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问卷调查、访谈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参加 S省Z市“国培计划(2020)”乡村学校体育教师技能提升培训班的学员为调查对象,了解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困境及“内卷化”问题,探究其成因和对策。结果显示,现阶段乡村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表现为虽然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增加,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仍面临效能偏低的问题,已经陷入“内卷化”困境比较严重的状态。城乡环境差异、身份认同危机、职业吸引力低下和内生动力不足是其主要原因。提出了加强乡村学校硬件和软件环境建设、强化身份认同、唤醒发展意识和激发内生动力的破解乡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陷入“内卷化”困境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无发展的增长”内卷化状态已成为困扰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隐蔽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结合“内卷化”的理论,从农村学校体育的政策、资源、行为三个方面的内卷化现象对其发展困境及生成逻辑进行了分析。认为,政策密集出台与执行效能低下的政策内卷化、资源输入与资源依赖并存的资源内卷化、体育教师“无根”的流动的和学生被“规训”的“在场”的师生行为内卷化是当前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内卷化的主要表现,必须正视内卷化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滞后局面。  相似文献   

3.
从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中的“场域、资本、惯习”概念出发,对场域、资本、惯习与体育休闲生活方式的联系进行探讨.体育休闲生活方式的形成,受场域、资本和惯习的深刻影响,是行动者实践的产物,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要促进体育休闲生活方式的形成,需要统筹协调场域、资本和惯习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场域的引导作用、资本的外部推动作用和惯习的内驱推动作用.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的通力配合,培养人们的体育惯习,最终促成体育运动参与的常态化和生活化.  相似文献   

4.
体医融合是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关键技术,为加快推进我国体医融合,促进全民科学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基于布迪厄场域论,以“场域—资本—惯习”三要素为逻辑主线,对我国体医融合的实然困境与应然进路进行分析。体医融合实然困境包括:体育与医疗的结构差异、关系孱弱与体医融合的生成障碍,形成体医融合的场域壁垒;医疗部门经济资本受损、体疗制度资本乏力、复合型人力资本匮乏造成体医融合资本制约;传统医疗文化及医疗技术依赖,固化体医融合惯习。提出构建大健康网络, 打破体医融合场域壁垒;改革经济资本走向、完善制度资本、加强复合型人力资本培养,优化体医融合资本;消除体医融合惯习误识、摈除医疗技术依赖惯习的应然进路。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出发,基于中国网民社会意识调查数据分析了体育节目受众的“区隔”差异性特征。通过定序Ologit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喜欢体育类节目的受众人口学特征差异较大,表明体育类节目的受众存在社会区隔;教育资本和社会资本对体育节目的受众影响并非呈现完全正相关,说明了体育类节目的“场域”存在界限。研究揭示,现阶段提高体育节目收视率首要因素是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厚植社会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6.
文化资本是影响个人行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重要文化资源,用文化资本理论审视体育教师文化资本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学校场域中的体育教师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本对于优化体育教师群体,促进体育教师自我发展,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标都会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构建体育教师的文化资本应该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管理者和广大体育教师的足够重视。立足于布迪厄文化资本的解释力视角,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归纳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揭示当下体育教师文化资本存量缺乏主要表现在文化能力欠缺、文化产品匮乏、文化程度偏低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建构体育教师文化资本需要从提高身体化形态文化资本、客观形态文化资本和制度形态文化资本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全民健身背景下国民如何形塑健康生活方式成为重要命题。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从社会实践视角切入,搭建“实践场域—实践资本—实践惯习”的理论分析框架,探究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及其形塑机制。发现,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实践归因联结了学校教育、家庭资本、社会关系与身体价值之四重维度,并且权衡实践中的参与便利性、相对自主性以及较强目的性而形塑个体的发展认知,因此大学生在学校、家庭与社会场域的体育实践形成身体惯习,奠定学校体育传统、家庭体育资源、社会体育活动、自我身体构建的实践基础,进而揭示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形塑机制,即基于理性认知的体育实践,让运动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8.
培训获得感是检验培训是否有效助力乡村体育教师“留得住、教得好”的重要依据。为解决当前乡村体育教师培训难以满足教师实际需求的问题,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乡村体育教师需求与培训获得感的内在逻辑。基于乡村体育教师需求的培训获得感提升困境:安全感提升的困境表现为培训资源配置与培训机会的不均衡较难实现保障性需求,聚焦教师专业基础与角色要求的专业化培训的欠缺较难实现发展性需求;归属感提升的困境表现为陌生人与局外人身份的痼疾较难实现融入性需求;成就感提升的困境表现为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消解较难实现认同性需求;物质支持与精神动力的缺失较难实现价值性需求。提升乡村体育教师培训获得感的路径:以提升安全感为基础,保障乡村体育教师培训资源并强化其综合能力;以提升归属感为关键,助推乡村体育教师置身于乡村场域并生成文化共识;以提升成就感为旨归,驱动乡村体育教师生成身份认同并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实体主义的二元结构分析入手,认为造成这些质疑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体育外交陷入了“结构困境”之中,因此,通过引入布尔迪厄的实践理论试图对二元结构进行超越,指出体育外交存在去语境困境、行动逻辑困境和行动成效困境,认为可以从场域结构关系、资本和习性3个维度予以超越。最后从3个方面提出路径突破:一是积极推动国际场域结构变革,充分利用场域位置和国际社会资本为中国赢得优势场域位置;二是打造中国处于优势位置的体育交往场域,推动合作共赢的体育命运共同体;三是充分利用中国的先赋资源,加强自致资源的投入,推进资本再生产机制建设,促进体育外交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0.
青年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承担者,其专业发展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在学校体育发展边缘化的现状下,青年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陷入困境。本文从高校青年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性入手,剖析青年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困境,并针对青年体育教师的特点给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中学体育教师,但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目前的培养目标与中学体育的发展需要之间存在着一些问题。《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推行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体育教师要适应课改的新形势,就必须完成角色的转换。通过对中学体育的需要与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明确需要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使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中学体育发展,满足中学体育教育需要的高素质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12.
运用布迪厄实践理论框架,尝试从文化社会学视角思考中国足球困局的深层次原因。研究认为,中国足球的问题不仅是其自身场域内责权界定不清和关系处理不当所致,同样是由中国传统文化惯习、其他社会场域的影响及中国足球乃至体育自身“资本”的相对有限性等诸多因素共同形塑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摘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方法,以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对体育教育专业建设进行客观审视,对新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特征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原则和优化路径。研究认为:体育教育专业建设面临的困境是重多元课程设置,轻专业内涵建设;重知识内容传授,轻教学能力培育;重专业技术教学,轻人文素养形成。结合新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确立了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三结合”原则,即:“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的结合,“专业知识与人文素养”的结合,“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结合。构建了“分段式”的培养目标体系,根据不同层次的“分段式”培养目标确定各类课程的基本结构,合理安排课程结构。提出了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实施路径:重新调整课程结构,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旨在使体育教育专业在体育专业发展和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的竞争中凸显其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针对安徽省大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现状,以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为指导,围绕"场域""惯习"两个主要概念,对高职院校的心理素质教育路径、工作网络进行分析,探索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子场域和新的锲入点。  相似文献   

15.
对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现存的两种观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揭示制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时应该考虑的要素。研究认为,体育教育的专业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作为体育教师应当具备的知识、技能和专业价值观,而且也要掌握“可转换的技能”;在制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时应该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同类型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在层次和规格要求上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师是推动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双减”政策的颁布与实施给体育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分析“双减”政策实施对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双减”改善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经济环境,并对教师个体内在环境产生影响,与此同时要求体育教师提升自身的育人能力、育体能力、创造能力以及作业指导能力。为有效回应“双减”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诉求,研究基于整体、联系的视角分析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系统理论模型,并基于此,从教师生命存在的内、外环境入手,以“教师生命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构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化路径;在优化内部环境方面提出,营造教师生命发展的文化生态,唤醒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命自觉、聚焦生态个体的能动作用,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减轻不合理的工作负担,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动力;强化外部保障方面主要从保障休息权、加强课后服务补贴、完善硬件设施以及改革教师评价制度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在于以教育评价改革为切入点,促进高校体育教师专业成长与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实施“高校体育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工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湖南省近40所高校的调查,结合查阅的献资料,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总是,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指出:高校体育21世纪的发展必须从培养新型高校体育教师入手;加大在职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力度;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加强“个性教育”,突出“主体教育”,重视“创造教育”,加强体育科学研究,探索体育与健身奥秘。  相似文献   

19.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逻辑论证等研究方法,运用身份协商理论分析了信息技术时代下体育教师传统身份所面临的困境,并就如何应对困境提出了对策。研究发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让体育教师的传统身份岌岌可危,主要表现在体育教育文化变迁导致的体育教师身份危机和体育教师教学实践体验到的身份尴尬。根据身份协商理论,体育教师需要从觉察力、身份认识、协商技巧三个方面通过身份协商来应对当前困境,满足信息技术时代寄予体育教师的身份期待。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逻辑分析法从体育教师科研能力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入手,对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科研能力与其专业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旨在对于学校体育发展、体育教师科研能力及其专业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