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较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农民工体育开展的现状特征及制约我国农民工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农民工特色的“社区型”,“企业园区型”、“家庭型”、“圈子型”四种体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民工体育开展现状、制约因素与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社会学调查方法,对我国农民工体育参与的现状特征、制约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农民工特色的“社区型”,“企业园区型”、“家庭型”、政府扶助的“圈子型”四种体育发展模式,为我国农民工体育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我国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农民工参加体育活动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农民工体育的发展性策略,以改变农民工体育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为我国农民工体育发展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4.
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权益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必要内容,是促进群众体育发展进而实现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必然过程。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法,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权益保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阐释,指出:城市化很大程度上就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要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保障他们包括体育权益在内的各项市民权益。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剖析维护农民工体育权益的现实困境,对制约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权益实现的各项制度因素逐一分析。并且从完善体育法规、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加强组织引导、重视文化教育、建立利益表达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和对策,为更好地保障和实现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权益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城乡一体化社会背景下,体育参与权益缺失影响农民工身体心理健康,体育教育权益缺失淡化农民工体育参与意识,体育消费权益缺失增加农民工社会不公平感;分析其原因认为农民工体育权益缺失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提出发挥文化作用以向农民工渗透现代城市生活概念,发展单位体育以向农民工提供体育运动基础平台,完善管理制度以为农民工构建体育活动保障体系等策略。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体育是全民健身工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回顾与分析农民工体育研究的相关文献,归纳出农民工体育参与缺失的制约因素:(1)政府对农民工体育责任主体的模糊化;(2)体育设施与体育服务体系的不健全;(3)缺乏农民工与体育互动的有效组织形式。以符号互动论为视角,提出农民工与体育互动的路径:(1)自我:实现农民工对体育角色的建构;(2)社会:通过农民工运动会促进农民工与他人的社会互动。  相似文献   

7.
论当前制约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几点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制约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若干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农村体育理论薄弱是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体育内部原因;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一些思想是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潜在原因;“非均衡”发展战略是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制度性原因。  相似文献   

8.
关于当前我国社会体育发展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中国50余年来已在法规、制度、场地建设、骨干培养等方面为社会体育的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但由于仍然存在着地方政府行为力度不够、体育行政部门的认识和政策偏差、场地设施严重不足等主要制约因素,因而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有效地消除、弱化上述主要制约因素,变消极为积极是当前推动我国社会体育有效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体育组织管理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单位是我国开展社会体育的三个基本模式。农民工体育组织管理模式的选择既需考虑我国已有体育管理模式的特征也需考虑农民工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农村乡镇体育模式不适合当前农民工体育发展的实际;城市社区是农民工体育的最终归属;以新型单位体育模式为主,以农村乡镇体育模式、城市社区体育模式为辅的三位一体模式是当前发展农民工体育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制约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制约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体育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休闲体育产业的市场化、商业化运营水平低;居民休闲体育消费需求严重不足;休闲体育用品缺乏品牌和科技含量;休闲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等。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体育边缘化是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过程中的不和谐音符,是发展群众体育急需解决的问题。运用社会排斥理论,从社会的制度、经济、文化、教育、空间等维度来探讨农民工体育边缘化问题,认为社会排斥是农民工体育边缘化的根源,社会融合是摆脱农民工体育边缘化的出路,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旨在呼吁社会重视农民工体育,维护其体育权益,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民体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从我国农民体育的特点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民体育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提出现阶段发展农民体育可以加强农民体育的理论研究,在农村广泛进行养生、保健等健康宣传教育,注重开展带有地域、地方特色的体育活动项目,将政府投入与发展农民体育产业结合起来,注重农民体育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改革农村学校体育等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民工体育福利实现的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从利益失衡的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民工尴尬的社会处境及其对社会的不利影响。同时阐述了体育在调节社会关系、强化社会意识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认为体育福利可以作为农民工福利的试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出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农民工体育福利模式,包括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实现体育福利充分性的保证等,从而为缓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农民工对立情绪和对立行为提供有利的政策借鉴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农民工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浙江省7个城市农民工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农民工对体育有一定认识,但是由于体育设施不便利、闲暇时间少、工作强度大导致他们参与锻炼内容单一、技术含量低,总体上处于较低的水平。建议加强政府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健身力度、广度,改善体育设施,规范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江苏太湖区域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发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已得到普遍实施,并呈现出体育场地设施达标化、工程宣传欠深化、农民健身认知走强、健身项目和方式单一化、体育骨干缺乏、经验推广滞后、工程建设影响因素多元化等特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推动工程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社会排斥理论的农民工体育权益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体育权益缺失是当代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造成的主要根源是农民工在现实城市生活中遭受到的社会排斥。基于社会排斥理论,对农民工体育权益的内涵进行解读,从社会的经济、制度、文化、教育、空间等层面来分析农民工体育权益缺失问题,并提出反社会排斥与保障农民工体育权益的具体对策,旨在呼吁社会重视农民工体育,丰富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7.
体育贫困是指由于社会体育资源或个人体育资源、体育能力、体育意识的缺乏而导致的体育参与受限或低于社会体育水准的状态。根据对体育贫困的界定,指出体育贫困人口是由于体育贫困而导致体育参与未达到社会体育水准的一类人,中国体育贫困人口主要由被奥运会"遗忘"的广大农村农民、部分中小学学生、体育弱势群体(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下岗职工等)、迫于生活工作压力的一些中青年知识分子、工人等组成。通过对体育贫困人口的判定及产生原因的论述,探讨了我国体育贫困人口反贫困的措施,提出我国体育贫困人口的反贫困应与体育资源开发与丰富为基础,以提高人们的体育意识及体育能力为关键,以国家政策法律为保障。  相似文献   

18.
针对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民体育问题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只有大力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农村农民的经济实力,培养农民的体育意识,才能尽快改变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农民体育的落后现状,才能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巢湖周边地区新农村建设中不同农民人群体育参与状况进行实证调查.结果表明:依据确定的体育人口划分标准,巢湖周边地区主动体育人口占7.4%,经常体育人口占12.6%,偶然体育人口占14.5%,非体育人口占65.5%;不同类型农民体育人口在性别结构、文化结构、年龄结构、健身认识、身心健康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主动体育人口和经常体育人口已经把体育活动作为余暇时间的一种生活方式;农民家庭收入对体育人口类型的形成影响较大.分析影响不同农民体育人口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