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4 毫秒
1.
通过对当前我省高校体育院系课程体系中的几个方面进行现状分析,并结合社会需求与高校体育院系专业目标定位、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学生的培养模式等进行分析,得出当前的高校体育院系的培养目标,学科定位以及整个课程结构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咨询访谈、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在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及实际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现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情况。结果显示:社会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具有多元化、多层次且数量可观的现实需求,但是,目前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只有1/3的毕业生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和相应的课程设置尚不完善。由此,研究提出: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应更新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细化专业方向、优化课程设置等具体建议,以适应我国社会进步对社会体育人才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访谈等方法,从课程分类比较、公共基础课程、教育实践、专业理论课程与技术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等方面对东北大学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发展趋势,提出目前社会体育专业应依据社会发展及人才市场的需求,细化专业方向,更新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以适应我国对体育人才的新需求。  相似文献   

4.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程教学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排球普修课程为切入点,以我国14所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为研究对象,针对课程指导思想、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考核与评价等方面内容,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全面了解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程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课程教学的特点与存在的不足,并依据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社会对体育教育复合型人才素质的要求,针对性地提出了排球普修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培养目标定位的笼统与宽泛,造成全国统一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存在着内容陈旧、技能课程不突出、实践课程比例小等问题。针对社会体育专业现存的问题,我国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深入研究,为社会体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文章试将诸位学者研究成果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以期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高校武术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分析与优化,优化方案的各项指标内容均得到专家认定,具有可行性。结论指出:课程优化方案中设置的限选方向可以按照社会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增减及组合不同特色的课程群,从而提高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推动社会发展,同时,高校武术专业课程优化体系的建立可以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健康发展以及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有益参考,将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开设残疾人体育课程的必要性及课程设置方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内容存在脱节现象;普通大中小学校体育教师和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很不平衡.建议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残疾人体育课程,课程设置方式可分为基础模式和提高模式.  相似文献   

8.
采用比较研究法、调查访谈法.针对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及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必须把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明确培养目标,根据社会的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的体育课程设置,通过文献资料、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中国、美国、韩国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学制、学分、基础课程设置、专业课程设置、教育实习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辨析其特点与优势,分析了我国在宏观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决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的研究方法,对新疆高校武术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分析与优化,优化方案的各项指标内容均得到专家认定,具有可行性。研究表明结论:课程优化方案中设置的限选方向可以按照社会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增减及组合不同特色的课程群,从而提高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推动社会发展。同时,新疆高校武术专业课程优化体系的建立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健康发展以及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有益参考,将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核心素养为调查对象,从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师所在学校受培训的情况、教师对MOOC学习的态度进行调查。调查分析得出,传统培养模式存在学校开设项目有限,限制教师专业核心素养的发展、培训内容无法满足教师专业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难以获得高等培训的机会、培训内容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等问题。建议以MOOC平台作为一个突击点,打造中小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建设平台、树立以学习者为本的教学理念、设置科学的MOOC培训课程、注重课程中理论与实践并重等,为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核心素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鉴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与体育课的特点等原因,建议教育部的有关领导部门对编写学校体育课程大纲教材提出指导意见外,可以放手让有条件的地区(省、市、自治区)自编本地的学校体育课程大纲教材。在这一前提下,把实施学生体育健身方案作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新思路,围绕形成学生体育健身方案,编制学校体育课程大纲教材,应要求具有持续性与阶段性;寻找共性,选编教材;坚持养成教育,养成锻炼习惯,逐渐形成学生体育健身方案和学校体育风气与传统;实施体育健身也是培养学生自觉探索科学锻炼的过程。学校体育的学术团体或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有计划的召开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建设学术交流会,以推动我国学校体育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考察了山东省高校各类体育专业的设置、规模及社会对各类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的情况.结果显示: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模已大于社会需求,2004年以后培养规模过大的问题更显突出;运动训练专业明后两年的毕业生基本满足社会需求,应控制招生规模;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应迅速扩大招生规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已能满足优秀运动队、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和各级国办学校的武术教师(教练员)需求,但民办武术馆校是较大的就业市场,应稳定招生规模,提高培养质量;对公共事业管理(体育)专业仍有一定需求,保持每年50人的招生规模为宜;目前尚未设立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但对该专业人才有一定需求量,应尽早设置.  相似文献   

14.
利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比较我国学校终身教育与终身体育思想,发现学校课程中,终身体育与终身教育思想在"产生背景、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方面存在分歧。深入分析体育课程的功能属性,发现体育课程在学校课程文化功能层面上的缺失。通过对体育课程的重新考察,得出体育课程的基本功能属性是"运动技战术学习";以此为依据,得出学校终身体育思想应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体育运动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问法,针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实践及教育事业的发展,探讨了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培训模式、课程设置、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等建议,为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喜人的成就,但此时我们也不得不正视当前学校体育教育中暴露出的许多问题,如体育课程内容单一、忽视学生的心理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评价方法单一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时,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既强调人的科学素质与人文修养的辩证统一,又致力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沟通与融合的理念,给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家长是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难能可贵的主体,然而新课改背景下我国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家长却一直处在边缘化的境地,文章论述了体育家庭作业是家长参与体育课程实施的有效路径,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直接关系到其培养质量。基于质量机能展开(QFD)理论,将其运用于某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本科人才课程设置制定方法中,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利用人才培养方案质量屋模型,构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质量屋,并对基于QFD理论的培养方案与原有培养方案进行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转型期"我国高师体育专业课程评估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我国“高师”体育专业发展趋势,从体育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入手,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体育课程实施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进行研究探讨。旨在为促进“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评估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不足不断显现。本文从体育教学的观念、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学生的评价几个方面,提出了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指导思想的途径,旨在为中小学体育教师能够尽快地理解新课程,推动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