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化寓意疏远、转让、受异己力量统治,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双重人格形象便是现代文明冲击下"人"的自发异化。19世纪下半叶,陀思妥耶夫斯基将"地下室人"的内心独白在他的诸多作品中进行了充分展现。可以说,"地下室"形象中生动而鲜明地包含着种种"人"。本文通过文本分析和哲学释义,探讨《罪与罚》中的异化现象,旨在揭示"地下人"的本质特征,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写作旨趣和人本情怀。  相似文献   

2.
《罪与罚》是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带着血和泪的社会悲剧,作品中塑造的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一个充满矛盾冲突的人,在杀人犯罪后背负道德和负罪感的鞭挞,经历挣扎最后选择自首,重获精神的新生。《罪与罚》也是一部优秀的社会心理小说,小说中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形象不仅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文学史上也独占魅力。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悲剧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对其形象的描述,表达了对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谴责,以及对经历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命运的担忧。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散文诗《墓碣文》与索洛古勃的宗教神秘剧《对另一种存在的烦恼》的主旨都是用人的心灵分裂的方式,表现人对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探寻和此种探寻中的无量痛苦及无有穷期,陷于绝望与反抗绝望的无尽纠结。两作均呈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似的复调艺术形态。两作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另一种存在的烦恼》呈现为"外在对白"的表相,《墓碣文》有着更为坚实的"内心对白"内核;两作的结尾很不相同,前者是主人公"我"的行将就刑,后者是"我"的逃离—新生,一有耶稣情结,一是战士情怀;在索洛古勃那里,对自身有所犹疑,对外在有所怀疑;而在鲁迅那里,虽然亦不乏类似的心态,却更显舍弃就我而前行的决心。两作还显现出两位作家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与艺术关联。  相似文献   

4.
斯芬克斯因子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核心概念,它指的是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的组合。《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前后的一系列事件。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出发,《罪与罚》构成了一个人性与兽性交织的伦理作品,分析该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有助于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对这部著作进行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5.
孙红林 《文化学刊》2009,(2):160-163
巴赫金所著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书中,对话的论述相当重要。巴赫金将对话以“微型对话”和“大型对话”的形式展开诗学的阐释。两种对话分别从小说的语言风格和结构特色两方面表现了复调的艺术。理解对话理论,以文本为中心展开阐释是个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姚蔚 《文化交流》2014,(5):22-26
2014年2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称:“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比如,我读过很多俄罗斯作家,如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里、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肖洛霍夫的作品,他们书中许多精彩章节和情节我都记得很清楚.”  相似文献   

7.
陈忠实是一位自学成才的作家,他的创作不乏对海外优秀作家的借鉴,这其中就包括米兰·昆德拉。20世纪80年代,昆德拉的作品在国内付梓伊始,此时陈忠实就阅读了昆德拉的多本著作。昆德拉小说中新奇的写作手法和独特的文学观给了陈忠实很大启发,这种启发也体现在陈忠实后来的文学创作中。本文通过影响研究的誉舆考证和源流分析,发现米兰·昆德拉对陈氏影响的具体范围,进而探究二者作品趋同的深层原因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逸名 《文化博览》2006,(11):58-59
小资应该是一种生活和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身为小资者小有财富,不至于为明天的早餐发愁;小有名气,用来满足可爱的虚荣心;悠闲有时间,才能进行各种充满闲情逸致的活动。所谓小资的职业,应该具备的元素是:1.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收入,但不致于暴富;2.这种职业不是大众化的,它与大众化的工作有一些距离,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9月5日,浙江作家海飞编剧的电视连续剧《麻雀》登陆荧屏。海飞是个温情的人,但坚持认为自己欣赏残酷,奇怪的是,二者在他身上好像并行不悖,一如他笔下民国时期繁华柔软的上海,鲜血与死亡却稀松平常。海飞是个横空出世的小说家,凭着对文字的天赋和执拗,瞬间改变了既定的潦草杂乱的生活,因此,我们也就不会奇怪他误打误撞进入编剧圈后,从《旗袍》开始,短短几年,《旗袍2》《大西南剿匪  相似文献   

10.
顾艳 《文化交流》2006,(1):48-50
由台湾联合昆剧团与上海昆剧团合演的新编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从上海国际艺术节和第七届亚洲艺术节巡回演出来到杭州,来到《梁祝》故事的发源地,颇有其溯源意义。该剧编剧是我的朋友台湾大学曾永义教授,海峡两岸在昆剧方面的互动最早是由他带动的。早在1990年秋,他参加了一  相似文献   

11.
鲍虹 《文化交流》2013,(5):M0002-M0002
4月1日、2日晚,由浙江昆剧团与台湾昆剧团合作创排的新编昆剧《范蠡与西施》在杭州胜利剧院首演。新编昆剧《范蠡与西施》是根据明代戏剧家梁辰鱼所著的《浣纱记》改编而成。此次,台湾昆剧团团长洪惟助教授亲自执笔编剧。与原著相比,《范蠡与西施》以更人性化的视角表现范蠡与西施在面对爱情和救国难以两全时内心的无奈、痛苦和挣扎。两岸昆剧各具特点。台湾版注重原汁原味文化韵味,而大陆版则在舞台表演上有诸多创新。浙昆  相似文献   

12.
郭嘉 《文化交流》2012,(6):49-52
提到海飞,很少有人真正认识或是了解他。采访之前,我只知道他是热播剧《旗袍》《大西南剿匪记》等剧的编剧,同时身兼杂志主编等职务。我觉得作家好像骨子里都带有些许清高和傲气。但在见到海飞后,我的所有想象全被否定,他很随和,也很幽默。与他聊天,会被吸引着去仔细聆听,听他的过往,听他为写作付出的全部。  相似文献   

13.
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究竟有多大 差别?人与人之间在智力和体力上差 异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大。很多小事, 一个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只是做 出来的效果不一样,往往是一些细节 上的功夫,决定着完成的质量。台湾首 富王永庆就是从细节中找到成功机会 的人。  相似文献   

14.
男人国     
前不久,我与众哥们一起探访了有国中之"国"之称的阿陀斯。阿陀斯位于希腊海岸,占据着长40英里、宽4英里的圣山半岛。现在,岛上有"城镇"11个,居民1.5万余人,其中修道士900多人,几十座大小不等、式样各异的修道院依山而建。阿陀斯使我们感兴趣的除了那些古老的修道院,还有"女人禁入"的规定。据悉,自1060年以来,阿陀斯制定了"禁止女人上岛"的法律,可谓是名副其实的"男人国"。这里不仅没有女性,就连一些雌性动物也不许存在,甚  相似文献   

15.
解疑释感——对外宣传要晓之以理1986年9月2日,邓小平接受美国记者华莱士电视采访。这位美国记者问:“台湾有什么必要同大陆统一?”邓小平回答:“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其次,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  相似文献   

16.
刘泳华 《职业圈》2012,(25):46-46
伦敦奥运虽已闭幕,但奥运营销的脚步却远未停止。回首本届伦敦奥运,国内两大运动品牌李宁、安踏上演了一出别样的“李安之争”。  相似文献   

17.
美国思腾思特(SternSlewar1)管理咨询公司于1989年推出了经济增加值(Economy Value Added,简称EvA)的概念。公司每年创造的经济增加值等于税后净营业利润与全部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其中资本成本包括债务资本的成本,也包括股本资本的成本。  相似文献   

18.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网上登陆了美国的《侨报》,这份华报纸,每天出版有40多个版面:要闻、美国、大陆、台湾、港澳、社区、副刊等,浏览近期的《侨报》,其中关于中国部分,无论是胡锦涛与阿罗约的会见,还是奥运五环旗到达北京,中国出台投资问责制,姚明、杨利伟写进小学教材,林林总总的消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1月9日,年仅36岁的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在美 国开枪自杀,消息传出,在美国主流社会和亚裔社区引起巨大的震动。 张纯如是当今世界“最有才华的历史学家和作家”(美国百人团),是 世界文坛“见证文学”的标志性作家。她的著作不多,但贡献是历史性 的。她在1997年出版了《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此书一经 问世,就立即震惊了英语国家,在随后数年内印刷接近100万册;2000 年出版的《华裔美国人》,真实的记录了中国人在美国150年的血泪史、 奋斗史,捍卫了华人在美国的尊严;她记录美国军人“二战”苦难的《巴 丹死亡行军》,是《南京大屠杀》的姊妹篇,对于美国和世界来说也是 一部历史性的著作。可惜天妒红颜,竟成未竟之业。她的另一个重大贡 献是对记录当年南京大屠杀铁证的《拉贝日记》发现。 此文作者杨正泉是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外文局局长, 也是外宣战线上的一名老兵,这篇原载于《外宣通讯参考》的文章,抒 发了从张纯如铜像引出的思考,这对于传媒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 自然地,有意识地,加强外宣工作是有很大借鉴意义的。而这篇文章刚 刚在中国人权网上刊出后,张纯如的父母就给作者写来了信函。  相似文献   

20.
蒲宁作为俄罗斯第一个获得诺奖的作家,却是一位充满了悖论的作家。在书写俄罗斯民族性格时,他以愤火毒焰烧灼其劣点。有时将批判的矛头对准某一整个阶层(农民、商人),通过对这整个阶层的批判,达成对俄罗斯民族性格劣点的整体性挞伐。他着力批判俄罗斯人那种"与普世价值彻底隔绝的心灵",以世界眼光批判"俄国特色"。而且追根溯源,批判了隐藏其后的俄罗斯文化。但他又不吝以任何美妙的语言歌赞俄罗斯人的正直、光荣和自豪,其所蕴含的最伟大的力量,他们身上的诗意,他们所实行的灵魂救赎。对于知识分子和小资阶层人物给与了更多的肯定。他尤致力于塑造具有两极倾向共居一体的人物,全面而深刻地活画出俄罗斯民族的悖论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