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探求优秀散打运动员的体重差异与鞭腿技术动作特征是否对击打速度产生影响。方法:运用VICON Nexus 3D运动捕捉系统,对小、中、大三个级别15名运动员运用鞭腿技术动作快速击打目标物时的运动轨迹进行采集。依据鞭打动作特点和下肢关节运动特征,将技术动作划分为四个时刻、三个时段,并对四个时刻下肢关节的角度以及三个时段的动作位移、时间、速度、角速度等运用VICON Polygon分析软件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启动时段(P1)小级别运动员的躯干和支撑腿各关节运动幅度呈"上大下小"状态,大级别运动员呈"上小下大"状态;三个级别运动员作用腿下肢关节的运动方向相同,运动幅度却出现差异,小级别运动员启动时段的动作速度相对较快。击打时段(P2)三个级别运动员支撑腿的髋、踝关节回旋运动方向出现差异;作用腿下肢关节运动方向相同,中级别运动员膝关节屈曲角度相对较大、转动半径相对较小,击打时段的动作速度也相对较快。回收阶段(P3)三个级别运动员支撑腿髋关节屈伸、回旋运动方向出现差异;作用腿下肢关节运动方向相同,小级别运动员作用腿下肢关节转动半径相对较小,回收时段的动作速度也相对较快。不同级别运动员鞭腿技术动作特征对击打速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相同级别散打运动员减轻体重、改善下肢关节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幅度,才是提高击打速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探求鞭腿技术击打不同类型目标时因动作运用不当可能引发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危险时刻。运用VICON System 3D运动采集系统,对10名优秀散打运动员鞭腿技术进行空击、击打脚靶、沙包时的运动轨迹进行采集,依据鞭打动作特点和下肢关节运动特征,将鞭腿动作划分为3个时刻、2个时段,对其在各时刻的动作速度、作用腿膝关节角度、角速度、力矩等运用VICON Nexus和Polygon分析软件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作用腿膝关节屈伸、内收外展、回旋角度和角速度以及关节力矩等各方面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鞭腿空击技术类型的动作速度相对较慢,击打时段膝关节角速度相对较快、伸展时段膝关节呈外旋、加速并过度伸展状态;击打脚靶类型的动作速度相对较快,伸展时段膝关节呈外旋伸展运动状态;击打沙包类型膝关节的各项力矩相对较大,伸展时段膝关节呈反方向运动状态。鞭腿的3种击打类型均存在引发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危险时刻,建议运动员在训练和实战时遵循鞭腿技术动作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3.
运用两台日本松下MD-9000数码摄像机对6名优秀散打运动员鞭腿动作进行同步拍摄,采用美国ARIEL系统进行三维图像解析,从运动学的角度揭示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鞭腿动作支撑腿和进攻腿髋、膝关节速度和角度变化特征,以期为鞭腿技术动作的教学、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预防鞭腿技术动作运用不规范对支撑腿膝关节造成的运动损伤,运用VICON System 3D运动采集系统与Polygon分析软件,对鞭腿击打3种不同类型目标研究表明:支撑腿膝关节的外展内收、回旋角度、回旋角速度及回旋力矩等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鞭腿击打沙包时,支撑腿膝关节外展内收、大幅度回旋运动导致角速度方向快速变化;支撑脚触及测力台的峰值地反力瞬间到作用腿击打目标物瞬间,支撑腿的膝关节角度快速内收、外旋运动,因受到地面反作用力的冲击导致膝关节运动速度减慢、外旋角度减小、关节力矩加大,导致支撑腿膝关节部位上下扭转,成为支撑腿膝关节运动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重量级别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横踢技术动作的运动轨迹,探求重量级别差异与横踢技术动作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动作速度产生的影响程度。方法采用VICON Nexus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分别对58 kg、68 kg、80 kg等3个重量级别30名运动员横踢技术动作在击打靶位时的运动轨迹进行采集。依据横踢技术动作特点和鞭打动作原理,将横踢技术动作的运动轨迹划分为4个时刻和3个时段。分别对下肢关节的角度、角速度、力矩及其动作时间、位移、速度等在每个时刻和时段的变化情况,运用VICON Polygon分析软件进行计算。结果 3个重量级别运动员下肢关节的角度、角速度、力矩以及动作时间、位移、速度等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员的躯干和支撑腿绕轴转动幅度与进攻腿各关节的角度、角速度、力矩等表现为58 kg>68 kg>80 kg;横踢技术的击打距离表现为80 kg>68 kg>58 kg,动作速度表现为58 kg>68 kg>80 kg。结论运动员因重量级别不同而产生的体重差异对动作速度的影响比较显著;运动员的重量级别越小身体灵敏性越好,动作速度也就越快,横踢技术动作特征更加合理且对动作速度的影响相对较小;运动员的重量级别越大身体灵敏性越差,虽然击打距离相对较远,但是对动作速度的影响却相对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散打鞭腿技术的基本特征,为鞭腿技术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提供依据。对象散打专业学生运动学测试数据。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受试者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受试者的平均反应时间为0.3972s;腿部力量越好、爆发力越强和肌肉的控制力越好,出腿、收腿和稳定性越好。结论接触沙袋时,膝关节角度的大小对鞭腿动作技术的击打效果和击打的精准度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摄像机现场拍摄法、影片解析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柳海龙鞭腿击打沙袋的全过程进行了处理和分析,获得较全面的人体运动学指标和参数,对获得的指标和参数进行了定性、定量的系统分析,得出散打运动员柳海龙鞭腿运动速度的基本特征。为散打运动的研究提供典型的鞭腿运动学指标和参数。  相似文献   

8.
采用运动生物力学三雏影像解析法,对3名优秀散打运动员的后鞭腿动作进行解析,通过运动生物力学分析来了解后鞭腿的技术特点和运动学特征,为进一步提高武术散打竞技的整体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武汉体育学院和湖北省体工大队8名优秀小级别男子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其不同技术动作组合预见能力进行测试分析。研究显示:散打运动员在不同的预见能力条件下,实施接腿摔技术成绩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接后鞭腿成绩高于接前侧踹腿成绩;鞭腿作为主动进攻的技术使用应变为防守反击使用,鞭腿的使用尽量结合组合动作技术来运用,鞭腿、侧踹腿在进攻时要注意打击高度上的变化;不同高度腿法动作直接打击时,散打运动员水平距离变化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拳法直接打击时,散打运动员水平距离变化差异具有显著性。研究认为:加强预见能力的训练可明显提高散打摔法的运用效果,对掌握散打技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探究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身体出现不同量度的运动性疲劳时,横踢技术动作特征出现的差异及其对击打速度产生的影响程度。对20名跆拳道运动员采用Excalibur Sport cycle ergometer功率自行车进行诱导疲劳和YSI 1500 SPORT乳酸测试仪测定疲劳程度并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量度;运用VICON Nexus三维系统捕捉横踢技术的运动轨迹,运用VICON Polygon软件将运动轨迹划分为启动、击打、回收三个时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启动时段三种疲劳的动作时间为:轻度疲劳0.25 s < 中度疲劳0.27 s < 重度疲劳0.29 s;击打时段的动作速度为:轻度疲劳12.20 m/s > 中度疲劳11.75 m/s > 重度疲劳10.64 m/s;横踢技术在回收时段的启动和加速过程中,三种类型之间的动作特征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存在显著性(p<.05)。运动性疲劳的量度对横踢技术动作特征及其击打速度的影响较为显著。运动性疲劳的量度越大,技术动作的稳定性相对较差,鞭打动作形式也相对较差,对动作特征和击打速度的影响程度也越大;运动性疲劳的量度随着体内乳酸含量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乳酸峰值出现的时间节点是反映身体重度疲劳的时间节点,同时也是教练员合理调整技战术,通过消除疲劳的方式,减小对技术动作影响的重要节点。  相似文献   

11.
论散打鞭腿力度训练及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围绕武术散打鞭腿实战训练的击打效果,对武术散打的技术结构,技术要领和比赛中鞭腿运用的效果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对于一个运动员技能学习的快慢,训练水平的高低,比赛水平的高低,比赛时发挥的好坏而言,运动员运用灵活多变的步法不断调整有利于鞭腿进攻的位置和角度,虚实结合,尽量多运用组合动作,在实战中充分发挥鞭腿的威力作用。文章就此提供一些散打鞭腿的训练方法并讨论了这种方法在比赛中的应用及发挥,以提高运动员的临场比赛的应战能力。  相似文献   

12.
运用IsoMed2000型肌力测试系统,选择60°/s和240°/s,对23名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健将级9名为A组,国家一级14名为B组)支撑腿和进攻腿髋、膝、踝屈伸肌群各项等速肌力指标进行测量。探讨优秀散打运动员支撑腿和进攻腿髋、膝、踝关节等速肌力特征,分析两腿的肌力差异,判断肌力平衡、关节稳定,运动员等级水平对肌力的影响。结果:国家健将级散打运动员双侧下肢髋、膝、踝关节等速肌力及稳定性显著优于国家一级运动员,支撑腿主要体现力的有效传递及稳定性,进攻腿主要体现屈伸肌力大小。  相似文献   

13.
Artificial turf advances have enabled surfaces to behave like natural grass, however, debate remains as to whether artificial turf is as safe as natural grass. To reduce injury risk, sport surfaces should have low rotational traction with artificial surfaces having a potential advantage as components can be manipulated to change surface properties and trac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that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artificial turf have on rotational traction and athlete lower extremity joint loading. Twelve surfaces underwent mechanical testing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fibre density, fibre length, infill composition and compaction on rotational traction. Following mechanical testing, Control, Low and High Traction surfaces were selected for biomechanical analysis, where sixteen athletes performed maximum effort v-cuts while kinematic/kinetic data were recorded on each surface. Mechanically, fibre density, type of infill and compaction of the surface each independently influenced traction. The traction differences were substantial enough to alter the athlete kinematics and kinetics. Low traction surfaces reduced ankle and knee loading, while high traction surfaces increased ankle and knee loading . Reducing the rotational traction of sport surfaces is possible through alterations of individual components, which may reduce the joint loading at the knee and ankle joint.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踝关节稳定程度对侧跳落地缓冲时姿势稳定策略与神经肌肉控制的影响。方法:36名男性大学高水平运动员为受试者,按照踝关节不稳定程度分为12人健康组(CON)、12人隐患组(LAT)和12人不稳定组(CAI),以随机顺序执行4次单足连续侧跳动作,涉及外侧侧向跳动作(SHL)与内侧侧向跳动作(SHM)。使用VICON三维动作捕捉系统、KISTLER测力板与DELSYS无线表面肌电收集下肢生物力学参数;使用独立样本单因子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比较各组在起跳后落地5个阶段的下肢关节运动学参数、动力学参数及肌肉激活水平。结果:1)下肢矢状面肌群激活程度与踝关节肌肉共同收缩率,对CAI组的动态姿势稳定扮演重要角色,以SHL落地的踝关节外翻动作能降低踝关节内翻扭伤风险;2)在SHL落地模式下,CAI组髋关节内收动作可能会引起踝关节内翻动作,侧跳落地的踝关节内翻角速度出现较早且快速的特征是CAI组反复扭伤的关键;3)踝关节策略主要影响压力中心(COP)参数,髋关节策略则能改变质量中心(COM);CON组侧跳的落地缓冲与姿势控制能力不及CAI稳定;SHM落地模式是踝关节内翻扭伤的高风险动作。结论:CAI组运动员即便在扭伤康复后,仍存在再次扭伤的可能,可针对踝关节活动范围与神经肌肉控制进行强化与训练,避免反复损伤。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侧边腿下肢运动的速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两台高速摄像机对我国 3名优秀散打运动员的 12次侧边腿动作进行同步拍摄 ,并用国产爱捷录像分析系统进行DLT三维解析 ,结果表明 :下肢髋、膝、踝、脚尖 4个关节点具有明显鞭打的特征 ;脚尖在打击时的三个速度分量中 ,只有在弹踢方向的速度分量接近最大值 ;脚尖、踝和膝等三关节点在打击过程中有一个先向外侧运动 ,然后向内侧弹踢的运动过程 ,关节的这种反向运动既增加了做功距离 ,同时也增加了肌肉的打击力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运动员在落地后即刻启动完成侧切变向(LSC)动作的下肢踝、膝和髋三关节矢状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点,并与平地跑动侧切变向(SC)对比分析、探讨这些差异对下肢关节造成的影响。方法:以14名高水平足球运动员为背景的大学生完成落地侧切和平跑侧切动作时的下肢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结果:LSC动作的踝、膝关节ROM和关节角速度显著增加,髋关节ROM则呈相反趋势(P<0.05或P<0.01);LSC的踝、膝和髋关节力矩峰值,踝、髋关节功率峰值呈现显著大于SC(P<0.01),膝关节功率峰值小于SC(P<0.05);LSC在水平向后、垂直向上地反峰值及峰值加载率有明显的增加(P<0.01),水平向右地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LSC虽然略降低了膝关节功率峰值,但其余所有运动学、动力学及GRF都预示其下肢关节所承受的损伤风险更高,尤其是踝关节和膝关节。踝关节的高功率和跖屈肌的持续紧张、伸膝力矩和三维地反的显著升高,使得该动作比公认高损伤风险的平跑侧切损伤风险几率更大。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2012年山西省武术锦标赛女子散打运动员三个级别的比赛进行观看和统计,分析各级别运动员各种腿法运用情况和运用的特点,结果显示:目前山西省女子散打运动员鞭腿技术掌握的比较好,但其它腿法技术掌握情况还很不乐观,并与中外优秀女子运动员进行比较分析,为今后山西省女子散打运动员腿法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科学依据,使女子散打运动员的腿法技术训练朝着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以前直拳、后直拳、后鞭腿三个动作为研究题材,对不同水平12名散打运动员的视觉选择反应时进行了测定和对比研究,一方面为散打运动员反应时进一步研究提供相关数据;另一方面为散打运动员科学训练的针对性、训练手段的有效性的动作视觉判断反应能力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得出:视觉选择反应时可用做比较不同水平散打运动员的一个参考指标。运动员预知一个动作与预知有两个动作中选择一个动作时,其反应时延长。而当运动员预知二个动作中选择一个动作与预知有三个动作中选择一个动作时,其反应时延长。  相似文献   

19.
散打运动是中国武术攻防格斗技术的一种形式。它是两个人互为对手,采取踢、打、摔、拿及其攻防等技术,相互击打以制胜对手的徒手技击格斗运动。在散打比赛中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技战术、心理和身体素质,而战术的灵活运用则是取得比赛胜负的关键,文章对散打战术进行分析,浅析散打的战术训练及其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