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特征是竞技健美操运动项目存在的基础,是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独特性的具体体现。因此,要确保竞技健美操作为一个独立的竞技体育项目,并按照其自身独特的运动技术特征进行发展,争取早日实现进入奥运会。本文试图从FIG制定的《国际健美操评分规则》入手,剖析竞技健美操的运动技术特征,为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水平尽快缩小与世界的差距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历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看健美操的竞争格局与发展态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历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基本情况、各国家和地区比赛名次的统计分析,力求揭示健美操运动的竞争格局,透视当今世界健美操运动的发展态势,并进一步阐述了世界健美操运动技术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3.
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一致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健美操运动的蓬勃发展,如何提高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技术水平,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竞技健美操动作的一致性直接影响成套动作的得分。并充分体现了一个集体队伍的整体水平。本研究对竞技健美操动作的一致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待能促进我国竞技健美操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第九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6年第九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各参赛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情况和比赛名次的统计分析,剖析当今竞技健美操运动的发展现状,并进一步寻求世界健美操运动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对广东大学生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体能水平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水平可以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但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提示应该结合专项技术的要求,从动作完成质量的优劣中去分析相关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才具有评价实效.  相似文献   

6.
在2005年世界运动会上,中国健美操在6人项目上首次获得世界冠军,被世界所关注。2006年第9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即将在中国举行,作为东道主,能否在此次世锦赛上再次夺冠,给中国健美操队提出了考验。基本步伐作为竞技健美操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成套动作的艺术编排、完成得分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影响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基本步伐技术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中国健美操竞技水平快速提高的所在及不足,为中国健美操队在今年的世锦赛上再次夺冠,取得更好的成绩寻找契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尝试从技术动作的时空感知呈现图像入手.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绘图法、问卷法和统计法,对我国优秀的健美搡运动员时空表现形式进行了对比和解析.并对健美操运动员动作时空感表现的类型与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为健美操运动内涵的进一步挖掘,为竞技健美操运动水平的提高以及健美操成套风格的把握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8.
古典芭蕾的训练体系在竞技健美操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竞技健美操与世界水平差距主要表现在动作完成缺乏技术魅力,缺乏充满个性特征的创造性的表现力.古典芭蕾完整的训练体系对竞技健美操的技术训练和表现力的培养有独特作用.借鉴古典芭蕾训练手段,紧密结合健美操特点,是提高健美操运动员技术和表现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加速专业化进程,迅速提高我国竞技健美操水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竞技健美操距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分析竞技健美操的项目特征和发展方向后认为竞技健美操是集体能、技巧、音乐和艺术表现力为一体的综合运动项目,我国目前的竞技健美操训练体系很难达到高水平成绩,必须加速我国竞技健美操队伍的专业化进程,以应对竞技健美操可能加入奥运会的形势,并提出建设竞技健美操专业队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国内健美操教育重视技能、体能,忽视精神、内外在美结合的问题,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个方面研究未来健美操运动的理念应该在肯定发展技能、体能的基础上,更注重培养"人"的健美操教育的思想,即把过去的健美操训练变为健美操教育.其重心要从"物"转向"人",以促进健美操运动与世界接轨提供思想力.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对我国政府社会体育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政府行为将进一步规范化和法规化,体育即将明确为社会体育和产业体育。目前及将来一段时间,政府的体育主管部门应当依照宪法和体育法进行决策,加强社会体育的投资和规划,给国民提供好而多的运动和娱乐场所;同时也要依照WTO的有关原则大力规范体育产业政策,促使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教育规律和体育规律的关系、一般教学规律和体育教学规律的关系和教学规律和训练规律的关系的分析讨论,统一了三个方面认识:在教育规律和体育规律的关系上,它们在与社会和人的发展关系的意义上具有同一性,但在事业发展的具体目标上存在差异性;在一般教学规律和体育教学规律的关系上,体育教学规律包含在一般教学规律中,但体育教学有自身特殊的教学规律,技能发展和身体健康促进方面的教学规律;在教学规律和训练规律关系上,由于事业发展的总体方向相同,教学规律和体育规律具有同一性,但是因事业发展的具体目标不同,教学规律与训练规律又有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对北京市部分高校学生运动自我保护技能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北京市部分院校运动伤害事故与自我保护技能教学等相关门题的调查研究后发现,运动伤害事故与自我保护能力有密切的相关,在高校学生体育课教学中,自我保护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存在着明显的欠缺.在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中要对自我保护技能训练给予高度的重视,增加运动自我保护技能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实施自我保护训练.运动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降低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健康快乐地享受体育.  相似文献   

14.
"关键事件"对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专访、社会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关键事件"与"潜在关键事件",讨论了如何将"潜在关键事件"升华为"关键事件",中小学体育教师对待"关键事件"的态度与策略,"关键事件"对促进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作用和意义.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在"关键事件"反思的过程中促进专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是反映学校教学水平和科研成果的窗口,如何进一步提高学报质量,办出体育专业学报的特色,必须紧紧围绕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明确研究目标,落实选题计划是提高学报质量的主要环节。突出专业特点,拓宽学报稿源是学报的生命和力量。提高编辑素质,适应学报发展,编辑必须具备有关的体育理论知识,稿件的审读能力。装帧是读者的第一印象,把好校对、装帧关,建立责任校对制,精心搞装帧出版是提高学报质量的最后一环。  相似文献   

16.
高校"两课"教学走实践战略之路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当代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和高校"两课"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切实增强教学实效性的迫切需要,是高校"两课"教学确立走实践战略之路的社会背景.高校"两课"教学走实践战略之路的选择,很好地贯彻了"两课"课程新方案,探索出了融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两课"教学新模式.高校"两课"教学走实践战略之路是"两课"教学实践性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品质的统一,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是"两课"教学的根本方法;社会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和桥梁;走实践战略之路是基于对"两课"教学目标的战略思考,是基于对"两课"教学走民主化道路的战略思考,也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品质的战略思考."两课"教学走实践战略之路方案的贯彻落实,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应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复杂形势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校协同育人历史经验的总结与升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还面临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思政课程不被重视问题尚未根本改变,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素养普遍偏低,支持体制不完善和评价标准缺乏等。推进二者的同向同行,必须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同向同行中的地位与作用精准定位,以重点突破和分类推进为原则推进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开发,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构建教育共同体,建立和完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搏击运动:人类本性的延承与不同文化符号的传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搏击运动为研究对象,从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观点对搏击运动进行解读,认为:搏击与暴力是人类本性延承与发展的需要;搏击格斗随着人类的起源而存在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延续,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竞争与生存;不同文化母体的依附成为搏击运动生存发展的基础;搏击是一种生物现象具有双重性,即是人类保持自身生物优势和抵抗自身退化的有效手段又是现代人生活中宣泄不良情绪的主要途径之一;搏击运动演绎着不同的文化象征是不同文化符号的传达;人类的遗传、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导致不同人种在搏击技能的表现中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西方哲学着重强调一种认知关系,把人视为认知主体,把世界理解成认知活动的客体,并由此在精神与物质之间做出严格区分,形成主客两分的思维定势,从而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则强调一种价值关系,自然不可能在精神与物质之间做出严格区分,相反却把人的需要及其合理性始终作为哲学基本问题。因此,与西方哲学相比,中国哲学基本问题应是情与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幸福的本质是现实的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一种不受约束的生活状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着眼于现实的人注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分析分工在私有制制度下对劳动者的压迫以及作为造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爆发的主要原因。马克思提出,要消除劳动异化,使人民群众获得幸福,必须要实现劳动者与劳动本身、与自己的劳动产品、与类本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统一。马克思强.调,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暴力革命获得国家政权,最终建立“自由人联合体”,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恰恰是幸福的终极目标。目前我国已步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新的历史方位下的幸福应该是物质与精神、经济与文化平衡发展,而奋斗是实现幸福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