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认为,体育科技期刊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体育科技期刊只有摒弃“千刊一面”的传统模式,明确自身在信息市场中的定位,强化特色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效”合一。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个领域竞争激烈,市场对人的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第一,适应社会,已成共识。培养学生增加健康意识、习惯已是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提高、增强学生体育终身锻炼的健康意识,教会学生锻炼方法,也是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者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高校速滑课教学中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为了更好地完成北方高校速滑课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采用文献查询等方法,探讨出速滑课教学能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为学生们竞争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石,竞争是速滑课教学的特征之一和速滑课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等在北方高校速滑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可行性,并总结出正确引导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课堂教学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营造利于发展学生竞争意识的教学氛围、以丰富的教学形式发展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等途径和方法,从而使速滑课教学真正实现“身心并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迎接激烈的社会竞争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4.
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争意识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素质之一,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在培养大学生竞争意识方面,较其他专业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论述了在体育教学中,利用体育的诸多功能,加强对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不仅在体育方面学会竞争,而且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等方面也展开全面竞争,使他们在思想、知识、体能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少年女足队员的训练,从进队起就应狠抓队员的责任心、群体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培养。竞争意识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会出现新的飞跃─激励队员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葛世萍 《山西体育科技》2004,24(2):65-66,F003
竞争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未来社会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正是为其步入社会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得到胜负、成败、荣辱、争让等各种情感体验,使竞争意识得到升华。体育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正确对待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的失败与挫折,振奋精神,克服困难,永远成为一个强者,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这也是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是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的期盼。  相似文献   

7.
体育市场主体结构的基本要素,主要是组织要素和人的心理要素。体育市场主体结构特性表现为国际化、多元化、复杂化和技术化。体育市场主体结构分为参观、中介观、微观三个层次。体育市场的主体塑造主要是意识塑造,包括市场、竞争、广告、金融、法制、契约、创造和效益等意识。  相似文献   

8.
体育对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贡献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改革开放的启动时期,体育为中国人树立了积极进取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由体育掀动的竞争观念焕发出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热情,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而在对内搞活方面,则是通过重视契约和诚信,遵纪守法,采用高效率规范运作取得优异成就,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倡导竞争意识、规则意识、协同意识,是体育对改革开放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竞争意识的社会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体育具有强烈的竞争性、平等机会、竞争与协作互为统一的特点。人的竞争意识具有高度的社会性,有利于社会和个性的发展与完善。体育成为培养、激发人们竞争精神的积极诱因和有效手段。人的本能欲望的竞争过渡到社会性的竞争,需要摒弃兽性而提升其社会性和人性,体育活动为这一过渡和提升起着积极的桥梁作用,为形成竞争意识创造了最佳的行为环境。应该把竞争机制引入社会的各个领域,使其成为推动整个社会现代化明进程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一、在职业学校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市场经济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社会对市场经济参与者的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表现在参与者对市场经济特殊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或运用上,也表现在参与者对市场经济特殊意识的掌握或运用程度上。也就是说,如果人们要判断一个市场经济中的经营者是否卓越时,主要的并不是单纯看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或运用程度,更重要的是看他市场占有意识、竞争意识、信息意识等市场经济各种意识的掌握或运用程度。所以,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我们的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对直接培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劳动者的职业学校政治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浅谈我国当前体育竞赛活动的市场运作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体育竞赛活动也正逐步走向市场。本文根据我国近年来举行的商业性体育竞赛的运作情况 ,从市场学角度对我国当前体育竞赛活动市场运作的基本状况 ,即体育竞赛活动的市场环境和市场需求特点及其运作规律等进行了探讨 ,为我国今后的体育竞赛活动走向市场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经验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余君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3):249-251
通过研究网络环境下,体育科技期刊从选题、组稿、约稿、审稿、编辑、出版到发行等编辑模式和工作方式的变革,并就我国目前体育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对上海女足13名运动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在运动员了解Choking现象的基础上,让运动员描述比赛Choking的过程,从而探究女足运动员发生比赛Choking的心理机制。从访谈结果来看,运动员发生Choking的主要原因是面对比赛压力时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导致其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在比赛上,干扰信息导致其技术动作的自动化过程受阻,在压力认知和决策的执行动态过程中,由于受到多元因素的影响最终发生Choking。通过对访谈结果进行归纳分析,共归纳出26个原始数据主题,进一步总结出9个高级主题,在9个高级主题的基础上归纳出3个概括性维度,分别是压力来源、压力下的反应以及压力导致的结果,这3个概括性维度对应了Choking的诱因、Choking的表现和 Choking的结果。由此得出以下结论:女足运动员发生Choking的心理机制是赛前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因素引发了运动员比赛时生理和心理上的Choking表现,最终导致技战术发挥失常,女足运动员比赛Choking的现象会在队友之间相互“传染”。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体育竞赛的运作和管理模式与以往迥然不同,赛事的成功举办取决于创新的理念、优化的机构和良好的融资机制。我国大学生体育竞赛体制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竞赛市场薄弱。借鉴体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依据市场经济和体育产业的发展规律,提出对我国大学生体育竞赛体制进行改革的对策;大学生体育竞赛要作为一项产业来经营和管理;建立完善的融资机制和系列的法规政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市场宏观环境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结合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市场实际,运用文献资料研究及产业市场调查,从近年来的社会人文环境以及宏观经济状况研究和分析我国体育竞赛袁演产业市场的宏观环境。研究表明,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市场处于一个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之中。同时,由于经济高速增长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市场将主要在经济发达地区以及与国际体育潮流一致的项目中获得较大的发展,选择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市场为我国现阶段的体育主导产业市场,通过扶持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市场来带动体育产业市场整体持续健康的发展是我国体育产业市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现场调查等方法,以苏北五市竞赛市场为研究对象,对苏北体育竞赛市场开发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旨在把握其竞赛市场特征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7.
试论我国体育竞赛市场开发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体育竞赛市场开发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不少的问题,把握好现状对于我国体育竞赛市场开发的未来发展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周平 《体育与科学》2005,26(4):45-48
运用实证和逻辑分析,从产业组织理论角度,主要以日、美职业体育市场为研究对象,在确定体育产品和体育产业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体育产品生产过程,在竞技竞争和经济竞争两个层面上分析体育市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武术竞赛市场开发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武术竞赛市场的开发在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市场化程度不高、竞赛市场主体不成熟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建立和健全体育产业法规体系;大力推进武术职业化,扶持社会化武术实体;根据消费需求调整竞赛规则;引入搏彩业等。  相似文献   

20.
论武术散手市场与国际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散手是武术对抗性项目之一,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散手竞赛市场必须在突出武术技击特点的基础上,从竞技性、观赏性方面入手,对竞赛规则进行研究与探讨,从而以散手竞技审场为龙头,来带动武术产业的发展,使散手运动与世界竞技体育接轨,被世界人民所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