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熊门拳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全面系统地分析熊门拳的保护与传承;并通过将熊门拳与同处荆楚文化背景下的武当武术、岳家拳等进行对比研究来探寻荆楚特色拳种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寻求保护荆楚特色拳种的继承与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运城市民间武术进行深入调查。论述了关公文化与民间武术的契合点,对运城市民间武术的开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了运城市民间武术传承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运城市的文化特点和人文环境提出民间武术传承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敦煌拳是由原甘肃武协主席、著名武术家王得功先生创研。对当代武术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伴随着当前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们引以为豪的中华武术文化却逐渐走向边缘化。本文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来研究敦煌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敦煌权的保护,要以传承为基础,发展为前提,要与时俱进,力求在保护中传承发展,不断进步,更好地发展敦煌拳。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武术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民间武术文化遗产保护遇到的挑战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民间武术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路,旨在为我国民间武术运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以地方拳种"香店拳后山武术馆"在当代社会的武术传播实践为研究对象,运用口述史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创办人吴孔谈开办"后山武馆"的缘起、文化隐喻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后山武馆"的发展脉络经历"文革"期间师父客厅的偷拳、80年代文化寻根、90年代市场经济的成熟和新世纪以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文化、经济背景变迁,由于其坚持免费传承的福利型武馆模式,也注定了在新时期的没落,同时也折射出民间武术传承的时代困境。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历史分析法,主要对江南船拳对高校武术教育发展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重点是从江南船拳对高校武术教育目的、影响、措施几个方面研究阐述。基于众多学者都在研究船拳的起源、传承方式、技能特征,本文研究总结出江南船拳对今后高校武术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在船拳的理念引领下,可以找回学校武术教育的新立场,以此作为我国当前学校武术教育发展问题的切入点,旨在为高校武术教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针对民间传统武术在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认清传统武术的传承特性方知文化保护的迫切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民间传统武术的保护提供了新思路;注重传统武术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以农村为重点,保护资助民间武术传人。  相似文献   

8.
郑颖颖 《精武》2012,(21):77-77,79
温州地方武术的特色就是温州南拳,它正一步步被世人所淡忘。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西方城镇文化、休闲体育、竞技体育给农村生活带来了较大冲击,对在农村群众中开展民间武术文化开发与保护的研究温州南拳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与学术界不够重视,对温州南拳文化价值缺乏科学评估,保护观念滞后,缺少专业人士正面引导和相应保护资金,对温州本土武术文化的生存状况、消失状况认识不清,因此,农村空间是民间传统武术主要扎根的地方,温州南拳逐渐被挤出村民的生活领域,原因是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温州南拳的生存空间正在缩小,许多民间武术文化特性也正在流失。而相关部门在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对民间武术教育,活动开展也不重视,人才的培养体系、民间武术文化教育的缺乏、传承渠道不畅等,导致许多民间武术拳种远离了农村学校教育,对新生代农村学生来说本土民间武术文化越来越陌生。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广州市小学武术开展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小学武术教学重技能轻文化传承;专业武术教师少,教学内容单一,多以长拳(五步拳、初级长拳等)为主,鲜有岭南武术内容;武术教材内容陈旧,缺乏系统性。得出结论:岭南武术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但由于受到师资、教材等因素的制约,岭南武术文化在广州市小学教育中传承前景不容乐观。基于此,文章给出建议,为规范化、系统化培养岭南武术后备人才,使岭南武术文化可持续传承奠定基础,也为广州市小学落实“武术进校园”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在对五枚拳历史渊源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五枚拳的发展策略,即依托当地高校、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成立五枚拳发展研究训练基地和女性拳社,吸引学校、农村、社区更多女性习练五枚拳;将五枚拳改编、创新并作为乡土教材特色体育课程,在大、中、小学推广和普及;结合国家武术竞赛规则,创新五枚拳套路;加强民间武术传承人的保护和扶持,建立传承人保护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以武会友,通过民间传统武术比赛,推动五枚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温州南拳是浙江温州地区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被列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了解温州南拳的历史、发展现状与问题,论述保护与传承温州南拳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探究保护与传承温州南拳的具体措施,为实现温州南拳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重庆大足梅丝拳代表性传承人、习练者、历史事件的参与者进行全面走访调研,探究地方非遗拳种传承与发展的实然困境,提出未来武术非遗现代化传承与发展的应然路径,旨在推进梅丝拳传承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剖析了荆州地方拳种窄门拳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窄门拳传承的路径进行研究。认为窄门拳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着传承模式不够开放,发展缺乏动力,媒体宣传力度不够,套路创编应多样化等诸多问题。建议:编创窄门拳标准化竞赛套路进行赛事交流;政府加大外部支持力度;利用现代科技,做好窄门拳的信息化传承;培养优秀传承人;积极申请非遗,以期为其它拳种保护和发展提供理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近现代以来,在西方体育、全球化、国际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武术开始出现"本土化"缺失的现象。南充市松溪内家拳是中国传统武术在本土地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武术拳种之一。作为地方拳种,在西方体育和竞技武术的影响下,其生存空间逐渐萎缩,传承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本土化"视角下研究南充松溪内家拳有助于地域拳种的传承与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南充市松溪内家拳从传入到本土化发展过程进行系统总结。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武术的"本土化"发展是武术传承和发展的生命力;中国武术的"本土化"发展更能凸显地域和民族特色,培养地域民族认同感;中国传统武术的"本土化"发展更符合传统武术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武术拳技和长短器械的传承与发展。这个时期中原地区的礼仪传统、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逐渐被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所吸收和接受,有着鲜明民族特色的武术拳械文化在各民族之间也有了更加广泛的交流和传播,出现了相扑、角力、拳技、力士舞等活动,单刀、双戟与刀盾产生了口诀精要,形成剑舞与剑文化,出现了大矟、两刃矟以及棍棒器械。这些现象反映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在武术上的密切关系以及武术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西域教门"为线索,研究我国回族武术产生、表征和发展的基本过程。研究证实:回族是通过古丝绸之路输入并经过改造的一个外来民族,信奉伊斯兰教,崇尚《古兰经》,其宗教文化与武术技艺相互融通;回族武术源于明代,与元末以朱元璋为首的农民起义有着密切关系,最具代表性的查拳始创于山东冠县人沙亮,这是目前有据可查的查拳大师;吴钟是另一位杰出的回族武术名师,他是八极拳在沧州地区的第一位传人;民间俗称的"昆仑派"存在有其合理性;在回族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有查拳、华拳、腿拳、洪拳、炮拳、弹腿和摔跤,回族武术最终形成了"把式加跤"的特色。博爱、共享文化思想奠定了教门回族武术的传承机制。  相似文献   

17.
拳种是构成武术大厦的基石,是武术技理与文化的完整承载单元,武术文化传承应以拳种为单位切入。"拳因人兴亦因人亡",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是拳种传承的关键。基于当前拳种传承"僵死"与"活态"的背离、拳理提升的滞后及传承人的老弱与后继乏人的严酷现实,研究着意从武术普及与推广、拳种传人及拳种生存"场域"三方面展开。研究认为:武术普及与推广必须强调拳种意识;拳种传人培养应从民间师承、专门武术机构及普通学校三方面铺开;应关注于拳种生存之"惯习"、"地域"与"时域"三域的维护与调适。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间武术的传承特征、当代价值与发展方略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民间武术是中国武术文化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民间武术的传承特征表现为脆弱性、师承性、长期性和非标准性。在现代社会,民间武术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其文化与教育价值需要得到认识与提升。发展传统武术的重点是保护武术传人、发展武术教育、重视农村武术、进行数字化传承,并使其在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世界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访谈等方法,对洛阳地区民间武术特有拳种及流行拳种区域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究洛阳地区民间武术区域分布特点及影响区域分布与发展的相关因素,为洛阳地区民间武术拳种的发展状况提供数据积累,为民间武术的挖掘、整理、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大多数地方高校的武术教育普遍存在着教学资源缺乏、课程体系陈旧、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现象,其教学现状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着目标与现实的矛盾。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对天津体育学院武术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由民间武术的传承发展入手,对天津体育学院武术人才培养与天津民间武术资源整合利用进行探索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