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发表将近30年了。沿着这条道路,无论体育、运动或身体锻炼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人们对“体育”和“运动”这两个基本概念的理解,还存在较大的分歧。几千年来把增强体质和掌握运动技术混为一谈。“体育就是运动”,“运动就是比赛”,体育与运动“不可分开”的传统观念,一直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到了现代,阻碍着体育与运动向科学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主导思想就是通过体育即身体的教育,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并指出体育教师应成为人类体育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的对象是“体质教育论”。主要分析了构成“体质教育论”的几个关键词“真义体育”、“身体教育”、“增强体质”。结论是:(1)通过对“真义体育”之争(“三基论”与“技能论”之争)的整理,发现了“能力论”与“内容论”的课题;(2)通过对“身体”和“教育”的分析,指出为了“身体教育”理论的完善,有必要把“运动技能”也纳入“身体教育”体系,有必要关注身体的意识及感觉感知方面;(3)指出了体质课上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是,教师通过适当的(运动)教材,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运动)感觉感知到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而,学生才有可能意识到用运动(方法)去改善自己的体质。  相似文献   

4.
体育方法学和运动教学法不是一回事,二者在它们各自的直接效用、内容形式、产生发展,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上都有不同,但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不可分割的。运动教学法是指教师把运动技术教给学生,使学生学会运动的方法,它的直接效用是掌握运动技能。体育方法是指应用各种体育手段,包括体育运动,去培育、锻炼和养护人的身体,使人体得到健全而完美的发展,其直接效用是增强人民体质。这是体育方法——应用各种体育手段去增强人民体质的方法与运动教学法的实质区别。在内容和形式上,运动教学法是采用教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份。其指导思想直接关系到高等院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总体而言,现高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主要是放在“发展三基”上。以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其教学形式还是苏联五十年代那种传统传习教学模式。满足于近期效益,把学生在校体育课期间体质的增强,某些运动项目技术的提高,作为体育教育的目标。对体育教育的研究,也局限于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质和体育课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肖英 《体育教学》2005,(4):25-25
体育课程教学具有健身、娱乐、教育、自我实现等多种价值功能。但是自从有了体育课之后,人们就一直期待着“它能成为健身和培养健身能力的一门学科”(引自毛振明、赖天德教授撰写的《论体育课与促进学生健康的关系》一文,以下简称《论关系》)。人们似乎认为你运动了你就健康,把体育运动与健康简单地划上等号,甚至认为运动技术好就意味着身体好,体质好。特别是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做出了重大的改革,将使用长达50余年的“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并出台了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质健康标准,形成“健康体育”的教育思想。即通过体育活动、练习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但是由于体育课时少、任务重、目标多,许多教师把体育与健康课上成了健康教育课,把健康教育的知识传授当作促进学生健康的途径,而忽视和淡化了体育课中身体活动与运动技能的学习。《论关系》一文认为健康教育课不能替代体育课,  相似文献   

7.
从体质方面对人进行培育的过程即体育,也称之为身体教育。体育是培养人体的教育过程。体育是教育整体的组成部分,德、智、体同时实施,才能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体育是整个教育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教育的“三个面向”,当然包括体育,所以,我们应该从整个教育“三个面向”的精神来考虑体育改革的问题。体育改革的取向,应该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走向世界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增强亿万劳动者和千百万专门人才的体质。体育的对象是教育中所有的被教育者。体育的专门任务是增强所有受教育者的体质。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国家,处于…  相似文献   

8.
“运动态身体”是克里斯·希林身体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主题.希林以“肉身实在论”为理论基础对体育运动中身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质考察,提出身体是体育运动的源泉,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体育运动产生社会效应的定位场所.“运动态身体”也是一个未完成的概念,希林指出,现代东方体育运动的兴起无疑会丰富“运动态身体”的内涵.“运动态身体”为重新审视体育社会学的合理性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9.
现代体育方法学是研究现代体育方法问题的知识。这里所说的体育方法,指的是身体教育的方法,是增强人民体质的教育方法。主要是应用体育运动及其他手段去增强人民体质和促进我国民族体质完美发展的方法。由此看出,体育方法学是研究身体教育方法问题的知识。体育方法学已经成为国际统一的用语。中国现代体育方法学,从六十年代初开始酝酿,首先是从个别地方的少数体育教师开始的,一九七七年以后,进行这方面研究和实验的人逐渐增加了。一九八二年开始,我国已有  相似文献   

10.
必须重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文化教育活动。它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育人为根本,以育体为己任,具有鲜明的教育性。有的同志对学校体育的教育性缺乏应有的认识,把“育体”片面地理解为“培养身体”或“增强体质”,这就把学校体育混同于群众体育了。其实,“育体”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它不仅包含对学生进行直接的身体培育,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还包含对学生进行有关体育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的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体育的首要目标,尽管完成得并不理想,但自1952年毛泽东同  相似文献   

11.
从身体的角度看体育的"智识"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体育是一种人类特有的身体运动方式,而"身体"作为人的存在的根本维度,与体育运动始终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从"身体"出发,阐述了体育之育的真正目的与效用--开发生物脑体以及发展身体智慧,把体育从"纯粹的无法思想的身体教育"中解放出来,视"身体"为可以思考、充满"智慧"的身体,说明了体育在"智识"教育上的真正意义,从而从根本上脱离了身心"二元论"并有力反驳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错误认识,以求让更多的人自觉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之中,感受体育的魅力,树立起终身体育的观念.  相似文献   

12.
“快乐体育”对学生体质影响的面面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体质健康的下滑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引发了新一轮体育教学改革,我们对现在实施的“快乐体育”进行反思很有必要。我们应该明确:“快乐体育”应当是“针对身体的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应该以完善人的身体为主要目标,提高人的体质,学校体育要真正承载起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提高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最近党中央要求全党全社会都要重视加强体育工作,进一步发展全民族的体育运动,强调要“重点抓好学校体育,从少年儿童抓起”。这是一项具有远见卓识的重要决策。认真贯彻这一指示,必将从根本上改善与增强我国人民的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并对我国到本世纪末成为世界体育强国,起积极推动作用。一、从小抓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从少年儿童抓起,既是提高运动技术  相似文献   

14.
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体育”的涵义.众所周知,体育(Physical Educaton)这一用语从欧美语翻译而来是“身体教育”的意思.所以,体育本来就不是指当今人们所说的象竞技运动那样的身体运动,无论如何我们应当把体育放在围绕身体所形成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教育关系中来理解.在这里,我想以此为前提来展开以下的议论.人的人间化和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与我国的学校体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自然主义(实用主义)体育思想是西方资产阶级体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流派,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体育家威廉姆斯。这种体育思想是基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哲学而产生的体育教育学说。它把体育运动归结为人的本能或本性活动,主张体育教育要使人“个性自然发展”,要从儿童的自然天性和兴趣出发,采用符合自然的体育  相似文献   

16.
论学校体育中以美健体的主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健体是指教师按照美的规律和人的审美心理特点与审美法则来组织学校体育活动 ,把体育活动引入审美氛围之中 ,使体育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具有较为丰富的审美性。教师通过广泛表现于体育过程中的审美因素来发展学生的体质结构 ,挖掘学生身体潜能 ,促进学生运动能力和运动技巧的提高。也就是说 ,以审美的手段来更好地达到学校体育的目标 ,实现身心和谐的发展。现代体育运动 ,尤其是现代竞技体育的审美特征日趋鲜明 ,对审美的追求成为现代体育运动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在学校体育中 ,其审美模式不仅影响着人体结构的塑造 ,而且也影响着运…  相似文献   

17.
一、体育教学思想谈体育教学思想就是要弄清楚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个问题,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我国学校体育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至今尚未作出结论。那时,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体育教学到底是以掌握运动技能、技术为主,还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为主。前者被称为“技能教学思想”,后者被称为“体质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8.
随着体育教育实践的发展,体育的教育价值渐渐为人们所认识,爱国进步教育家,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看到体育运动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振奋民族精神之重要。我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1868-1940)把培养学生人格列为学校教育的宗旨,他认为:“健全的人格应包括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体育列为四育之首,他推崇西方“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的主张,强调学校教育的任务是“发达学生的身体,振作学生的精神”,要求自小学到大学都要重视体育教育。在他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积极提倡体育运动,竭力改变旧教育“只知终日伏首案前,不知运动”的恶习,要求学生“悉于体育之中,养成勤务之习惯”,满腔热情地号召青年学生“以健全的身体与运用思想、创造事业”。蔡元培先生虽然没有提出通过体育培养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要求。但他的“健全精神,寓于健全身体”,体育能使学生“养成勤务的习惯”的思想,包括了体育育人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在“三走”活动政策驱动力下,探讨了学生的运动动机产生的影响,并对哈尔滨市5所高校的实际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学生运动动机的类型,建议利用学生体质测试、课外活动、弹性学分等多种方式,对高校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进行有效调节,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把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共同调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并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体育从广义来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狭义的讲体育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的过程。体育运动可调节人们的精神,增强人们的体质,在保证人体健康发展和人类正常生命活动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本文拟从人体形态、机能、素质出发,对体育在身体发展中的作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