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禽戏"以简易的功法、明显的健身养生效果,历代相传,长盛不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康已成为一种趋势。文章就"五禽戏"健身养生思想、对人体不同系统的影响与心理健康理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鬼谷子》中的《本经阴符七术》是中国传统仿生类养生理论的一个重要源头。《鬼谷子》的仿生理论对庄子产生影响,即产生了《庄子》中的"两戏";而西汉时的《淮南子》出现的"六禽戏"很可能是受《庄子》中"两戏"的启发;至于华佗的"五禽戏"则直接继承并发展了《淮南子》的"六禽戏",是《鬼谷子》仿生理论间接影响下最成熟的养生功法。  相似文献   

3.
杨岚 《中华武术(研究)》2021,(3):122-124,105
华佗五禽戏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思想,并在现代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构建我国特色养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华佗五禽戏的历史渊源入手,重点对养生思想内涵和当代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探究,力求能有效促进华佗五禽戏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武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武术融合了道家文化、中医养生文化等中华传统文化,称得上养生运动,是中华传统体育的瑰宝。武术养生的核心价值就是遵循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利用科学的养生保健方法,去积极主动地保护生命和保养身体,使人达到健康与长寿的目的。武术养生产业对改善和提高全民综合素质有积极的作用。武术养...  相似文献   

5.
东坡先生称得上是一个颇有见地的养生家,不仅写了《养生诀》、《问养生》、《续养生论》等著作,而且通过摸索还发现了一些既治病保健、又能满足美食的养生妙方。他经过潜心研究,收集民间验方,编成《苏沈良方》以济世救人。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吕氏春秋》的体育及养生思想研究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吕氏春秋》的体育及养生理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战国时期的众多学派的理论观点,它肯定了体育对健康的积极作用,广泛地吸收了先秦诸子百家的养生思想,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等健身思想至今仍在传承与发展,是集我国传统养生文化之大成的一部巨著。"察阴阳之宜"的"顺生"观、"食能以时,充虚而已"的饮食观、"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生死观、"成乐有具,必节嗜欲"的乐舞观等思想是其主要养生观点,著作同时对于体育的健身功能、军事功能和教育功能也进行了阐述。文章还指出了《吕氏春秋》养生思想的一些缺陷,建议要进行批判性的继承。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国家体育总局整理创编的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四种中国健身气功的养生价值进行分析,论述了其在养生、养心、休闲、娱乐、文化传承等方面都符合时代的需要,是值得推广的养生活动项目。  相似文献   

8.
中华传统武术有着悠久历史,并融合了道家文化、中医养生文化等中华传统养生文化,因此,传统武术才真正称得上养生运动。而追求人类的福寿康宁,延长人类的生命,充满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气质,养生文化代表着东方人对生命的认知模式,是东方文明古国古老文化宝库中的一种。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华夏民族创造了一种至今让西方人乃至于世界感到不能理解、感到迷惑的养生文化。文章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待现代传统武术与养生发展,以寻求其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张志雷 《体育文化导刊》2012,(12):126-128,13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研究五禽戏中五种动物崇拜,梳理五禽戏形成演变的历史渊源和脉络。五禽戏中虎、鹿、熊、猿、鸟(鹤)五种动物崇拜源起于图腾崇拜和灵物崇拜,五种动物本身具有健康长寿的共同特点,其体育养生特征促进了动物崇拜的形成和延续。五种动物崇拜是五禽戏形成的文化基因,同时赋予了五禽戏生命与健康的特殊涵义。五禽戏在西汉至清代时期风格特点几乎一脉相承,民国至今演变较多,发展出了许多流派。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养生观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而产生的。文章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时期的起源和发展的养生观点,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及其独特的东方色彩和民族风格,并对佛家、儒家、道家等养生之道的观点进行剖析,目的在于给人们传达积极、健康向上的养生理念,以及传统养生观给予现代人正确的引导、促进与预防与治疗等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挖掘武当武术养生资源,探索道教养生对武当武术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使武当武术更好地为全民健身服务,使武当武术养生文化进一步在世界传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文章认为道教思想从“重人贵生”、“天人合一”、“神形相依”、“阴阳辩证”、“内修外行”这五个方面对武当武术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武当武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从未脱离养生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多学科合作的机制、利用交叉学科优势、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以崂山道家养生理念为指导,以运动保健研究为侧重点,从《五禽戏》《八段锦》入手,以动画手段复古再现其演练过程,使崂山道家养生理念运用于现代社会,达到自我养生、普及运动保健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养生,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身心康健、延年益寿之目的。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养生文化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衰,就是因为其遵循"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生态环境、顺应"天人相应"的客观规律、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关爱,与现代预防医学"追求健康,回归自然"的思想不谋而合,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仍焕发出蓬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人类在无论是疾病的治疗、抑或延年益寿等诸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医疗健康方面过分倚重其"疗"的作用,特别是医疗器械、仪器等,而忽视了其中重要的预防环节。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道教文化,其在"重人贵生"之思想下所形成的传统的医学养生观,无论是在理论上抑或实践上,身体的运动如导引等"于外而内""内病外治"的理念与方法,对目前的"体医融合"具有重要而有益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衰落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是论述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衰落的原因以及养生文化在全民健身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和作者对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祝愿。  相似文献   

16.
胡伟容 《武当》2008,(1):17-18
太极拳和仙学皆博大精深,但中华仙学的历史则更为悠久。张三丰祖师在其《大道论》中曰:“仙学者,养生之学也。”同时,张三丰祖师为使后人迈人内修正道,在丹功上兴创了动功太极拳法,其理论基础充分体现了仙学哲学。仙学继承和发展了老庄道家思想,在重生贵生、尊道贵德宗旨指导下,有一系列养生修身炼己的锻炼功法。仙学强调的性命双修,既能从心理上解决人生的烦恼,又能从生理上解决人的生老困惑。所以说,仙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绵延的灵脉,是一门对人类实施终极关怀的大学问,人们要了解仙学养生思想,进而关注其对生命的态度,这当中太极拳的修炼不失为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7.
郑勤 《武当》2012,(12):61
"养生"一词最早出自《管子》,又见《庄子·养生主》。养,指生育、哺乳、培养、饲养、积蓄、长之义;生,指人体生命。养生,指调养人体生命,以达健康长寿的意思。中国的传统养生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调畅神态"神志",指人的精神心理状态。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过多的言词,过度的感情冲动,以及过多的思虑活动,都可能伤精。  相似文献   

18.
民族传统养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包涵了数千年来先人从人生实践中体察到的人体生命真谛和祛病养生之道。文章从文化、哲学、医学等方面对民族传统养生进行了分析研究,力图从多个视角审视传统养生,使我们能更好的认识传统养生,促进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一、功法简介"养生健身太极功"是武林前辈在长期武术健身实践中根据《道德经》的基本思想创造的。这些前人智慧的结晶,又经过后人多年的修炼和体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推广,因而更加具有时代特色。因其方法独特、效果快捷,实为学习太极的捷径。本方法以老子《道德经》为指导思想,强调虚极静笃、道法自然;以太极之理为修炼依据,强调任督通顺、阴阳平衡。把养生理论与修炼实践相结合,目的是借助学练太极拳基本功来悟道养生、强身健体。  相似文献   

20.
《管子》的健身养生思想是中国传统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人类物质财富迅速增长的同时.因生活方式不合理而导致的“现代文明病”正日益侵害着人们的机体。为寻求解决途径.众多西方学者将目光转向了中国的传统养生。《管子》天人合一、形性相檩、节食慎居、充摄和成的健康观、生命观与当今世界的整体健康不谋而合.对“现代文明病”的医疗发挥着惊人的效果。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管子》在养神、养形、怡情方面的健身养生观进行了阐述.以使《管子》健身养生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