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新世纪的学校体育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需要有更深刻的文化内涵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校体育通过传播奥林匹克文化,促进奥林匹克持续健康发展,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为高校体育的"三自主"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体育与奥林匹克文化的融合使教育和文化取得双赢。  相似文献   

2.
奥林匹克文化与高校体育教育人文目标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晓容 《体育与科学》2006,27(1):91-92,90
本文认为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注重奥林匹克文化的解读不仅可以纠正长期困惑高校体育教育中的教学误区,推动中国高校体育教育的革新,而且可以丰富体育教学的文化内涵,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人文目标,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抉择与人文精神的复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了传统体育文化体系的价值取向以及传承形式变化引起的文化抉择。在倡导奥林匹克精神的同时,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容、结构和人文意蕴为中国人阐释现代奥林匹克思想寻找到了契合点,在现代体育文化的发展流变中,以武术为代表的东方体育体系伴随着民族的繁荣而逐渐回归现代社会,“人文奥运”是实现东西方文化对话和交融的平台,也为东方体育体系的传承和复兴取得一种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4.
奥林匹克运动在高校中的教育价值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无论是顾拜旦,还是当代国际体坛,都一致认为,奥林匹克的精髓是教育,教育是奥林匹克运的出发点和归宿。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讨论奥林匹克的教育价值对提高人们对奥林匹克教育意义的认识,进而对奥林匹克教育的普及以及奥运会的成功召开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在高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形、神一直是中国传统哲学、养生学和中医学讨论的重要命题,太极拳则继承了这一基本观点,用以指导自身的理论和实践。而太极拳所追求的"形神相生"、"形神统一"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新模式实现了跨时代,跨地域的吻合,这也使得太极拳运动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无限的现代文化生机。在东方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相融合的转型时代,要想更好地传播与发展太极拳这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在注重太极拳运动形式、技术特点传承的同时强调太极拳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研究传统太极拳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文内涵,这样才能将太极拳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注重现代奥林匹克体育文化的解读,将为学校体育自身改革与发展寻找到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北京奥运的举办为高校体育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从高校体育教育理念的改变以及传承奥林匹克文化等方面分析研究了北京奥运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影响,高校应该抓住契机,传承奥林匹克文化,为北京奥运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陈希 《体育世界》2014,(11):101-102
奥林匹克的精髓乃教育,而高校正是奥林匹克教育的主阵地。在这千载难逢的奥运周期中,高校开设奥林匹克欣赏课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激发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同时对大学生的审美、德育和智力有着重要的教育功能。这不仅仅是中国高校体育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也正是青年奥林匹克运动开办的初衷与梦想。奥林匹克欣赏课可开设的教学内容可包括与奥林匹克相关的视觉欣赏、听觉欣赏以及视听欣赏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奥林匹克文化和现代体育模式及概念对中国现代体育的形成起了决定的影响。青年会(YMCA)对中国参与远东运动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渴望新文化和价值观。现代体育和奥林匹克文化迎合了中国当时的历史条件的需要,现代体育具有中国传统体育无法比拟的优势,发起远东运动会和参与国际奥林匹克事务对现代体育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现代体育首先被中国的学校所接受和引进,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体育模式首先吸引了中国的青年。现代体育有其严谨的组织模式,这正是中国传统体育模式所欠缺的,所以现代体育容易形成它的规模,而最终演变成了中国现代体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试论现代奥林匹克文化对社会体育生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奥林匹克运动在当今社会不仅是体育竞赛,更是一项社会文化活动.奥林匹克文化为人们确定了一种制度形式,为社会体育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因此从4个方面阐述奥林匹克文化对社会体育的影响,即现代臭林匹克文化的产生:奥林匹克文化是社会体育教育的一种形式;奥林匹克运动中社会青年誊与意识的建立;臭林匹克运动是友谊的积极追求.能提高人生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张健 《搏击·武术科学》2013,(2):103-104,116
高校体育文化具有锻炼身体、传递文化的双重功能,尤其对学生个性和共性的发展、融合、协调等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而高职院校是培养职业型、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摇篮”。体育文化对“以人为本、健康体育”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理念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古代传统思想对体育文化的影响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体育文化的发展,探析体育文化在高职院校传播的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王超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6):721-722
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培养是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对适应现代化高职体育教育的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现代高校体育教育确立了以“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并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高校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高校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运动兴趣,习惯和运动能力,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课内外一体化”教育模式将课堂教学延展到课外,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是实现“终身体育”思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广西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校园的全民健身活动,对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进行研究,探析广西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教育和谐发展的可行性。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能使学校体育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且可以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两者在发展进程中实现有机结合,和谐发展。为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育软实力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软实力"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高校老师为主导,以高校校园为特定的空间,以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文化的吸引力,以及在个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显现出来的精神力量,使他人受到正面影响和感染的一种吸引力。高校体育软实力有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促进学生社会活动能力不断增强的作用。从五个方面可以提升高校体育软实力:提升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塑造高校体育文化形象;通过校内的重大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等来逐步提升高校体育软实力;加大高校体育文化事业建设投入,建立全体师生参与高校体育网络;逐渐完善和贯彻落实体育文化管理的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高考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目的:阐明体育高考目标体系的错位问题。意义:理清体育目标,有利于体育课程、课余体育活动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高考如果加入文化高考的范畴,从客观上的确可以提升体育的社会地位以及体育教师的社会认可度,但从体育高考实现的现实难度以及与体育本质关系的矛盾研究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考试目的、学校体育的目标、考试制度本身以及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的严重错位。结论:建立两头紧、中间松的"哑铃型"学校体育锻炼模式可能才是现阶段解决学生体质下降的最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7.
作为炊器的鼎,统治者给予它神圣的意义,成为贵重的礼器,变成了权利的象征。举鼎是现代举重运动的雏形,盛行于汉代。儒家身体观语境下的举鼎文化承载了社会道德伦理价值,强调举鼎文化的社会作用,同时展现了身体阶级差等性的社会伦理色彩,更加关注身体的"仁"、"乐"、礼"的社会道德伦理和人在社会秩序中的和谐、平衡、安处,举鼎文化活动淡化现代体育的竞技性,向大众娱乐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教育目的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同时也要提升他们的精神质量。体育活动有效改善学生的身体机能,增强体质,提高适应能力,释放学生内在的生命能量,迸发激情,从而提升社会生活质量。文章从高校学生体育精神文化现状着手,分析高校学生体育精神文化的缺失情况,提出体育教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精神文化培养改革方案和行动策略,在实践中初显成效,学生上课出勤率、体育赛事参与度、体测参测率等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也明显改善。并对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中实施体育精神文化改革提出若干建议:挖掘各项体育隐含的体育精神文化内涵和衍生教育价值,弥补体育精神文化缺失;借助载体进行体育精神文化熏陶与传播;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体育精神文化水准。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校园体育文化的和谐与人文精神,及特色体育课程的设置,完善了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体系。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文化活动,养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科学体育锻炼方法,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理念,营造崇尚健康文化氛围,推动高校和谐人文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是突出职业能力,体育教学模式也应与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特点,在分析、梳理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与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的"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希望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