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以“三个代表”论为指导 ,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必须以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为主线 ,改变过去主要以政治、个人为研究对象的弊端 ,把生产力、文化、人民群众列为重要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的主要史学理论及成就,他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作用。如何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的论述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大发展和突破。  相似文献   

10.
黄遵宪是近代杰出的诗人、学者、外交家及政治家.其作品《日本国志》是中国人第一次全面、深入地研究、考察日本历史文化及明治维新的著作,在国内外影响巨大,对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维新变法运动产生了积极作用.其中蕴含的史学思想深刻,值得研究和弘扬,但因时代的原因,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在《哲学的贫困》一文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前人理论的科学总结,尤其是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的生产力理论,即资本生产力理论的直接批判和吸收并不断突破其局限性的基础上,形成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它不仅赋予生产力更加鲜明的哲学意义,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而且通过对生产力理论所蕴含的包括生产关系的阶段性、人自身也是生产力、生产力既是历史运动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是实现社会更替的动力等丰富的唯物史观的探索,为整个唯物史观奠定了科学而坚固的基础,从而使它成为科学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世界体系理论自创立以来,不仅为微观史学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框架,也为当代史学理论和方法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的、长时段而又庞大的理论,世界体系在许多方面仍有待于进一步的解释和完善。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世界体系》一书中存在的某些问题的探讨,提出一些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以供同仁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13.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系统研究民族问题,在民族理论和研究方法上都取得了创新,对民族概念、民族解放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重视经济制度,注重运用调查研究、矛盾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开创了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和唯物史观为指导,具体研究中国民族问题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历史上,《史记》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历史文献。它为我国的史学叙述方式建立了一个基本范式,也为我国的史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其中的《五帝本纪》部分作为开卷之首,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由于所记载的内容属于遥远的上古文明时期,缺乏足够的文献互相考证故而往往被很多学者忽略。本文将从文字美、神话美、历史美和文化美四个角度对《史记·五帝本纪》进行文本分析,旨在挖掘其内在的美学价值,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  相似文献   

15.
公元1513年,《君主论》的发表,标志着近代政治学的产生.马基雅维利在该书中,赋予了政治学新的面孔,使政治学与伦理学实现了彻底的分离.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学研究应以经验教训为依据,强调其实践性.他基于人性恶的理论假设,认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为权力政治,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建立了一种非道德的政治观,开启了近代政治学研究之门.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在晚年所写的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五封书信,起源于驳斥资产阶级学者以及德国社会民主党"青年派"对唯物史观的扭曲和误解,澄清人们的思想误区。在信中,他系统论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关系不是历史的唯一决定性因素,社会历史发展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历史发展的合力论以及历史运动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等思想。其当代理论价值有助于我们建设马克思主义新形态,推动唯物史观中国化新发展,探索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模式;实践价值有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定"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心以及对走中国道路,实现共产主义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是启蒙时代以来欧洲历史哲学的集大成之作,是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在历史领域的具体反映。尽管《历史哲学》浓厚的决定论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及严重的欧洲中心论倾向为学者所批评,但是其合理内核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直接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法制史和民族法学的视域看,中国少数民族法制史的研究在法史学的研究框架内主要运用的是历史学的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民族法学的兴起,使中国少数民族法制史研究拓宽了空间并带来研究方法的创新.中国少数民族法制史学的发展应在坚持史学学科本位的前提下融入历史人类学、法律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司马光在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的同时,亦完成了记载其对史料辩证取舍的《资治通鉴考异》,逐条汇集了异同的史料和说明了去取的理由。这种完整的考异体例,在中国史学史上实是创造。因此,《通鉴考异》不仅对研究《通鉴》的撰修有着极大帮助,而且在中国史学史上亦有着独特的地位。本文试图对《通鉴考异·唐纪》的史料价值加以阐发。就《通鉴》的史料价值而言,唐、五代部分是第一的,最重要的。相应地说《通鉴考异》亦是如此。《通鉴考异·唐纪》的史料价值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基于CIS理论的我国体育国际形象传播路径研究》是一部从CIS理论阐释我国体育国际形象的著作。著作将中国体育形象划分为体育理念形象、体育行为形象和体育视觉形象,在此基础上搭建了我国体育国际形象传播研究的理论框架。著作首次系统梳理了我国体育国际形象传播的历史,并呈现了一份关于外国公众如何看待中国体育国际形象的调查报告。著作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体育国际形象传播路径,为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和构建人类体育共同体提供了理论支持和行动指南。著作在理论框架搭建、史学向度的梳理和研究方法上都有所创新,是我国体育国际传播研究中的一项典范性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