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湖北体育科技》2019,(2):120-123
"媒介体育"一词于上世纪末,由美国学者温勒提出,本世纪初中国学者郭晴与郝勤将其引入中国,国内学者逐渐开始了对"媒介体育"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媒介体育研究历史脉络的梳理与总结,对媒介与体育、媒介体育与体育媒介和媒介体育与体育新闻报道这3组关系进行概念辨析,建构了媒介体育的概念框架。本研究认为:传播工具的变革、体育新闻媒体的规模化和当今社会后现代主义倾向都为媒介体育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探讨媒介体育"何以可为"的问题上,认为"拟态环境"是媒介体育的本质属性,媒介"议程设置"功能的发挥是媒介体育得以产生基础。在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的背景下媒介体育逐步呈现出异化趋势,本研究从传者避"浊",受者自"清"2个方面对媒介体育的未来发展之路进行了讨论和思考,以期为媒介体育良性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与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对选定时间段的《中国体育报》关于传统体育的报道内容进行阅读分析,包括各类消息、评论和深度报道。分析了传统体育信息报道量少且不均、浅层叙事、教育内容大于文化特色等媒介呈现特征,揭示了文本所传递的草根参与性、文化教育性、便利实用性和自在随意性等特征所形成的"刻板印象"。研究认为,传统体育的媒介呈现姿态是其社会传播过程中被动、滞后反应的必然结果,刻板印象的形成绝非偶然;研究揭示了影响我国传统体育媒介话语呈现的三种力量,认为其媒介话语呈现结果不仅受制于以体育主管部门和体育方针政策为代表的政治力量的制约,同时也受到媒体自身市场定位的影响,并且民间话语势力也开始成为一支影响传统体育媒介话语传播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体育媒介的理论溯源及与传统媒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传武  赵歌  王建强 《体育科学》2007,27(1):85-89,96
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详细探讨了体育传媒产生的理论来源,并运用实际案例——奥运的形成机制和交易形式来验证体育媒介存在的合理性。体育传媒与传统媒介是紧密联系的,体育传媒和传统媒介的结合产生了体育报刊、体育电视以及体育网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体育报刊、体育电视、体育网站作为体育媒介的重要延伸和组成部分,增加了体育传媒的传播广度和深度,近几年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肖焕禹 《体育科研》2012,33(1):22-26
在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基于体育文化和媒介体育文化传播发展沿革的梳理,分析当前媒介体育文化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发挥媒介体育文化传播功能,推动体育文化繁荣发展的具体举措:发挥媒介体育传播价值观念构建的功能,构筑科学的体育价值观念体系;发挥媒介监测体育环境与社会整合功能,促进体育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发挥媒介体育传播的教育与文化传承功能,推动体育文化繁荣发展;通过体育媒介传播生产快乐、愉悦身心,还原体育媒介传播的本质功能;发挥媒介体育传播的经济功能,推动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本文将“微”时代媒介传播的视野聚焦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保护中去,挖掘微媒介传播的新趋势,以探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保护的新路径.研究发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保护对微媒介需求度高;微媒介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保护上责任缺失;微媒介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保护上关注视角偏离.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多种微媒介加强联合、传播内容形式多样、传播方式推陈出新、传受双方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以媒介形态理论为基础,对媒介形态变迁下的体育传播特征、受众诉求与文化表达进行研究,认为:媒介形态变迁的推动是社会文化和科技的进步,体育媒介形态变化也带来了受众的多元文化诉求和表达;从口语媒介到数字化媒介主导的文化时代,体育受众群体经历了自由平等传播、阶层分化再到自由平等的自媒体时代传播特征;其特征表现为纸质印刷体育媒介竞争日益激烈,重内涵、讲深度成其立足之本,受众呈现集中化和精英化倾向;电子媒介带来了体育消费的全新时代,在真实反映体育赛事具体镜像的同时也带来了消费时代的拟态狂欢;数字媒介提供了相对自由、平等的舆论平台,为体育狂欢提供了虚拟空间;印刷体育媒介的出现催生了休闲体育文化兴起,受众群体中的阶层差异和性别差异进一步凸显;电子体育媒介推动受众文化朝向视像化和普适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加深了体育的商业化进程;数字体育媒介背景下受众文化转向复杂的媒介文化时代,虚拟狂欢与自由表达成为受众文化的主题,但是受众分化在所难免,是不同体育媒介形态下的受众群体的文化表达。  相似文献   

7.
《体育与科学》2017,(5):88-95
建筑从产生之初就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而存在。在建筑学界,"建筑即媒介"的说法早已出现。作为信息本身,体育建筑主要通过摄影、电视等大众媒体进行传播,形成"拟态环境"下的体育建筑;作为传播中介,体育建筑的内部表皮和外部表皮都被媒介化,成为体育信息的有效载体,构成体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符号,体育建筑在设计之初就成为国家或城市的地标,并被建构为"神话"。体育建筑不仅象征着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它也是权力的产物与象征。  相似文献   

8.
从传播过程的各个要素对体育大众传播中的异化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媒介不仅是在表现体育,更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体育,媒介与商业利益、消费主义的共谋,使得体育文本的内容和意义及其承载的价值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化.对哲学中"异化"这一概念的演化在体育大众传播中的具体体现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为正确认识和解决体育传播的过度异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体育”术语与实践的矛盾及体育概念的争论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不变的术语"体育"经历了由专业术语到生活用语的泛化过程,而发展的体育实践则经历了由学校到社会的拓展过程.不变的"体育"术语与其所指向的变化的体育实践的矛盾是诱发旷日持久的体育概念争论的根源.从体育实践发展变化的视角来看体育实践领域的拓展是推动体育概念内涵不断丰富的根本动因,并使得体育概念演进呈现历史局限性和价值判断性特征.不变的"体育"术语与其所指向的变化的体育实践的矛盾在其概念争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一表现为"真义体育观"和"Sport大体育观"的立论前提不对等,其二表现为二者的研究路经与背景不同.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发展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经济、文化及体育传播全球化为背景,对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发展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应该从国际化视角,拓展我国高校体育文化的视野和内涵,更好地发挥高校体育文化的社会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1.
媒介奇观与商业神话:当代体育文化传播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德山 《体育科学》2007,27(3):22-25
随着当代媒介文化的转型,当代体育文化传播也显示出一些新的特征。当代体育文化传播成为最为重要的媒介事件之一,意识形态的、社会文化的、商业的诸多目的在大众媒介之中紧密地纠缠在一起,当代体育文化塑造与传播着最具当代特征的媒介文化,也显示着最具当代特征的媒介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12.
图腾崇拜是原始社会早期的宗教信仰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中,与体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和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针对体育新闻传播中的各种体育图腾与体育图腾崇拜现象,从社会学和传播学的视角,对体育图腾及其崇拜的起源与发展现状,体育图腾及其崇拜的表现形式与社会影响进行了研究,充分肯定了体育图腾及其崇拜的正面影响,但同时也应看到体育图腾及其崇拜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并针对其负面影响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体育图腾及其崇拜文化在我国乃至世界的传播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为媒介传播健康、积极的体育图腾文化提供业务指导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3.
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改革研究是体育社会组织研究衍生的学界热点,运用文献资料研究对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改革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进而分析研究不足,提出可进一步拓展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改革研究提供助力。研究发现:目前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改革研究多基于实体化、法治化视角集中于协会改革存在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研究已有了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但仍存在理论、视角、实践方面的不足,针对研究不足,提出研究建议,达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对体育“暴力”的文化人类学解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通过对宗教仪式和竞技体育中"暴力"文化的比较研究,从暴力与集体记忆、暴力与社会秩序、暴力与"虐恋"文化3个层次,探讨竞技体育"暴力"文化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价值和理由,以及它所隐喻的社会结构和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这个大众媒介时代,体育暴力夹杂在体育竞赛中成为了大众媒介体育传播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甚至有时成为大众媒介体育传播活动中的刻意之举,危害着现代体育的发展,就这一失范现象普遍化的具体表现和致因提出分析,为体育文化规范与繁荣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具有明显的娱乐功能,因而,体育以其丰富的娱乐性也很快成为了大众媒介娱乐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并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大众的娱乐需求。但大众媒介中体育传播的过度娱乐化也逐渐呈现出了一种低俗化、色情庸俗化等倾向,这种失范化值得我们深思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当代传媒话语权下对女性体育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传媒的声音遍布全球的每个角落,伴随传媒技术的提高,传媒对女性体育文化的影响和控制日趋加强。传媒是文化变动的、延续的载体,体现在女性体育文化领域方面,传媒运用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媒介工具,通过对文化的出版、播出、整合、构建,使女性体育文化不间断地被继承、扬弃、塑造。事以利弊而区之,从广度上来说,当代传媒正推动着女性体育文化为更多的人所认知,而与此同时,当代传媒的发展却给女性体育文化的健康、深度发展造成危机,女性原本薄弱的体育意识得不到强化。受社会父权制的影响,在收视率、点击率等因素的操纵下,媒体中有关女性体育内容的占有时间、占有版面少之又少。在网络传媒等传播体育文化的版面,女性以“足球宝贝”、“球星女友”、“赛车美女”等相对男性处于辅助地位的角色频繁、醒目出场,性感、漂亮、美丽的身体文化俨然成为女性体育文化的象征,女性体育文化正被传媒扭曲、利用和淡化。面对传媒话语的强权控制,本文对女性体育文化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体育比较研究是体育科学研究领域中常见的一种研究方法。目前,在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下,世界各国、各地区体育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不断显现,如何在借鉴他人的同时,坚守和促进本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应成为研究者必须重视的问题。本研究从这一视角出发,采用访谈法、文献法,对我国体育教育比较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调研与分析,从对隐含在研究中的预设观念这一哲学概念的分析出发,研究、论证了目前我国体育教育比较研究时,由于预设观念错误所导致的研究结论的悖谬,以及由此给我国体育教育改革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提醒研究者在进行比较研究时应首先重视反思与检验自身的预设观念。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社会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媒体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承担着传播社会文化的责任,因此在体育文化的传播中,媒介如何来为受众营造一个正态、平衡的拟态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该文通过对全球化背景下媒介体育的全新定位,阐述了媒介体育营造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媒介体育:现代社会体育的拟态图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郭晴  郝勤 《体育科学》2006,26(5):21-24,32
以传播学经典理论为框架,探讨了现代社会体育与媒介结合的产物——媒介体育的内涵、产生背景,并援引符号学和批判学派的观点,对媒介体育的生产及本质进行了梳理与解读。结果认为,媒介体育是体育信息的媒介文化形态,传播工具与媒介技术的进步为体育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必要条件,体育新闻传播的制度化宣告体育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受众对大众媒介的依赖促使了媒介体育的生成;在文化工业时代背景下,媒介借助符号,通过营造话题、制造明星等手段,解构了现实的体育,建构了一个拟态的体育世界。媒介体育表现出真实性与超真实、历史性与去历史性、商业性、跨文化性、情感性及娱乐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