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中国民间武术的传承特征、当代价值与发展方略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民间武术是中国武术文化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民间武术的传承特征表现为脆弱性、师承性、长期性和非标准性。在现代社会,民间武术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其文化与教育价值需要得到认识与提升。发展传统武术的重点是保护武术传人、发展武术教育、重视农村武术、进行数字化传承,并使其在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世界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推理法对武术教育文化传承进行研究与探讨,在阐释武术教育文化传承的内涵及价值的基础上,透过文化视角去研究武术教育发展。重构了武术文化层次,解构了武术教育文化传承的思想基础,认为文化是决定武术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武术教育文化传承可以修正武术异化,使武术在传播过程中得到不断增殖与增值。  相似文献   

3.
以广西玉林州佩民间武术的历史文化为背景,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州佩武术进行梳理,并对其民间武术的发展与传承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继承、发展和弘扬这一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充分利用和开发州佩传统武术资源优势,扩大这一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发展途径,并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针对民间传统武术在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认清传统武术的传承特性方知文化保护的迫切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民间传统武术的保护提供了新思路;注重传统武术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以农村为重点,保护资助民间武术传人。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科学》2019,(5):76-83
为梳理齐鲁民间武术文化记忆、断裂的历史逻辑与现象逻辑,以齐鲁地域村寨变迁、异地安置两类特有的文化事相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历史钩沉、文化叙事和纵向研究的方法,对不同时期村寨变迁与异地安置中齐鲁民间武术文化记忆、断裂事相进行梳理,提出现代语境下齐鲁民间武术文化救赎的具体措施,旨在形成对齐鲁民间武术文化的整理与保护。研究认为,村寨变迁中的齐鲁民间武术实现了自发、自觉到现代变异的演变程式;齐鲁地域主要发生了五次大规模的异地安置运动,民间武术传承空间的异地转换,加速了自我消亡与文化断裂;齐鲁民间武术文化救赎需要从重构现代文化语境和立体记忆,做好民间武术口述档案、传承人档案和实体档案遗产的搜集与整理;组织民间武术盛会,重塑文化自信,发展民间武术表演业,形成与乡村旅游业的联动开发几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6.
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客家武术又是客家文化的一朵奇葩.阐述了客家文化对客家民间武术的产生、传播、发展的影响,为闽西客家地区民间武术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多数地方高校的武术教育普遍存在着教学资源缺乏、课程体系陈旧、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现象,其教学现状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着目标与现实的矛盾。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对天津体育学院武术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由民间武术的传承发展入手,对天津体育学院武术人才培养与天津民间武术资源整合利用进行探索和...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变迁与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如何传承武术文化是个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2000年以来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中有关武术文化传承方面的论文进行梳理,以武术文化传承与社会变迁、武术文化传承保护、武术教育传承等研究视角为框架,就社会变迁的影响与武术文化的主动适应、"非遗"保护机制与策略、传承人与传承内容、师徒制与师生关系的比较、教育传承机制与路径选择等主题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基于此,从理论与现实需求的层面对武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武术文化与异质文化融合发展、武术文化与时代需求契合、武术文化传承体系构建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村落、村落文化、村落武术的概念进行界定,探讨村落武术的特征和价值、村落武术的传承以及传承断裂的原因,提出村落武术的保护与传承的对策,即对全国的村落进行武术挖掘;政府加强对民间拳师的管理;开展武术活动,建立农村自发性的武术协会;充分发挥地方武术馆校的作用;对当地的村落武术进行科学的改造,有选择性地进行传承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武术传承的文化空间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文中所指的武术是指“民间传统武术”,“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概念。“武术传承的文化空间”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少林功夫等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武术项目;二是民间传统武术的师徒传承制度与“身传心授”方式等体制。保护武术文化空间的关键是整体传承武术与保护武术传承人。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武术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民间武术文化遗产保护遇到的挑战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民间武术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路,旨在为我国民间武术运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武术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列。武术的发展,不仅需要保护,而且需要传承;不仅需要理论,而且需要实践。武术的发展仅停留于"理论"保护却不能付诸于实践传承。武术的被"分解"使武术传承陷入了尴尬境地。武术拳种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播与发扬具有重要意义。武术的发展需要遵循:理论研究与技术实践相结合,拳种模式与其他拳种相结合,静态保护与动态保护相结合,民间力量与学校力量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体育师友》2019,(2):8-10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新时代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少年儿童教育和我国的文化发展有了新的要求。新时代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应遵循少儿身心发展规律,实行安全第一、全面育人、文化传承、长远发展等教学训练原则。在少儿武术教学训练过程中,应注重武术基本功,强调武术动作规格;注重武德教育,提倡文化传承;教学与训练相融,游戏与体能贯穿;并要求身心健康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少林武术传承理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少林武术自诞生起就与佛教禅宗、政治紧密地融合在一起。随着社会的发展,少林武术是在战争的实践及广泛吸取民间武术的基础上逐步丰富和完善起来的。少林武术以独特的开放性和融摄性广纳百家之长,不断地与中外武技进行交流,逐步形成了目前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民间武术在我国的发展不尽如人意,很多拳种也渐渐消失,甚至随着民间拳师年龄的逐渐增长,后继无人成为民间武术发展中很大的困扰,本文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左家拳的起源、发展、内容以及传承现状等进行调查,发现左家拳已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习者甚众,但左家拳的传承和发展的意识不够,体系也尚未建立。本文旨在为未来民间武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也让左家拳今后有更好的保护与发展,并可以在非遗保护下更加源远流长,弘扬世界。  相似文献   

16.
民间武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开发民间武术文化的价值意义重大。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民间武术的开发价值进行了分析,并着重提出了民间武术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武术服饰是发展与传播武术的首要元素之一,是展现武术哲学和民族文化理念的重要载体。习武者在健身、训练、比赛中穿着特定的武术服饰,融合着武术自身的运动之美,充分展现武术的魅力。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等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武术服饰所蕴含的文化,探讨武术服饰对武术运动传播的影响。从而为更好地推动武术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结果显示,武术服饰对武术传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科技时代创意产业为背景,以武术文化现代化转型为视角,分析了传统武术文化如何更好地在科技时代传承与传播这一问题。针对传统的武术传承与传播模式所存在的产量小、周期长等问题,对高科技武术游戏的武术文化传承、传播价值进行了分析,提出高科技武术游戏是科技时代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托,对于武术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民间武术是中国武术文化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现如今,民间武术的生存环境正日益受到威胁,民间传统武术的传承是重中之重。因此,民间传统武术的传承要寻求新的传承机制,使民间传统武术逐步走上赛场,给练习者提供科学的训练,加大宣传力度,使民间传统武术的发展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20.
李晓博 《灌篮》2021,(2):58-58
中国自古以来在武术方面就有着独特的魅力。文章通过对明清时期武术发展的状况进行深入研究,认为明清时期的武术发展在技术与理论上都有较为完整的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军事武术的实战技法的实用性和民间武术中拳种门派百花齐放、武术著作相继问世。通过借鉴明清时期武术的繁荣发展,探索其对当今武术发展在组织形式、文化传承等方面有何启示,从而加大我国的武术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