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化,体育教育价值的重心也逐渐由“工具价值”向“人文价值”转变。在生产活动以消耗体力为主的天然经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前、中期,体育教育的生产价值、军事价值突出。在生产活动以消耗脑力为主的后工业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体育教育则更加重视对人性的关爱。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应该尽快实现由“工具价值”向“人文价值”的跨越,以便在知识经济时代寻求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视野下我国体育教育现代化核心理念探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高力翔  王步 《体育与科学》2007,28(3):85-87,68
分析了近现代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沿革,阐述了近、现代中国学校体育从未停止过追寻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客观实事。在剖析现代化的涵义以及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全球化对我国教育的影响,指出宣传和平、倡导平等与人权;培养独立,全面发展的人格;强调环境教育是全球化赋予我国教育的新使命。由此提出了体育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在于:1)体育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体育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3)体育教育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终身体育”、“快乐体育”作为现代学校体育教学的思潮,已成为我国目前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一部分,是体育教学向科学化、现代化、社会化和生活化转轨的有效途径。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和最后阶段,具有与社会衔接的特点,以终身体育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加强培养学生的体育意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较、调查和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学校体育向“创新教育”的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总体趋势。学校体育必须融入“体育创新教育”的基本发展理念,这也是培养自主创新人才的基本保障。实施学校体育创新教育,就是要实现“学校体育”与“创新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体育创新教育对学生主体人格的培养。体育创新教育将成为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蔡本初 《辽宁体育科技》2002,24(1):42-42,47
推行素质教育,首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21世纪的学校体育教育要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以社会教育的长远目标为导向,制定学校体育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加强人生健康、终身体育、全民健身等方面的教育。在这一思想和目标指导下,建立一套完整的健康体育教育体系。这个体育教育体系要把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学内容和教材向多元化调整,把健身、健康教材和内容融入新的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6.
一、健康性 学校体育工作要以“学生的健康第一”为准。运动会的主题要突出健康.淡化竞技。提倡“中等强度最有益健康”的教育目标。二、社会性 学校体育要想寻求更高的发展,就要从学校中走出来,到社会的大舞台去拓展、延伸空间.紧跟时代的节奏,资源共享。学校和社会联办运动会,一方面可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为社区培养体育骨干分子;另一方面学校体育可以获得社区的资助和认可,实现学校体育与社会发展、生产劳动相结合。三、家庭性 学校运动会的举办趋向家庭化、社会化,学校运动会结合实际,围绕“祖、子、孙”三代同场健身,有利…  相似文献   

7.
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曹卫 《体育科学》2004,24(3):67-69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等方法,讨论了体育的人文性和体育教育向“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念转变的总体趋势。“以人为本”将会成为新世纪体育教育的主旋律,成为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体育教育必须融入“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这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要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就要实现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实现“生物体育观”向“人文体育观”的转变;实现“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科学精神,,的有机整合;实现体育教育对主体性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来来”,使我国教育必须面向社会,结合社会、服务社会。在体育上目前人们逐渐形成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体育新观念,从获得生物效益、心理效益、社会效益来理解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笔者运用社会学和教育学观点,从教育教学的社会机制着手创设体育课堂社会环境,探索和提高育人环境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学校体育现代化强调的是在人一生中进行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施的是一种与社会需要紧密关联的体育教育。因此,在思维上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构建一个以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的全方位综合性体育教育体系,促使学校体育对学生全面发展、校园文化生活、社区文明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以促进学校体育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正>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四有”人才的重要手段,又是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当今,世界上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都已认识到体育现代化教育中培养,塑造人才的重大作用,因此都十分重视学校体育。《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因此,作为学校教育重要方面的学校体育,必须遵照中央这一指示精神,有条不紊地进行改革,以适应形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不断追求和实现的目标。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是人才素质的现代化,而人才素质的现代化又在于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本文对此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21世纪我国社会发展趋势的分析,预测出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按照我国教育必须坚持“三个面向”的方针,紧密结合学校体育的实际探讨了学校体育功能的本质属性以及学校体育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应具有的诸种功能.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推动着现有体育教学模式向多元化、社会化及现代化发展,其必将成为高中体育教育中一种有效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对足球教学CAI课件的设计与应用的研究,探索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CAI课件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冰雪体育教育的人文价值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唐宝盛 《冰雪运动》2010,32(2):70-73
通过对人文体育、冰雪体育教育的人文价值涵义、意义的阐述,认为普通高校冰雪体育教育应面向社会、面向现代化服务学生、塑造学生和发展学生,促进大学生的完善和全面发展。提出培养大学生树立人文体育理念,形成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价值观,满足大学生对人文体育的需求;激发大学生塑造人文精神和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冰雪体育的功能和作用,身体力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出冰雪体育教育以人为本,把人的现代化作为教育主题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冰雪体育教育自身现代化和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宁振邕 《体育科技》2004,25(4):94-96
重视优良心理品质的构建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为依据 ,根据现代青少年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构建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6.
实践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实现学校体育现代化,是当代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是在总结我国以往体育教学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探索未来学校体育发展的规律性。在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应为:在学生学练运动技术达到强身健体的前提下,从培养学生的"个人价值"转变为寻求"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平衡。并以此对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评价也做出相应的调整,为我国今后的体育课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从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等相关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学校体育现代化发展的状况,针对我国学校体育作出种种现代化变革后,仍出现的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明显下降的令人堪忧的趋势,提出各级学校对学生的体育健康状况实施有效干预——学校实施对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效果可控化干预策略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运用有关体育教育现代化的理论,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提出了学校实施对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效果可控化干预的一系列具体策略:①制定对学生身心发展一体化的干预策略;②制定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相关干预策略;③制定发展学生体育认知的干预策略;④制定促进学生运动参与的相关干预策略;⑤制定协调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现代化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从社会学角度出发 ,依据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分析了体育课程现代化与体育教育现代化的关系 ,并对体育课程现代化从体育课程体制、体育课程的结构和内容、体育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找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同时指出了体育课程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9.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现代化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动力源泉。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的现代化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社会文化主要组成部分的体育在实现人的现代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以其特有的功能对现代人的身体、心理、民族感、基本素质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均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不断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