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球运动在我国是一项新开展的项目。在解放前的旧中国,手球运动和其他运动项目一样,根本得不到开展,只有在体育系科中作一般介绍。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重视下,手球运动从一九五七年的十一人制手球表演赛,发展到一九五九年第一届全运会比赛项目。从此,手球运动被列为每届全运会的比赛项目之一。随着国际上手球运动的发展,由十一人制改为七人制手球运动。我国从一九六四年把十一人制手球改为七人制手球。一九七三年国家体委举办了第一次六单位男女七人制手球邀请赛,从此,全国大多数省市的手球运动蓬勃地开展起来了,每年都分别举行甲乙两级手球比赛。  相似文献   

2.
笔者从沙滩手球运动的起源、开展,及和沙滩手球运动相关运动的科研情况入手(手球运动的科研情况、沙滩运动的科研情况),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法提出我省开展沙滩手球运动的必要性,分析我省开展沙滩手球运动存在的优越条件和影响因素。最后得到浙江省开展沙滩手球运动是可行的结论,并根据影响因素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运动情境决策测试系统(手球运动情境版)》,考察女子手球运动员的认知决策与直觉决策绩效。结果表明,手球运动中存在直觉决策;手球运动中的认知决策和直觉决策任务是两类不同性质的任务,不同水平的女子手球运动员在这两类任务的作业绩效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南京市小学手球教学的现状,分析了手球运动的教育价值。手球运动符合小学生运动强度和负荷的需求,符合现阶段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需要,符合体育教学循序渐进、承上启下的规律,符合国家竞技体育对后备人才的需求。手球运动对场地要求低,适合推广,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手球运动能够满足低年级小学生对球类运动项目的多元化需求,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团队意识,有利于小学体育教学体系的完善,对培养国家手球后备人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斌 《体育世界》2014,(1):25-27
本文就手球的进攻技术进行了探讨,针对手球运动进攻基本技术和阵地进攻战术的教学原则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和研究,并提出了手球阵地进攻战术的几点设计,以期能为加强手球进攻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手球运动越来越普及的情况下,为达到较高的运动水平,高水平运动员在各年龄阶段都应达到一定的要求。少体校手球运动员的教学大纲和少数科学文献反映了对手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年龄特点的某些要求。但是关于少年手球运动员速度力量素质的研究对于建立年龄模式来说还是不够的。特别是女子手球运动员的素质训练问题更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比赛对她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比赛时间也和男子一样增加到了一个小时。我们的研究目的是,查明男少年手球  相似文献   

7.
世界女子手球运动格局变化及发展特点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在历届奥运会及世界手球锦标赛女子手球比赛中各国家 (地区 )的成绩及名次的分析 ,讨论世界女子手球运动在各时期发展阶段中的变化 ,进一步阐述世界女子手球运动格局变化特点 ,及当前世界女子手球运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1 前言“寓攻于守,强守促攻”是我国手球运动多年来训练的指导思想。全身心致力于手球战线上的广大教练员为提高我国手球运动的水平,曾在防守训练上花了很多  相似文献   

9.
<正>手球是我校的传统特色体育项目。2004年我校开始培植特色项目学科,以手球项目为突破口,打造手球特色项目学校。我们为此做了如下探索和实践:一、手球运动引入校园的策略要使全校学生普遍参与手球活动,人人会玩手球,课堂教学是基础,它是学生获取手  相似文献   

10.
刘相林  陈春峰 《精武》2013,(18):22-23
本文运用哲学方法,辩证分析等方法,分析竞技手球运动攻守对抗特征,并对我国竞技手球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对技战术特点和国家队成绩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今后对我国竞技手球运动训练、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手球是一项以力量、速度、反应、灵敏、配合、心智、协作为一体的集体同场对抗性运动项目,其对场地的要求比较小、危险性不大、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参与,可见,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此项运动在山西省高校公共选项课的开展却几乎为零。文章就手球运动在山西省普通高校公共选项课中开设的可行性从学生、教师及手球自身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推动手球运动在山西省高校的普及和发展,进而使手球运动在我国高校得以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正>一、手球起源与介绍手球运动起源于中欧地区,最早出现类似手球的运动项目大约是在1555年。1917年—1919年开始制订手球官方规则,1917年女子手球11人制成立,1919年男子手球11人制成立,  相似文献   

13.
李剑芳  宋永旺 《精武》2012,(26):23-24
本文通过分析手球项目的运动特点、供能特点,在手球专项身体素质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手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理论,并结合训练实践,分析了具体的训练方法和手段。目的是为手球教练员后期专项体能训练提供一些新的训练思路,不断提高专项体能训练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译者的话:在我国,手球运动是一项较为年青的运动项目,我国手球运动的水平虽然还不高,但这项运动却日趋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目前,我国的手球要尽快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必须学诸家之长,闯出一条适合我国运动员特点的路子来。我们试译的国际手球联合会发行的英文版“手球”一书,也许可为攀登世界手球技术高峰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资料。《手球》一书是西德的手球明星费里茨和波得·哈蒂格合写的,该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手球的基本技术、战术、介绍训练实例,并附有技术图片,无论对初学者或是具有高水平的手球工作者都大有参考之价值。译文对前言部分及个别段落有册节,基本保持其原貌。对于翻译工作,我们仅是一个尝试,缺点错误一定不少,恳望读者閱后多予指正。——译者此篇译文全书共约三万余字,限于篇幅,我们将分期刊出。——编者  相似文献   

15.
试论现代手球运动对抗技术的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手球运动对抗技术分为锋、卫队员对抗技术和守门员对抗技术.探讨现代手球比赛对抗的特征,研究手球运动员专项技术提高阶段,对抗技术训练内容的安排、方法和手段,旨在提高运动员的对抗技术运用能力,使其适应现代手球比赛高强度对抗的要求.研究认为我国手球运动员的对抗技术训练,要坚持一个原则,落实2个环节,注意3个问题,才能促进我国手球运动水平的提高,缩小与世界强队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欧洲开展手球运动的历史悠久,世界室内手球(7人制手球)锦标赛始于1938年,至目前为止,男子已举办过11届,女子举办过9届。随着手球运动相继在亚洲、非洲、美洲及大洋洲的普及,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地区加入国际手联组织。另外,手球运动还以特有的魅力受到昝界人事的赞赏,于1976年首次把女子室内手球列为奥运会竞赛项目(男子比女子晚一届)。在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前,在将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欧洲依仗他(她)们天赐的身材,垄断了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的全部奖牌。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亚洲手球运动开始崛起,1984年南朝鲜女手、中国女手分获第23届奥运会的银牌与铜牌。4年后在汉城举行的第24届奥运会上,出人意料,南朝鲜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当前世界手球运动的发展为我国手球运动的进一步提高指示了明确的方向。24届奥运动会南朝鲜女队夺得了冠军,不仅打破了欧洲队历来垄断的一统天下,而且进一步显示出了亚洲手球的快速灵巧性打法在结合和适应欧洲队高起高打的力量型打法后的无比威力。为了奋起直追,尽快使我国手球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应该潜心研究,有所借鉴,结合我国女子手球的特点,遵照“寓攻于守、强守促攻”的训练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把防守训练放在首位,以促进我  相似文献   

18.
南朝鲜手球运动,是从1945年才开始得到发展的项目。在历届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等重大国际比赛的亚洲地区预选赛中,南朝鲜男子手球队曾同日本队进行过8次比赛,均告失败,未能冲出亚洲。 1978年南朝鲜手球水平有所提高,不仅同亚洲手球强国日本队比高低,而且女子手球开始突破日本队,从而开始冲出了亚洲。 1978年6月,在第7届世界女子手球锦标赛亚洲地区预选赛中,南朝鲜女子手球  相似文献   

19.
手球溯源     
手球运动是现代奥运会的竞赛项目之一,有2块金牌的竞争。由于人们对手球运动了解的不够,导致观看手球比赛的观众很少。我国的手球运动技术水平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处落后水平。只有更多地了解手球运动的诞生、过去和现在的发展,才会积极投身到这项运动中去,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现就笔者收集和掌握的史料,供飨读者。中外历史上被称之为“手球”的古球类游戏,在史料中有不同的记载,这种游戏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当时奴隶社会的古希腊,有一种被达官显贵们作为消遣娱乐的“手球”游戏。这一点从1926年雅典附近的德普策斯古城墙的…  相似文献   

20.
女子手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特点与训练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文献查阅、专家咨询、比赛现场调查、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生物力学测试、训练实验等方法 ,对我国优秀女子手球项目专项身体素质特点进行调研 ,根据女子手球运动项目专项身体素质特点研制了一套符合专项比赛需求、结合专项特点的女手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手段、方法。并对上海女子手球做了 9个月的训练实验应用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