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为了了解国外优秀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在2013年新规则实施后的技战术特点,为中国摔跤队备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专家访谈和使用自主研发的摔跤视频技战术统计分析软件对2013年摔跤比赛新规则实施后的我国古典式摔跤大级别(98公斤级和130公斤级)主要对手的比赛视频进行了研究。结论:1)新规则下98kg和130kg两个级别主要得分技术均为滚桥摔技术和转移摔技术;在其他大分值技术中像过胸摔技术、过背摔技术和抱折摔技术两个级别之间也没有明显的差异。2)新规则下站立摔技术的得分远高于跪撑摔技术。虽然站立摔得分高于跪撑摔,但是在单项动作技术得分中,跪撑摔技术中的滚桥摔是得分最高的技术。建议:1)因为古典跤采用新规则后站立摔技术得分远高于跪撑摔技术得分,所以这两个级别的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要加强对站立摔技术的训练和使用,并选择大分值动作作为自己的绝招加以练习。2)虽然在新规则中取消了30s的强制跪撑,但是增加消极判罚后,反而增加了滚桥技术的得分和使用次数,所以要加强对滚桥防守的训练。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自由式摔跤运动项目的技术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自由式摔跤比赛中运动员无论双手做何动作,两脚怎样移动,都要尽量保持低站架,不能随便起伏;跪撑运动员在比赛中首先需要尽量降低身体重心及扩大身体重心的支撑面,其次是需要不停地调整身体重心、支撑面和支撑点。指出当前国内外自由式摔跤技术的发展有四个趋势:一是站立技术成为比赛中的主流技术和主要得分手段;二是摔跤技术向安全实效方向发展;三是技术要求更加全面,绝招更加突出;四是更加重视连贯技术。  相似文献   

3.
摘要:以新规则实施后欧洲女子摔跤运动员技战术特点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对2012年、2014年欧洲女子摔跤锦标赛运动员技战术使用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新规则实施后,站立技术仍然是主要的得分环节,大分值动作出现的频率增加;站立技术向多元化发展,但使用和得分最高的仍是抱腿技术,占站立总得分的34.8%,滚桥技术是跪撑环节中最主要的得分手段,占跪撑总得分的54.7%;规则修改后,站立技术使用平均每场增加1.06次,比赛节奏的加快使比赛更具观赏性;运动员以技术优势,双肩获胜的比例明显增加,30″强制进攻环节激发了运动员采取主动进攻战术,而边线战术的使用更加合理。希望本研究为广大女子摔跤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竞赛和训练提供可参考意见,对提高运动员技战术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古典式摔跤竞赛规则修改后对技战术的影响还未进行深入研究,为了把握古典式摔跤技战术发展趋势和备战巴西里约奥运会的需要,运用文献资料、观察、数理统计、比较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以世界男子优秀古典式66kg级摔跤运动员为例,对新规则下古典式摔跤技战术的运用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与探讨。结论:世界优秀男子古典式摔跤66kg级运动员站立与跪撑角斗得分能力均衡;转移与抱折是站立角斗的核心得分技术,逼迫对手消极成为站立得分的手段之一;滚桥和提抱技术是跪撑角斗得分的主要手段;站立对抗中积极、主动的进攻成为新规则下古典式摔跤的风格特点。建议:中国摔跤运动员整体对抗能力与世界高水平运动员还存在差距,教练员需加强运动员个人能力与技术风格的培养,在训练中以突出核心技术运用得分能力、加强站立对抗的积极主动性为目标指导训练与比赛。  相似文献   

5.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规则变化后2015年世锦赛三跤运动员比赛中攻防效率表现、技战术运用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并与2011年、2013年世锦赛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东京奥运周期国际式摔跤项目的备战提供针对性的理论参考。研究表明:规则变化后比赛中攻防效率和综合表现指数均有提高,运动员主动得分和进攻能力增强,攻防兼备和最大限度得分是获取胜利的保证;男、女自由式比赛中站立时抱腿及变化、大分值动作和反攻动作,跪撑中滚桥、交叉握小腿使用比例增加,翻转、警告和边界战术使用降低,战术以打对方消极判罚为主;古典式比赛中站立时大分值动作,跪撑中的滚桥均有增长,站立中抱摔动作和打边界战术应用减少,警告战术的应用增加;古典式比赛中站立和跪撑技术分值的获得与比赛中警告的判罚密切相关,且站立和跪撑得分比例情况反映出比赛中运动员在站立时主动得分能力和技术动作变化少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下一步规则变化或将从两方面进行:进一步加大古典式比赛中站立状态时的消极判罚力度;减少比赛中判罚跪撑的次数。  相似文献   

6.
2013年国际业余摔跤联合会对摔跤竞赛规则进行了较大的修改与调整,以提高摔跤比赛的观赏性和转播收视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2011年、2012年、2013年世界摔跤青年锦标赛、2012年伦敦奥运会摔跤比赛、2013年世界摔跤锦标赛进行研究分析,统计、归纳新旧竞赛规则的变化以及对技战术产生的影响。结论表明:竞赛规则针对获胜方式、时间与局数、消极与警告的判罚、技术分值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修改;以技术优势作为获胜方式的比例明显增加;高分值技术动作比例及平均每分钟获得技术分明显得到提高;每局比赛时间增加以及加大对运动员消极行为的严厉判罚,运动员必须要具有持续、高强度对抗的体能储备;规则修改的技术导向性明确,改变了男子古典式摔跤以跪撑角斗决定胜负的局面,提高了站立角斗的激烈程度与得分比例;男子和女子自由式摔跤中针对消极行为设定的强制进攻时间,要求运动员具备站立强攻得分的技战术手段与能力。  相似文献   

7.
运用实验法将外拿臂技术应用于自由式摔跤实战训练中,观察其训练效果。结果显示,外拿臂技术应用于自由式摔跤训练对提高运动员的攻击成功率具有较好的效果,说明外拿臂技术可以运用于自由式摔跤训练。  相似文献   

8.
关于国际摔跤古典式摔跤抱提技术特点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国家古典式摔跤队10人进行调查观察统计发现,抱提技术是我国古典摔跤实战中主要得分的技术之一,是重中之重。在最近的一次规则变动中,反抱提已经被确定为跪撑判罚中的固定初始把位,基本上在比赛中起到了决定胜负的作用,研究认为,抱提技术在对抗中对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并随着现代古典式摔跤竞技水平的提高要求运动员的技术精艺求精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9.
采用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14年女子摔跤世界杯32场比赛的技术容量、技术全面性和技术效果进行统计,以期对世界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技术运用特征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表明:(1)站立类技术容量远大于跪撑类,技术容量最多的是抱腿,最少的为抱胸滚桥;日本队的各类技术容量均第一;日本、俄罗斯和中国均擅长抱腿技术,匈牙利擅长抱臂类技术,俄罗斯队跪撑角斗能力弱。(2)日本队的技术全面性排名第一,美国和中国实力相当。(3)站立类和跪撑类中的多个小项使用上表现出一个大致的规律:技术容量越少,技术效果越高;日本队站立类技术效果最高,中国队数据偏弱。(4)等级相关分析表明,技术容量、技术效果对比赛成绩没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仅站立类的技术全面性对比赛成绩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第十一届运动会女子摔跤比赛优秀运动员调查研究发现,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竞技水平发展呈上升态势,身体形态基本属于匀称人群,现阶段整体竞技水平处于不稳定状态,运动员比赛中竞技状态起伏较大,需要通过时间和针对性训练来磨练和提高。与此同时,也希望为教练员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训练提供思路和建议,从而加速我国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摘要:为了认识我国优秀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耐力素质现状及其训练学特征,对备战伦敦奥运会的27名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进行了相关测试,在训练周期开始阶段、强度课及模拟比赛后,采用气体代谢和乳酸测试方法对运动员的有氧和无氧耐力进行了跟踪测试。结果显示:无氧阈时期的心率值不存在性别上的差异(P>0.05),但与参照值(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显著差异现象(P<0.05),此时的摄氧量也未表现出性别上的差异,但明显低于国外优秀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的水平;最大乳酸耐受力男女分别为17.52±4.31和16.08±3.23,无显著性差异,训练中主要是以力量耐力和高强度耐力对抗练习为主。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的监测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在赛前训练期间的训练效果,对参加全国女子摔跤冠军赛的12名运动员的部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1)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各项监测生化指标基础值均处于正常水平,运动员机能状态良好。2)在赛前训练阶段,运动员的Hb水平首先出现下降,第三周开始回升;BU值经过第一第二周的连续上升后,逐渐回落,其浓度变化水平下降幅度逐渐减弱,并且基本恢复到原有水平。表明:CK对运动强度敏感,可作为评价和调整运动强度的敏感指标。在赛前训练期对运动员生化指标的监控,能够对训练计划进行有效调控。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赛前生理生化指标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国家女子自由式摔跤队39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运动员赛前训练过程中血乳酸、血尿、血氨、睾酮及皮质醇等生理生化指标的测试和分析,全面把握和概括运动员赛前训练负荷内容及结构的特点。结果表明:赛前训练常用的实战和模拟实战训练强度是增强专项有氧耐力的有效强度;教学比赛的强度是有效的耐乳酸训练的有效强度;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的一个完整赛前训练在4~6周之间;赛前训练负荷安排总体上呈现训练强度增加,训练量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自由式摔跤比赛中抱单腿摔是运动员最常用的技术之一。为找出主要用力肌肉和主要练习手段,利用肌电测试,对此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股直肌、股外肌放电值为最高,是主要用力肌肉,股内肌和胫骨前肌放电量最小;在几种模拟负重动作中,颈前负重练习的八块肌肉效果量ES为最大,在针对抱单腿的力量练习中,应把颈前负重练习作为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高水平女子摔跤运动员赛前训练期间身体机能变化特征,通过跟踪实验,对入选十运会女子自由式摔跤决赛的16名运动员赛前训练期间的尿八项、血尿素(BU)、血乳酸(BLA)、血肌酸激酶(CK)、血红蛋白(Hb)等生化指标进行2个月的监测。结果表明,T、BU、CK的变化能较敏感地反映高水平运动员对赛前运动负荷的适应情况以及身体机能的状况。认为对赛前训练阶段的生理生化监控及机能评定应予以足够重视,科学合理调整训练计划和适当的营养补充是运动员保持良好竞技状态、取得好成绩的有力保证。仅对女子自由式摔跤项目的赛前运动技能评定提供实验数据,丰富相关内容的研究,并欲对今后该项目的赛前科学训练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的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捧跤产生于原始社会,摔跤运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改进;世界各国均有本民族的摔跤形式;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是希腊、罗马流传下来的,18世纪末在欧洲形成现在的形式;我国的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捧跤是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研究参加第六届全运会举重、摔跤运动员的生物节律及比赛成绩的关系,说明了人体生物节律对举重、摔跤运动成绩的影响是较小的。  相似文献   

18.
探讨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机能特点,为女子摔跤运动的选材、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以我国87名国家队一组和部分省市的现役女子摔跤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问卷调查和实验等方法对其身体机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发现:1)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表现出明显的共性特征,即应同时具备较强的无氧、有氧代谢能力和突出的机体合成代谢能力;2)在不同体重级别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比较中,中小级别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优于大级别运动员,尤其是48 kg级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综合能力最为突出,同时具备较强的无氧和有氧代谢能力;3)同国外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和同项群优秀运动员相比,我国优秀女子摔跤运动员具备突出的磷酸原代谢能力和有氧代谢能力,但糖酵解供能能力较差,亟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9.
试析摔跤运动员的认知心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摔跤运动员的一般心理特点和认知心理特点进行对比,对从平常的训练到正式的比赛全过程进行主观、客观的分析,得出摔跤运动员的认知心理特点和提高摔跤运动员认知心理的重要性。摔跤运动员不仅在一般心理特征上具有的直接对抗性、激烈竞争性、高度紧张性、环境适应性;而且在认知心理特征上有其独特性,此项运动对感知觉、记忆思维及注意的品质上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柔道、摔跤都是一项徒手较量、对抗性极强的运动,比赛时的时间虽不长,但其强度较大。柔道、摔跤运动时的能源主要是磷酸原系统。运动员的磷酸原储备量尤其是磷酸肌酸的储量以及供能能力往往是比赛时获得优异成绩的物质基础。所以,本研究目的是通过测试参加“六运会”柔道和摔跤运动员的晨尿肌酐总量与浓度,探索不同项目运动能力与尿肌酐的关系,从而为评定我国优秀柔道和摔跤运动员的磷酸肌酸的水平,为科学选材和科学训练提供生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