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竞技武术运动发展现状和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竞技武术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从竞技武术概念及竞技武术发展的历程开始,对竞技武术发展中存在问题、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21世纪竞技武术运动发展对策,为竞技武术运动进入奥运,走向世界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关于武术概念的争辩从未停止,先后形成了相对说、艺术说、文化说和体育说等多种武术概念学说。多种学说的形成,对深入认识武术概念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并没有结束关于武术概念的争论。为此通过评析几种武术学说,以此为基础,分析存在问题,进而探析武术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武术从业者是武术的创造者与实践者,也是武术文化的使者与言者,武术从业者的生存问题就是武术的生存问题。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围绕武术从业者这一概念,以武术从业者群体的历史存在与现实发生为研究基点,提出武术从业者是武术发展研究的一个新视角。首先,对武术从业者的概念进行界定与分类;其次,从古代、近代和当代三个历史时期,对武术从业者及其群体进行初步考察;最后,在武术从业者生存的视角下反思武术发展研究现状,明确武术从业者这一研究主题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武术概念的梳理,从文化和运动角度对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进行分析,认为将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融合是武术适应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所在。  相似文献   

5.
武术概念的论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学术界对武术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历来就存在分歧,然而武术概念的规范、统一对武术运动走向世界及武术学科理论的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意义,同时也是武术学科成熟与否的标志之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历史上各个时期对武术概念的理解和认识进行分析,并用逻辑学中的“属加种差”定义法对武术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武术”一词的起源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下武术概念的演进进行了梳理.利用逻辑学原理对武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分析,进而对武术概念内涵的四种属性进行阐述,采用“属加种差法”确定武术的“邻近属概念”和“种差”.运用“性质种差法”确定武术的特有属性,并以此为划分依据,运用“二分法”对武术概念的外延进行划分.以期为武术理论体系的完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武术概念争议的实质是武术概念如何获得共识的问题,而概念对象的明晰性与一致性是概念公共性的前提条件。文章分析了对象对于概念的重要性,并从概念的外延、内涵、语词与对象的关系、对象的历时性、对象的共时性、对象的集体规范六方面对概念对象的明晰性提出质疑,进一步运用逻辑分析法论证了对象模糊的根源,认为:拳种与拳种运动形式关系的混淆、拳种与拳种运动形式形成的运动关系的混淆、拳种与拳种运动形式形成的运动的价值关系的混淆、拳种之前的武术与拳种及拳种之后的武术的同质性割裂,是武术概念对象失范的逻辑根源。武术概念争议因对象失范而陷入无法解决的困局。  相似文献   

8.
古今对于武术概念的认识不同,在古代武术一般指军事,近、现代,随着体育在中国的发展,武术逐渐进入体育的范畴,其临近的属概念为"民族传统体育".在对武术概念体育说探索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这些理应引起武术研究者的重视.实际上,武术体育说仅是武术的一个狭义概念,对武术体育说的批判也仅是对这个狭义概念的评判.广义的武术概念是什么?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梳理分析"异化"概念、解读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武术异化研究中对异化概念与理论的曲解和误用现象。认为,武术异化研究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滥用概念,将异化等同于"变化""变质"或"异常化";断章取义,曲解异化劳动理论;生搬硬套;避重就轻,不针对本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反就无关现象进行表层阐释等等。通过反思,厘清了武术异化与劳动异化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0.
以人类学为视角,对不同时期武术概念进行资料梳理与学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类学意蕴中武术概念的解释性理解.研究认为:对于武术概念的解读需跨越体育技术以及文化的特定领域范畴,应视其作为一种人类身体的活动现象进行更加普遍意义的人类行为审视;武术不仅仅只是一项"体育"运动,或者说是一项身体"唯美技术",更应理解为不同地域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人类学身体文化领域所关注的"身体结构"、"身体意象"和"身体符号"三个维度对武术特有的"身体技术""身体艺术""身体文化"属性进行分析与论述,以期探讨和诠释武术概念的涵义.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软实力作用凸显。武术是"中国符号",具有重要软实力价值。基于对"软实力"概念界定的反思,从概念、特征、结构划分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武术软实力的内涵;将武术软实力的作用过程区分为接触感知、好感吸引、参与学习、传承传播四阶段,并对各阶段的作用过程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指出,四阶段作用过程并非一定顺次演变,而更多呈现出相互交织、循环往复的现象,且该现象大多发生在前三阶段之间,如何更好地向第四阶段过渡是当前瓶颈所在。  相似文献   

12.
质疑:“技击是武术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一个历史的论断""一个封闭的论断"等几个方面对"技击是武术本质特征"这一大家坚持了多年的命题进行了理论的质疑.研究认为,技击作为武术的一个原点功能,随着武术的文化得以形成、嬗变与发展,它必将经历着一个同步的质变过程,中国的文化使得"技击"与"文化"、"生活"一起不断地演绎推向更深刻的、更模糊的方向上去.正是基于浓厚的东方文化,武术及其拳技不再仅仅作为一种求-生存、好勇斗狠的暴力手段而存在,"技击之打"只能是中国武术这棵苍劲的千年古树的一个枝蔓.最后认为:中国武术是一个由简单不断走向复杂的过程,一个从"技击"走向"文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软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研究,阐述了武术软实力的概念。武术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包括:武术生命的传承延续力、武术精神的民族凝聚力、武德的感召力、武术的艺术审美力、武技的创新力五个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武术软实力的建设主要有武术文化层、竞赛管理体制层和对外传播层三个方面,以此加速武术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摘要:“武术文化”是近30年出现的全新概念,是一个不易把握的词汇或武术现象,值得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以文献研究法为主,兼用历史考辩法、实例印证法、学术积累法和综合归纳法,从多维度考查和梳理“武术文化”研究的现状。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武术文化研究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有4方面,即无限放大武术文化内涵、生搬硬套多种学科理论、故弄玄虚偷换武术概念、理论研究与技术相脱节;表现为抽象化、定性化、主观化、人为化、神秘化、玄虚化的突出问题。针对此问题,从实证和逻辑的角度大胆提出了具象化的研究构想和实践,并对一些传统的习惯说法和已定论的重大问题提出质疑及悖论,如特别强调武术与多学科的依附规律在于“结合点”,而不是“面”;用解剖学原理科学解释“丹田之气”就是一种腹式呼吸方法;用物理学方法印证真正的“轻功”“飞檐走壁”等多个新结论。由此将具象化方向确定为:复杂问题的简单化、指标体系的标准化、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学术成果的创新化。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社会转型的价值观念、经济利益结构和社会心理结构三个核心层面,系统分析了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们必须以批判的眼光来继承和发展武术文化,培植武术的多元化发展;用商业体育的思维观念来推动武术文化更大范围传播;重视民间武术的普及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武术的嬗变与发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长期以来,武术的定义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从逻辑学角度,在把握概念确定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基础上,界定了武术的定义.认为:"武术是以徒手和器械攻防动作为基本内容,以拳种方式传习,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技击类体育项目".同时,还对近代以来武术的嬗变与发展进行了宏观分析,指出武术的嬗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不同历史阶段社会需要的产物.面临21世纪的今天,人们更要准确把握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正确认识武术的本质,增强对武术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以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在论述武术是从历史中走来的一种文化后, 对武术运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指出:武术是一个大概念,它包括运动,更多的是 一种文化的存在,是整体意义上的武术。武术运动,只是一种体育理念下的竞技体 育竞赛的武术形式,技术层面的关注和追求更多于文化层面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论观念转变与信息化促进武术现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术长期在农业经济环境中生存发展,上世纪下半叶的后20年才真正接触到"现代化".新世纪武术面对的世界是飞速发展的.所谓"现代化"就是要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因此讨论"武术现代化"有两方面问题需要解决:一是观念转变问题,二是以信息化促进武术现代化问题.归纳了4种需要转变的观念,同时在阐述中心论点时提出:信息化是武术发展的关键,是武术现代化过程中与时俱进的必由之路,我们在转变观念中应该及时树立这一思想,并抓紧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