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发展非奥项目为核心出发点,分别从他组织与自组织视角对其现有发展格局展开论述,并深入挖掘其现存弊病,主要表现为他组织化的因袭陈规与自组织化的任其自流。在此基础上发现,借助影响力资源可使非奥项目审时度势的蓬勃发展。分析得出体育明星影响力、体育动画影响力、广告媒体影响力、时尚运动影响力可有效改善非奥项目现有格局,将成为未来加速非奥项目发展的强大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体育项目由人类所创,为人类所用。至于"奥运项目"与"非奥项目"之分实属人为所定。通过对1959—2012年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成就及2006—2012世界体育强国排行榜等文献资料的分析,呼吁理性看待奥运项目,善待非奥项目,加速推进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3.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精粹,发扬了体育精神,用一枚枚金牌证实了我国在奥运项目上的绝对实力。然而,世界体育发展不仅限于奥运项目,还包含着许许多多非奥运项目。这些非奥项目很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样寄予着人们无限的期望。在实际生活中,非奥运项目的发展却是屡屡受阻,影响着中国成为真正的体育强国。本文结合当前我国非奥运项目发展现状,分析了非奥运项目在我国群众基础广泛、生命力顽强,很多项目具有时代特征及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同时也指出当前非奥运项目发展面临诸如经费来源不足、体制政策倾斜有限、项目发展参差不齐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非奥运项目发展需要稳步推进项目的重组进程、增加外部资金来源、逐步减少对政府的依赖、建立非奥项目服务中心和相关配套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非奥运项目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随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人们闲暇时间不断增多,客观上为非奥项目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其成为人们享受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但在研究中发现,我国的非奥运项目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短板,大大制约了其发展的脚步。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以"非奥运项目"为研究对象,同时借助"木桶理论",找出制约非奥项目发展的症结所在,意在使非奥运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分析认为,制约非奥运项目发展缓慢主要分为外因与内因两个维度,但每一个要素均会成为发展中的短板。研究同时认为,通过赛事、与全民健身相结合、走社会化道路以及与传媒合作是有效弥补短板的措施,达到"木桶理论"中的平衡点,对非奥运项目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国际奥委会通过《奥林匹克2020议程》开启了运动项目设置的改革序幕,而运动项目能否进入奥运会被视为项目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风向标。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在阐释奥运会项目遴选标准与程序基础上解析竞技攀岩入奥的历程与经验,冀望为中国武术等具有良好发展基础和较大潜力进入奥运会的项目提供新的镜鉴启示。研究认为:奥运会项目遴选标准与程序是项目入奥的行动指南,竞技攀岩入奥经历了前期铺垫、实践尝试、目标实现等3个发展阶段;竞技攀岩成功入奥的经验在于拓宽了成员国家的普及度、重视了青少年群体的参与度、提升了运动项目的流行度、彰显了市场参与的活跃度;由此,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改革新时期,有潜力入奥的项目要顺应奥运会项目发展演变的时代趋向,契合奥运会项目遴选的技术规则,塑造奥运会项目独特的价值内涵,提升奥运会项目组织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与竞技体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了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均衡发展的策略:以竞赛为杠杆,以传统特色为依托,调整项目布局;以教育部门为主导的分层、分级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挖掘非奥项目的社会价值,多途径提高其影响力,促进其传承与发展;丰富竞技体育举办方式,形成多元共生的办赛格局。在逐步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础上,带动竞技体育各方面的均衡发展,从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非奥运项目数量庞大、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且百姓喜闻乐见,但其发展不能仅仅依赖于国家,将其推向社会可以得到更快的发展。由于国家政策导向等原因,非奥运项目走社会化发展模式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非奥项目发展现状的调查,找出发展滞后的原因,并以此提出相应的观点,从发展模式、资金来源、项目建设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促进非奥运项目的普及与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研究、对比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通过对武术人奥失败的因素以及今后武术的发展路径的分析,探讨武术与奥运在文化背景上存在着差异、武术项目的特殊性以及奥运瘦身计划等因素导致武术未能成为奥运项目;武术今后的发展应该紧紧围绕武术的本质、着力发展传统武术、借鉴跆拳道和柔道的成功经验,并充分利用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武术在后奥运时期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使得全国民办高校的数量不断增多,在民办高校学生的发展中,辅导员发挥着重要的角色,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影响者,是民办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为民办高校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对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及其队伍建设,本文从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发展历程出发,针对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及其队伍建设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0.
摘要:自国家政策由“举国体制”向“全民健身”倾斜以来,非奥运项目关注度逐步提升,然而作为非奥运项目载体的非奥运项目组织的发展却不能与人民日益增长的运动需求相适应,问题源于非奥运项目组织起步晚、受关注度不高、发展缓慢等。以非奥运项目组织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非奥运项目组织内部结构框架和管理现状等进行研究,剖析出非奥运项目组织存在组织内部管理制度滞后、管理协调能力不足、监管机制不严谨、专职人员配置不合理等问题,结合社会治理的新思路,进而指出加快组织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明确权责划分、完善监管机制和改善组织用人机制等几方面措施,旨在将社会治理的理念贯穿于非奥运项目组织内部,实现非奥运项目的社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不同社会形态的体育存在形式看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从侧面折射出社会的形态,不同的社会形态产生了不同的民族文化。运用社会形态学的观点,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整理、分析,认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必须符合社会所处的阶段,不可能提前超越。  相似文献   

12.
摘要:采用文献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国外城市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大众体育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日本的东京、新加坡和美国的纽约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在服务大众体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创新出成功的发展模式,是国外城市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大众体育发展较为成功的典型案例。其中在注重奥运体育场馆赛后服务大众体育的发展和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基础设施生态化建设及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向社区方向发展的经验,对我国城市公共体育场馆服务于全民健身的开展是相当有助益的。据此,根据我国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的特殊国情,在借鉴国外城市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大众体育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我国城市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发展的路径,即,创新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赛后利用多功能综合运行模式,科学规划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的布局,加大对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服务全民健身开展的财政扶持力度,构建城市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开展的多功能运行模式和城市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评价指标体系发展等,为我国城市公共体育场馆建设促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标识,民族文化的"活的史书",是民族文化"可视化"的缩影,是流动的"活文本"。在民族旅游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族服饰在民族旅游中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被消费,民族服饰由原来的文化行为参与到经济行为中来,一方面提升了民族旅游的文化消费品质,另一方面通过民族服饰展示了自己的文化,并获得经济回报。通过对民族旅游与服饰文化资源的关系研究,分析腾冲傈僳族服饰的特点和开发现状,提出民族服饰参与民族旅游的保护性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4.
国民经济评价作为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可使决策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避免或减少投资失误。当代中国大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相关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以逻辑顺序为依据,采用层层推进的方法,对"大型"、"公共性"、"国民经济评价"、"大型公共体育设施国民经济评价"作出界定,形成崭新的概念性框架。针对体育设施的属性,通过对费用——效果、费用——效益等传统国民经济评价方法的梳理、总结、剖析,提出了"综合效益——净投资"具有较好适用性的大型公共体育设施国民经济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文章立足产业集群视角,运用逻辑分析、文献资料、田野考察等方法分析了珠三角地区民族传统体育产业集群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探讨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其集群发展作了创新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1982——2010年乌鲁木齐市民族居住格局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乌鲁木齐市第3至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和空间自相关模型,研究近30年来乌鲁木齐市民族居住格局及其演变.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人口密度分布以和田街、东门和长江路等街道为中心,沿河滩快速路呈扇形模式向南北扩展.各民族居住格局呈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汉族和维吾尔族集聚程度明显高于其他民族.1982-2010年间,各民族聚居区均发生显著变化.乌鲁木齐市民族居住格局由简单、同质性向复杂、异质性演变,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性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中华武术功能的时代演变,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近代武术的现状,探讨武术功能的转变.研究认为近代武术功能的转变主要表现为保家护院到保家卫国的提升,由无规则的民间技艺发展为体育竞技,小范围的武术传习变为大众教育,习武的个人行为演变为民族大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全球康复辅具产品需求人数最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近年来,中国康复辅具产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产业布局分散、产品特色不突出、协同创新能力弱、康复理念相对滞后等问题。探究我国健康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是现阶段丰富健康产业发展理论和促进健康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介绍美、日、英三国健康产业园的经典案例,借鉴其经验,探究“福建省连江海峡康复辅具园”的发展模式、发展策略和政策制定,为工业4.0时代背景下康复辅具产业园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史料分析、逻辑推理对中华武术结构从军事武术到民间武术的历时性变化,剖析了中华武术在融合中华民族文化基础上所变现出的健身、防身、修身、教化和娱乐功能和作用,这些功能和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发生着变革.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体育休闲娱乐的发展与政府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体育休闲娱乐理论的日臻完善,为体育休闲娱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作为现代人类积极生活方式的体育休闲娱乐不仅可以净化情感、陶冶情操、提升生活质量,而且还可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体育休闲娱乐应该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重要内容。从长远来看,大力支持发展公共体育休闲娱乐设施和制订合理有效的方针政策,并对体育休闲娱乐的发展进行积极的宣传引导,创建良好的体育健身娱乐舆论氛围应该成为政府角色定位的中心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