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态,其具体目标是“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也就是促进学生审美发展。美育教师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目标的专业人员,他们的能力和素养如何直接影响到美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需要成千上万合格美育教师,而美育教师的培养要以对学校美育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养认知为前提。因此,学校美育教师基本能力和素养的研究是当前一项紧迫任务。根据学校美育的目标,结合我国师范艺术教育专业现状,学校美育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养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掌握最基础的美育知识,理解所承担的艺术教育课程的美育目标;熟练掌握一门艺术的技能及其表情达意的语言;掌握至少一门艺术的系统知识,并能够理解和阐释这一门艺术中经典作品的人文内涵;从理论上认识儿童审美发展的心理特点;掌握“遵循美育特点”的有效教学方法;具备组织和辅导学生艺术社团活动的多方面能力。  相似文献   

2.
《美育学刊》2020,(2):I0002-I0002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开展学校人才培养大讨论和学校美育育人工作,推进学校大美育体系建构,2019年12月14日,“高校美育(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研讨会”在西北工业大学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杜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监事王旭晓,教育部高校美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会长张春新,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副会长黄汉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陆阳秋,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理事高字民应邀参会,西北工业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孙瑜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3.
"艺术教育课程"是中职学校美育最主要的载体和最有效的途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必不可少的.目前中职学校艺术教育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地位不高,笔者从中职学校中了解艺术教育课程的地位现状,从观念偏颇、体系杂乱、基础资源缺失等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中职学校艺术教育课程地位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早期卓越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非常重视学校美育工作,对美育价值和功能的认识具有现代美育理论的价值。他根据学校美育的目标,提出通过赏析文艺作品、开展文娱活动、观赏自然风光等途径实施学校美育,并强调在日常生活和教育过程中渗透美育。  相似文献   

5.
杜卫 《美育学刊》2020,11(2):1-7
对照新时代、新要求,高校普通艺术教育应该在总结和反思中努力探索转型升级之路,打造中国高校普通艺术教育“升级版”。深化艺术教育的人文内涵,坚持立德树人导向;立足本土,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抓住关键,推进高校普通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加快美育教师培养培训,使我国高校的美育事业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6.
公共音乐艺术教育是普通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因为音乐艺术的美育功能是其它任何一种教育所不可替代的,通过公共音乐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创新精神,促进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对于培养新时代合格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推进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本文就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艺术教育的特点、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师范生培养的特殊性,可提出师范生美育的育己和育人双重目标。育己目标指向提高师范生的艺术素养以及引导师范生走向生活的审美化和趣味化。育人目标定位于帮助师范生树立"教育需按照美的规律来实施"的教育美学观,培养他们学科美育观以及对学科美的感知能力。为了实现双重目标,师范生美育改革路径为:美育博雅课程的定位要从艺术知识型转向审美文化型;课程的设置需加大毕业学分要求,精选公共必修课,拓展选修课程门数;课程的形态应增加课程的体验性,开发多样的活动性课程。此外,教师教育类课程需凸显美育知识的普及和能力的培养;学校要创设具有艺术性、审美性的校园环境,发挥环境的美育价值。  相似文献   

8.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从总体要求、课程和教材体系、教学改革、办学条件和组织保障五个方面对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9.
审美经济架起了财经类专业教育与美育之间的联系,课程美育的实施是构建美的教育、实施以美育人和五育并举的重要路径。电商专业教学中以“美育+工匠精神”的核心理念,结合“岗、课、赛、证”新要求,按照“学生兴趣+数据分析导向”的教学设计,强化真实商业应用。引导学生向善向美,按照课前引入美、课中感受美、课后表达美的课程思路,将美育贯穿于课程中,提高学生的职业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10.
舞蹈是文化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通过分析文化素质教育在高校的重要作用,认为舞蹈美育课程设置要树立与文化素质教育相一致的目标,提出舞蹈美育课程设置实现途径的多样化,强调了课程进程的广泛性及内容结构的序列性和层次性。  相似文献   

11.
沈烨华 《阅读》2024,(15):57-59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将“小小青花”美育课程建设作为学校特色发展的生长点,以一个青花特色教师“有愿心、无目的”的“个人课程”初心探索为源头,历经11年逐步构建课程研发体系,为教师搭建了学习、实践、共创、成长的平台。通过“打开美的儿童世界”愿景描绘,基于教师成长视角,进行场域空间的营建、美育课程的开发、教育活动的实践,使教师获得了不同程度的专业成长,以此成就更自由的生命。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中的通识教育与美育,在培养人的个性方面是一致的;同时美育的实践原则又与高职对学生掌握技能方面的要求是一致的。在高职通识教育中贯彻美育,可通过艺术教育来实施。首先,把艺术教育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开设;其次,让每位学生掌握一项艺术技能;最后,为学生提供创造、展示艺术才能的天地。  相似文献   

13.
影视艺术与中学生之美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是中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影视艺术被大多数中学生所喜爱 ,通过影视艺术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影视艺术可以培育中学生的感知力、想像力和理解力 ,并对其品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心智美育是一门注重培养儿童心理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审美教育课程。它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心智美育课程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全面的艺术素质,了解各种艺术形式,更要求教师具有综合施教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必须具有以儿童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和较高的指导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从盖叫天的《粉墨春秋》看旧时科班的戏曲人才培养方式,对艺术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办学机制的完善,尤其是戏曲表演人才的培养启示颇多。科班教学,在艺术职业人的艺术技能、艺术素养、职业操守、人格情感的综合养成方面,确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矩和做法。它注重“融合”式教学,符合现代美育特征。唯有德艺“双育”才能结出德艺“双馨”之果,融于情感,内化于心,心悦于理,才能诚服于业,这正是美育的方法。美育即以美化育,以美养德,它有别于“课程思政”,能促进艺术职业教育和立德树人的成效,并不能以艺术职业技能教育来取代。作为一种“无用”之用,它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琴 《美育学刊》2023,(3):7-19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印发,从政策、制度等层面为学校美育事业的发展理顺了思路、夯实了根基、打开了空间,美育研究也在这一顶层设计的推动下不断走向学理化并积极探索学科化发展。2022年美育研究在成果的质量和数量、研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对美育实践的推动等方面都有所突破,在美育基本原理、中西美育史和美育思想史等方面产出了一系列学理性强、富有创见的成果,将美育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7.
李霞  邱康 《美育学刊》2021,(5):8-15
随着国家对美育工作的重视和“互联网+教学”理念的推广,高校线下与线上的美育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也因此出现了线下与线上课程间复杂的竞争与辅助关系。从信息通信技术(ICT)专业的美育视角出发,以某ICT高校的学生调研为基础,分析高校线下与线上美育课程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以及线上与线下课程在挤压与碰撞中分别暴露出的问题,并根据互促与互补的原则阐述ICT工科高校线上与线下美育课程共同体的共生关系和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农职院美育课程教学实践中,探索耕读文化的有效渗透,促进耕读实践的系统开发,能借助耕读文化丰富美育课程资源和内容,提升美育课程教学指导的综合有效性,使农职院学生的美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得到有效培养。本文从农职院美育课程的改革创新入手,对耕读实践在美育课程中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深度探究和系统分析,旨在促进美育课程的全面优化,切实提升耕读实践教学指导的综合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音乐赏析课,或名音乐欣赏课,是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完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高职学生的身心成长起到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但是音乐作品的教化功能不像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如何做到在音乐赏析课中突出德育和美育,需要从在思想认识和管理理念、教学理念等方面做诸多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0年10月15日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这是全面推进新时代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纲领性文件。从《意见》的出台背景、主要特点、重要创新三个维度对《意见》进行全面解读,可重点分析《意见》所具有的新时代特征,特别是《意见》在美育及其育人价值导向、美育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深化美育教学改革、改善美育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