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从研究体育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定位问题入手,就创业文化、办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主体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讨,建议体育类高职院校应在结合人文环境、经济基础以及自身办学实力和定位的基础上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发现与普通本科院校选用的体育教材相比,高职院校在体育教材的编撰上存在着思路不够明晰、高职体育特点不够突出、内容体系简单陈久、实用性和适用性较差等不足,针对以上弊端,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同时提出突出和强化高职办学特色,明晰编撰初衷和指导思路,紧密衔接相关行业工作特点,不断探索总结和取长补短是高职院校体育教材编撰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我国竞技体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结合现状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我国竞技体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结合的现状进行研究。梳理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发展脉络,分析其两大办学模式和五大办学特色。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技术院校的办学理念应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提高优秀运动员的再就业能力;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在内涵建设上,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技术院校办学应突出竞技性,夯实应用性,提升学术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设施较为落后、课程设置较单一、教学内容比较乏味。文章针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与措施,为建设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提出思路。  相似文献   

5.
陈天虹 《精武》2012,(10):84-84,86
物联网在全球的高速发展和体育事业的旺盛生命力使体育物联网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体育物联网的研究深入和我国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对体育物联网和高职院校体育发展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以高职院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出发点,通过体育物联网的视角来阐述了在我国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发展和体育物联网结合的必然性、二者之间关系以及体育物联网在高职院校体育领域的应用等方面的问题。利用体育物联网的巨大作用来为高职院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特点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但是目前存在着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教育、实践能力和改革创新等方面的探索较少,高职体育课程建设的改革在当前是一个盲点.根据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提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关键是:"健康第一"、"以学生为中心"、"终身体育";体育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必须取得学校各级部门的支持,完善体育的硬件设施;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个性与职业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北京是全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决策中心,北京市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的统计和分析对高职类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本文根据北京高职院的层次划分和办学特点,从国家示范性建设院校、北京市骨干校和民办校中随机抽取8所学校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893份(回收827份,有效问卷823份),对北京市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一、北京市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一)体育教学内容的现状调查与分析1.从教师教授的项目内容和学生喜欢的  相似文献   

8.
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如何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已成为高职教育面临的现实而具体的问题。根据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的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阐述了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模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陆维芝 《精武》2013,(23):45-45,47
自2006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学生素质发展必须向职业化发展,实践动手能力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而学生体质健康是实践动手能力的基础。体育教学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访谈的方式对新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和改革方向进行了研究分析,着重分析新疆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环境现状,体育教学环境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效果的形成。通过对新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环境的调查分析,提出改善或优化体育教学环境的对策,更好地为高职体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对体育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立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提高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职业体育能力,为今后的社会职业岗位打下良好的职业体育基础。  相似文献   

11.
省属体育院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使省属体育院校成为我国体育院校管理体制的一种主流模式。针对当前省属体育院校在办学体制、培养目标、学科专业建设和资源配置、办学空间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必须遵循找准位置、突出重点、办出特色、理顺体制的改革原则,坚持教学、科研、训练“三结合”的办学方向,加强地方体育资源的系统整合,以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为基础,将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与其他各类体育人才结合起来,并实施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配套改革,才能形成自己的优势与特色,在发展中求生存,不断办大、办好,在促进体育事业发展中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体育行业和体育企业对体育高职校外师资资源进行分析,更好地促进其开发与优化。结果表明:体育高职校外师资资源的开发与优化是体育高职教育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校外师资资源开发包括体育行业、体育企业和其他等师资资源,优化包括遴选优化、分类聘用与管理、竞争淘汰等。通过建立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过硬、具有体育高职执教能力的师资资源团队能达到最终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校企合作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途径。阐述了体育职业院校的办学特征和校企合作的类型,分析了当前体育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体育职业院校加强和开展校企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总结我国“非技术性体育专业”办学过程与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新思路, 以期提高体育院校的办学水平,促进体育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缪本海  叶条凤 《体育科技》2011,32(1):142-145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广东省三所体育职业学院的办学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三所学院在办学上着力突出为竞技体育服务的特色,但在发展模式上各有自己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对五年制高职学生体育意识和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无锡市三所五年制高职校的班主任对学生在体育认识、体育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旨在为五年制高职校班主任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和行为提供参考和依据,为全面推进“阳光体育运动”作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林小静 《精武》2012,(30):34-35
摘要:高职教育是不同于本科教育的以培养面向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而我国目前的高职体育并没有脱离本科的课程标准,并且大多时候只是作为中、小学体育课程的一个延续。本文通过以专业为导向,将高取各专业的职业特点与体育项目相融合,在体育选项课的基础上,通过体育课程培养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以加快高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的历史分为竞训初起、专门发展、转入低潮、重振与停滞、恢复发展、步入艰难几个阶段,竞技体校在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和竞赛中发挥了独特和积极的作用。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培养优秀运动员和高水平教练员是高等体育教育的义不容辞的责任。高等体育院校具有人才优势、基础条件优势和培养体系优势。调整办学模式与运行机制,面向社会开放办学是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广州市部分高职院校体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以及与社会共享的进程化情况进行研究。针对当前学校体育资源现状,本研究旨在探索适合广州市高职院校与社会共享的相关路径,实现其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为体育资源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过程中有效运行,在社会、社区体育中发挥其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推动全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必须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融入社会能力的体育应用型专门人才。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个案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试图分析体育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就创新体育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加强实践教学提出建议:全面投入,夯实校内实训基地;挖掘社会资源,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完善实习实训奖惩制度,创新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成立由各方代表组成的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加强专业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