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运动医学的策源地是德国。德国早在1906年就对奥运会选手进行运动医学检查,1911年在德累斯顿国际卫生展览舍上展出运动医学实验室,在1912年成立德国运动医学会,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医学组织。运动医学开始时是以治疗运动创伤为主,后来随着运动成绩的提高,逐渐转向以防治训练与比赛过程中由于过度负荷而引起的运动器官伤病为主。近一、二十年来,随着保健体育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运动医学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它已发展成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  相似文献   

2.
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医学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文献综述资料分析阐述了医学教学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中的必要性。同时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在该专业中实施医学教学 ,如 :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师的授课诸问题进行了必要的探讨。提出体育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医学教学应区别于医学院校 ,体现明显的自身专业特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丰富、多元、不规律的生活方式与习惯的普遍增加,人们参与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的时间和次数越来越少,这也带来了诸多健康问题。早期的运动医学主要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领域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对运动医学的认识与实践的不断提高,运动医学在普通体育爱好者和社会群体中防治疾病、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方面的价值和应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重视。  相似文献   

4.
运动医学中营养物质提高运动能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训练外的运动强力手段一直为运动医学研究所关注,其中膳食热量的调节和机能增进酸的补充广泛地被用于运动力训练实践,本文就近年来运动医学领域关于营养物质提高运动能力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世界体坛,原苏联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中运动医学起着极大的作用.原苏联的运动医学领域,以其研究面广,密切结合高竞技训练实践而为世人所称道.下面仅就原苏联运动医学领域的紧迫和热门课题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体育院校及医科院校的中医学课程开展情况、中医运动医学方向的专业设置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概述中医运动医学的教学现状,包括师资结构、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实践能力培养等.建议:加强中医运动医学的师资培训与交流;编写统一的中医运动医学教材;加强实践教学,完善实习基地建设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运动医学概括性地作了介绍,着重阐述了运动医学在竞技体育中的地位、作用和研究现状,论述了运动医学必须为运动训练服务,运动训练离不开运动医学的密切关系,并对运动医学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8.
笔者结合业余训练实践的体会,试图通过本文从运动医学和运动营养学的角度,浅谈少儿田径运动员低血糖预防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廖八根 《浙江体育科学》2004,26(3):33-35,61
循证医学是国际临床医学领域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其核心思想是:临床上任何决策都应基于目前所能提供的客观科学的研究结果作为依据,而非个人的经验或非系统的临床证据.作为21世纪的运动医学医生不仅应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也应有能力利用循证医学指导自己的临床实践.为了促进循证医学在我国运动医学的开展,从循证医学角度阐述循证医学背景、如何科学评价所获取的信息以及如何利用循证医学指导运动医学实践.  相似文献   

10.
在“体医融合”新时代背景下,体育与医学结合,共同促进全民健康成为一种新的体医结合实践模式,为“运动是良医”的推广提供了重要的平台。运动元素在中西方古代医学理论和实践中早就已经存在了,医学先驱们已经认识到了运动对健康的重要作用。文章对一些针对常见疾病的系统性综述和元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汇总,这些系统性评价和元分析为“运动是良医”提供了科学的循征医学证据。然而,与任何药物或治疗手段一样,当把运动作为治疗或辅助治疗手段治疗疾病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态来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尽管大量的研究表明了运动对健康以及不同疾病的益处,但运动促进健康的生物学机制并未完全阐明。同时,在谈到“运动是良医”时,仍有一些重要的问题值得讨论和商榷,比如关于运动“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讨论,关于运动“适用症”和“适用人群”的讨论,关于运动“剂量”和“成分”的讨论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对急性骨骼肌钝挫伤大鼠卫星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采用打击装置造成后下肢腓肠肌钝挫伤的大鼠随机分为即刻组、针刺治疗组、自然愈合组。针刺治疗组采用阿是穴针刺疗法,自然愈合组不治疗。结果:针刺治疗组肌卫星细胞核数在大鼠伤后第2天时达高峰,而自然愈合组在伤后第4天达高峰,之后呈下降趋势。在损伤后第1天、第2天、第4天,针刺治疗组大鼠肌卫星细胞核数目均比自然愈合组多,且在损伤后第2天显著高于自然愈合组。结论:大鼠骨骼肌损伤后,针刺能促进肌卫星细胞的增殖并促使活跃期提前出现,促进肌肉再生,加速损伤愈合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探讨不同负荷游泳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分别测试不同负荷下膜的抗氧化酶SOD、膜脂质过氧化产物MDA、膜荧光偏振度(P)及膜Na+-K+-ATP酶活性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小负荷训练组骨骼肌细胞膜P值降低,膜SOD活性、Na+-K+-ATP酶活性提高,膜上MDA含量则降低;大负荷训练组较小负荷组肌膜P值增加,膜SOD活性、Na+-K+-ATP酶活性下降。适宜负荷训练可以提高骨骼肌细胞膜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膜脂的流动性,使膜Na+-K+-ATP酶活性增强,而过大负荷训练则使骨骼肌细胞膜的抗氧化能力、膜脂的流动性及膜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3.
力竭运动对大鼠骨骼肌自由基代谢及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大鼠急性递增负荷运动至力竭为模型,观察运动后大鼠骨骼肌形态学改变与自由基损伤的关系。结果表明:力竭性运动后骨骼肌脂质过氧化水平显著增高,至运动后48 h 仍未恢复;骨骼肌形态改变主要表现为肌纤维膜通透性增高,线粒体肿大,Z线异常,肌原纤维降解,并以运动后24~48 h 最为严重。脂质过氧化程度与骨骼肌超微结构改变有密切关系。运动后自由基生成增多是骨骼肌结构破坏的直接因素,更是其形态进一步改变的激发因素。  相似文献   

14.
运动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细胞凋亡是不同于细胞坏死的生理性细胞程序化死亡 ,它涉及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 ,与运动医学的关系也非常密切。笔者综述了运动对骨骼肌、心肌和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 ,旨在为进一步研究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机械拉伸刺激对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Flexercell细胞拉伸力学装置对骨骼肌卫星细胞施加5%、15%和25%拉伸应变加载实验,用CCK-8法检测细胞受机械刺激后的增殖变化,采用BCA蛋白测定试剂盒测定细胞总蛋白含量。结果:骨骼肌卫星细胞受机械张力刺激后,发现卫星细胞增殖能力增强,蛋白含量增加,其中,15%拉伸应变率的促增殖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机械刺激可以促进体外卫星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增殖能力与细胞所受刺激的负荷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6.
研究7天力竭运动及恢复期的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变化。研究对象为8周龄健康雄性大鼠36只,随即分为6组(C、E0、E12、E24、E48和E72),每组6只。采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变化,电镜观察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大鼠力竭后以及恢复期间骨骼肌超微形态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特别是力竭运动组(E0、E24)骨骼肌内部结构明显遭到破坏,肌节紊乱、肌间隙增宽,部分线粒体出现变形、扭曲、肿大;大鼠在7天力竭训练后,骨骼肌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发生变化,其中安静组内的PCNA含量很少,而力竭运动组的E12组-E72组的增殖细胞核抗原含量均有显著增加(P0.05),显示此时大鼠内由于损伤导致增殖细胞核抗原含量的增加,大鼠内自体修复过程在E24达到峰值(P0.01)。结论:7天力竭运动及恢复期,大鼠骨骼肌内部结构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但骨骼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力竭运动后明显增加,在E24组达到顶峰,表明增殖细胞核抗原可能加快软组织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
运动性疲劳与骨骼肌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死亡过程,它对于多细胞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以及维护其自身的稳定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细胞凋亡的机制及运动性疲劳与凋亡的关系入手,综述了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以便为寻找新的运动性疲劳的判断和消除手段,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间歇性低氧与骨骼肌中的氧代谢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近些年来国际运动医学界研究的重点。根据低氧造成损害程度的高低,可以分为恶性低氧和细胞适应性低氧;以持续时间分类,可以分为持续性低氧和间歇性低氧。介绍了在间歇性低氧研究中所采用的各种模型,骨骼肌在低氧条件下的氧代谢适应,并指出低氧条件下的氧感应机制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半定量RT-PCR法和透射电镜法,观察大鼠不同运动强度游泳运动后骨骼肌IGF-IEa mRNA和MGF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形态变化,阐述运动使骨骼肌增生肥大和损伤再修复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地塞米松诱导培养大鼠骨骼肌细胞损伤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对培养大鼠骨骼肌细胞的作用.结果从形态学上观察到地塞米松可造成培养大鼠骨骼肌细胞的损伤或死亡;MTT法发现地塞米松可抑制细胞增殖,使细胞的存活率降低,这种作用并有剂量依赖性;SOD活性和MDA含量未发现有显著变化.说明地塞米对培养大鼠骨骼肌细胞具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