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黄慎 《体育教学》2005,(5):18-19
让学生在有效体育学习中增进健康,奠定终身发展基础,体现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目的,其基本涵义有三:一是教师有效教学;二是学生有效学习;三是学生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教学应加强学生的救护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体育教育也走出传统技术教育的误区,朝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向迈进。在体育教学中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乃当今体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救护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是加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也是高校体育工作贯彻“健康第一”思想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3.
周峰 《体育教学》2023,(5):36-38
本文对“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核心素养”及“核心素养视角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进行了概念界定,并研究了其内涵、建设要求及建设路径。研究结果显示:核心素养视角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建设应该在实践教育情境中体现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育人价值,培育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体现课程改革高层次设计的基本要求,开发适宜的课程平台、整合课程资源,丰富教学环境、改变学习方式。此外,各地各校要建立教师发展平台,提升教师专业品质。  相似文献   

4.
卢杰 《中华武术》2023,(5):65-67
随着我国现代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人们的教育观念有了极大的改变,学校和家长都越来越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知识传授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小学课程中,体育大课间就体现出了积极重要的意义。小学体育的核心素养,包括学生的健康意识、身体素质体育技能等,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对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的进一步提炼和升华。对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就应从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和着力点,让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大方面全面发展。教师应充分利用小学体育大课间的时机,采取有利于促进和发展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策略,让学生掌握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提升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身体素质及健康的心理,进一步塑造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品质,健全完善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和普通高级中学新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教材,将于2002年全面使用,课程的名称从“体育”改变为“体育与健康”。其意义是:第一,体育本身是为健康服务的,体育的重要任务是“育体”。第二,健康领域有许多内容不属于体育,现在我们要把这些内容也装进来,变成一门综合课,体育内涵扩大了。因此,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手段为人服务,更强调通过体育手段让学生达到一个身心健康的状态,内容包括:运动文化的传授、技能的掌握、在阶段教学内达到一定的体质健康标准、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疾病的防治、用眼卫生的教育、艾滋病防御的教育等。体育课现在称为体育与健康课,增加了一些与体育相关的健康内容,成为一个以健康为目标的体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现出的基本教育理念之一,建立学生新的体育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体育课程学习理念的基本要求之一。在全面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采用多元的体育学习方式,提高体育课程学习的有效性,促进身心素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内隐认知在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内隐认知的特征、内隐认知在促进大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领域中的体现及对相关现象的理论解释和内隐认知与隐性体育课对大学生体育健身行为的影响等3个方面,阐述了内隐认知在促进大学生体育与健康中的功效。试图通过本文研究,促使高校体育教育更加关注大学生的体育内隐学习,从而与外显体育学习相伴生辉,实现体育课程贯彻健康第一、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多元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一、指导思想 体现体育课程性质,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立以目标统领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在确定学习目标和设计教学程序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身体、心理、社会因素发展的三维健康观。  相似文献   

9.
新体育课程实施中的运动技能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 体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专门设有“运动技能”学习领域,并将该学习领域作为体育新课程的主干学习领域,强调其学习结果主要不是体现在认知性知识的积累和深化上,而是表现在学生体能的增强、技能的掌握等方面。由此可见,新体育课程不仅没有忽视运动技能的教学,而是更为突出运动技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干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10.
浅谈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过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学习的评价的诸要素分析,提出过程评价这一概念。教师通过过程评价的方法与手段,力求做到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评价更加准确、合理、全面,更加贴近大学生学习的实际。为了更好的贯彻执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教师应该把过程评价这一模式贯穿于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始终。过程评价体现了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产物。过程评价对于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作者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的调查研究,表明“健康标准”的颁布实施,体现了“终身体育”的教育观;体现了“健康第一”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新突破;并且为体育教学更健康、有序地开展创造了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12.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课标》带来的新理念的确克服了传统体育教学中的一些缺陷,推动了体育教学的科学发展。但对待任何问题都要把握适度性原则,如目前对体育课堂管理中的纪律问题,存在矫枉过正的现象。在大力提倡解放学生个性,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过程中,当前的体育课堂虽然充满了欢声笑语,却缺少了必要的安静与秩序,似乎只有在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体现,才是课堂民主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试论大学体育教育与现代人的健康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体育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高校体育应以培养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道德健康为发展方向。必须进一步明确高校体育教育目标就是“传播体育文化,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内涵。  相似文献   

14.
学校体育既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基地和场所,而健康教育又在21世纪的教育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正如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所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再因,1995年全国原邮电系统6所学院对1995年进校的大学生进行4年体质跟踪调查发现,全国邮电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在关系以及如何实施健康…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应以健康第一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必须把改善学生的健康落到实处.体育课的学习结果不仅体现在发展学生体能,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运动行为的形成;而更重要地体现在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深入研究课的内容与方法,作用学生身体所产生的功能性效应,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6.
北方高校冰上课贯彻新课标教学改革的对策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刘欣 《冰雪运动》2006,(4):79-80,86
北方高校冰上课程贯彻新课标教学改革的实践,在教学理念上体现“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健康体育”、“快乐体育”、“个性体育”和“绿色体育”的理念,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在课程上体现北方冰雪特色,充分挖掘体育课程资源,开设丰富多彩的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速滑、花样滑冰、冰上游戏等冰上课程;在教学上体现“三自”方针,采用等级教学、层次教学、自主教学法和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师资保障、场地保证、器材保证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新路。  相似文献   

17.
在健康中国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提升高职大学生体育素养具有多重价值。在分析高职大学生体育素养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探讨提升高职大学生体育素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践行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学生健康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契合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体育教学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投身教育改革之中。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氖围中学校体育教学也取得了很大进步,教学指导思想逐步明确,教学目标具体化明显,教学设计更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生为本”,“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深入人心。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学也存在诸多误区,  相似文献   

19.
利用高校体育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健康内涵的深入研究,人们的健康观念日趋完善。多维的健康观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健康第一”作为学校体育教育指导思想,对学校体育教育的深度与广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体育教育是推进人体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不仅体现在增进身体健康,而且体现在科学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和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要充分利用高校体育教育的特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0.
中山大学学生健康意识状况与体育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山大学326名本科生的健康意识和体育行为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体现认知、情趣和意志3个方面,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仍然停留在认知层面,对健康的关注和投入与对健康的认知存在不相符合的现状;而且由于性别不同,男女学生的体育行为有不同的表现;影响大学生体育行为主要有6个主因子:兴趣爱好、项目价值、参与、满足感、个体发展、体育项目认知,这6个因子既互相影响,又互相作用,决定了大学生的体育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