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一、前言由肩胛上神经损伤导致的"肩胛上神经麻痹",是一种较常见的运动创伤,可见于排球、棒球、垒球、手球、网球、标枪、铁饼、击剑、体操和举重等项目.以排球为例,我们曾调查了453名(男、女)甲、乙级队运动员,发病率为8.39%.可见,肩胛上神经麻痹,  相似文献   

2.
孙敬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0):1347-1348
采用<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量表>对60名排球运动员进行了调查,分别比较了不同性别、不同训练年限、不同运动等级的排球运动员在流畅心理状态9个指标上的差异,结果发现,男子排球运动员比女子排球运动员的得分要好,运动等级高的运动员对自己的技术越有信心,并且对自己的目标非常清楚.  相似文献   

3.
针对在排球教学与训练中发生的踝关节扭伤问题,对排球技术动作特点、局部解剖结构特点和扭伤动作的力学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从运动创伤病理学的角度对防治工作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尝试与探讨,旨在为排球教学训练中的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建立一种系统的预防、治疗和伤后恢复训练模式体系,以防止和减少此类扭伤的发生,确保排球教学与训练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阐述了排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特点,并对此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依据排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特点提出训练要求,为排球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广东省高校近千名不同专项运动员进行运动损伤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校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病率为19.7%,受伤者人均受伤1.47次/人;高校运动员最易出现的运动损伤是肌肉拉伤、扭伤或挫伤和肌腱韧带损伤,较严重的运动创伤是骨折或骨裂伤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踝关节、膝关节和大腿部位;受伤比率最高的运动项目是篮球、足球和武术;运动损伤以急性损伤为主,且在训练中所受运动创伤以轻伤和中度创伤为主,受伤后运动员适当休息或调整训练计划后大多会快速痊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更好了解我国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情况,为篮球运动损伤的防治提供合理化理论依据。方法:以参加全国篮球比赛的144名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运动创伤发生的组织、性质、原因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运动损伤总人数的43%为前锋位置运动员,113人次受伤案例中部位发生情况有所不同,60名受伤运动员中29名运动员发生于专项训练、26名运动员发生于比赛,60名受伤运动员中28名运动员表现出明显好转的特点,104名运动员在训练时佩戴运动护具(佩戴护具比例达到72.22%)。结论:运动损伤防护应特别注意专项训练和比赛时期,并要求运动员佩戴运动护具是防治运动损伤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校排球代表队学生进行功能动作筛查,并对个案进行干预实验,为队伍提供风险报告和预防损伤的训练方案。结果:总分的平均值男排13.75,女排14.14,测试总分低于14分的男排为42.67%,女排为35.71%;男女排主动直膝抬腿得分均为项目中平均分最高的项目;男排总体不对称比例33%,女排为34.28%;男女排躯干旋转稳定性、肩部灵活性和深蹲测试测试得分较低;4名运动员干预后测试得分有提高。结论:男女排整体处于运动损伤高风险临界值;不对称比例较严重;男女排屈髋的主动灵活性、无负荷状态分腿能力、在骨盆稳定以及对侧腿保持主动伸展情况下大腿后部肌群的主动柔韧性相对较好;男排腰部损伤概率相对更大,女排中肩部损伤的概率较大;肩部灵活性、躯干稳定性是需要加强训练,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有助于运动员潜在损伤的预防。  相似文献   

8.
我国体院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体院优秀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的调查以及现场统计来了解、认识排球运动损伤的特点及原因,结合查阅大量有关资料,综合人体解剖学与力学规律,分析引起损伤的解剖学原因与直接原因,得出排球运动损伤的结果资料,以期为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促进技术的提高和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等提供有益的帮助。通过对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旨在探索排球运动中的损伤发生规律、病因,进而为指导预防运动创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深入分析排球运动技战术特点的基础上,参考运动训练学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思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运动决策准确性和速度的差异及训练模式进行探讨。归纳出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运动决策准确性和速度差异的本质,根据差异的本质提出了决策教学训练模式并通过教学实验验证了决策教学训练模式的有效性。决策教学训练模式对高水平组和中间水平组排球运动员运动决策准确性和速度的提高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0.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结合当前竞技运动实战与训练的需要,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情绪对排球运动员发球准确性的影响。本研究以体育学校30名排球专项学生(其中18名男生,12名女生,年龄从17到24岁)在不同情绪下发球落点准确性的变化为基点,深入分析情绪变化对排球运动员发球准确性的影响,探讨和研究提高运动员发球情绪稳定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U16女子排球运动员运动素质结构模型与评价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U16女子排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和测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U16女子排球运动员的运动素质结构及评价标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U16女子排球运动员运动素质主要是由移动因子、挥臂因子、灵敏协调因子、柔韧因子和弹跳因子构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U16女子排球运动员运动素质结构模型,并制定了运动素质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为我国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及考核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中学生排球体制训练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用以了解现阶段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供科学的训练途径和方法,为目前排球运动员的训练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配合教练员的训练计划,运用更有效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3.
随着当今排球技战术水平的发展以及运动员身体大型化、力量型打法的广泛流行,对排球运动员身体条件、身体素质的要求更为突出,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基础直接关系排球运动的发展前景。现代排球运动的制胜因素是一个包括技术、战术、心理、体能、智能等诸多因素的汇总。其中运动员高度是当今高水平排球运动的最重要特点之一,高度主要反映在运动员的自然形态上。有些排球水平较高的国家非常注重对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等方面的研究,并且把身体形态资料作为理论根据始终应用于训练、比赛之中。本文通过对天津市女子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研究的测试来找出身体形态的特征,以便为以后选材以及运动训练提供依据和参考,进一步更好的培养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14.
排球运动员比赛过程中专项体能运用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内容科学定向的研究,对提高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的训练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技术统计法,对排球运动员比赛过程中专项体能运用的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对接发球进攻的拦防反击是世界高水平排球比赛制胜的关键,它决定着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运动性质的基本特征;排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以移动、手臂挥击、跳跃等运动动作为表现形式,以速度力量为核心,以一定的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为基础,是一种间歇式速度力量性运动能力;排球专项所需要的移动能力、手臂挥击能力和弹跳能力是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排球运动员"球感"特点、作用及其培养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排球运动员的球感好坏在排球运动训练与比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排球运动员球感特点、作用及培养途径的研究,为提高教练员对排球球感的认识及加强排球运动员球感训练、加快排球运动员球感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身体功能训练对女子排球运动员的FMS测试和运动素质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两支高水平女子排球运动员各1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一队作为实验组,另一队为对照组。在实验组运动员训练中增加为期12周的身体功能训练计划,前后对两队运动员进行FMS测试和运动素质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女排运动员的FMS测试得分、专项运动素质得到显著性提高,专项技术动作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身体的协调性、稳定性和主观感觉显著增强。结论:实验证明了身体功能训练对女子排球运动员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为我国女排进一步科学化的体能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运用维纳的归因理论分析了运动员在运动情景中的归因特点及规律性,并进一步研究排球运动员的成败归因对训练和比赛的影响,从而提出提高排球运动员归因技能的训练方法,这对排球运动训练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排球运动时间特征与供能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运动生物化学理论,针对排球运动项目的时间特征和供能特点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排球运动具有以不同次数和连续动作为一组,多组数、短间歇的时间特征;排球比赛中的能量供应涉及到非乳酸供能系统、乳跋供能系统和有氧供能系统。为适应现代排球运动比赛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需要,排球教学与训练工作,除采用大强度间歇训练为主的训练方法外,还应加强运动员非乳酸供能系统的训练,改善运动员有氧耐力,这对排球运动员抗疲劳能力的提高及赛后疲劳的恢复都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沙滩排球训练对提高排球运动员体能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沙滩排球运动员与6人排球运动员在训练上的差异,分析沙滩排球训练与6人排球训练的内在规律,研究通过沙滩排球训练提高排球运动员的体能水平的可能性,找出沙滩排球训练与6人排球训练中,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对提高运动员体能水平的影响,对于明确沙滩排球训练的地位和作用,指导、调控排球运动员的教学与训练,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增加新的训练手段与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排球运动训练实践中若干理念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法和逻辑法对中国排球运动训练实践过程中一些值得商榷的理念进行了分析和反思。结果表明:在中国排球运动训练实践中,存在着关于大运动量训练、队员的运动寿命、运动员伤病和教练员的执教角等的理念偏差。为了实现中国排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应与时俱进地更新和发展这些训练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