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锻炼态度量表》对高校体育课中引用拓展理念进行训练是否能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校体育课中,合理运用现有的资源与环境,采用专门设计的训练项目,让学生经历心理挑战锻炼的拓展训练能全面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把拓展训练融入大学体育课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拓展训练与体育课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均有重要作用。2)拓展训练有其自身的优势,但是传统体育课程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两者只有很好的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预见:用拓展训练的教学模式,补充和延伸体育教育的内容和功能,必将受到重视,那样可以更好地挖掘体育项目在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的潜在价值。建议高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开设部分拓展训练课程,并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本校教学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中运用拓展训练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采用实验、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运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和社会适应自评问卷,分析高校体育课中引入拓展理念对大学生进行训练,从而改善其心理素质的可行性。结果发现:实验前后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抑郁、焦虑4个因子上呈现显著性差异。表明:在高校体育课中,合理运用现有资源与环境,采用专门设计的训练项目,让大学生经历心理挑战的拓展训练,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拓展游戏"进入高校体育课堂的意义及可行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玉霞 《体育学刊》2008,15(5):64-66
从"拓展游戏"能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增强体育课的实用性、趣味性,拓宽体育课的功能方面阐述了"拓展游戏"融入高校体育课堂的意义,并从拓展游戏进入高校体育课堂符合高校课程改革的需要,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有助于拓展训练进入高校体育课程体系.高校教师能胜任"拓展游戏"教学等角度,分析了"拓展训练"进入高校体育课堂的可行性.并为推广在高校开展"拓展游戏"提出了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试验法等,对拓展训练课程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课中的实践进行研究。实践结果表明:在高校体育课中,合理运用课程资源与环境,通过认知活动、学习情感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等,有利于充分发掘学生的自身潜能,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全面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兴趣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实验、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应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和身体自我描述问卷作为评价工具,对某高校不同专业的261名大学生进行为期16周的实验教学.探讨高校公共体育课引入拓展训练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以及这种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身体自我发展的影响,为高等体育教育的课程改革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发现:合理运用现有资源与环境,采用专门设计的训练项目,把拓展训练的核心理念应用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身体自我的认识、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改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7.
试论体育课对大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钱杰 《体育科学》2000,20(5):22-24
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教学实验、分析比较等方法,研究体育课对大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影响效果。主要结果和结论:在体育课中实施体育文化教育和心理素质训练方法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建议:在高校体育课中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训练和培育。  相似文献   

8.
在体育课准备活动中开展生动有趣的健美操,易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养成终身体育习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结果显示:健美操融入体育课准备活动对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学习态度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拓展训练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引入中国,最先是被众多企事业单位所接受。基于拓展训练与高校学生体育课程安排相结合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拓展训练,势必会对高校学生的身心带来好处,使大学生心理得到磨炼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拓展训练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发展,与传统体育教育相比有自己特点和作用。文中浅谈了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选修课教学中的意义、学生的欢迎程度和大学生在高校体育课中如何开展拓展训练进行简要的分析。高校体育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体育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体育课程中拓展训练的内容已经达到举足轻重的位置,对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素质拓展训练与高校体育教学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符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把拓展训练引进到高职院校体育课中,符合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方向,既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又达到了拓展训练的目的,是实施素质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及弊端,提出了要全面渗透素质教育于高校武术教学之中的观点。这对高校武术教学的改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高校其它体育专项的教学和其它学段体育教学的改革也有较为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我国女大学生开展防身教育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女大学生防身能力普遍较差,在高校有开展女大学生防身教育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高校具备开展女大学生防身课程条件,开展防身教育具备可行性;防身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防身策略、防身技能及防身心理等因素,高校开展女大学生防身教育应因地制宜,开展多样化教育方式,以最大限度搞好女大学生防身教育。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考核要围绕培养目标制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师生座谈、调查、访问方法,对目前多数高校体育的考核采用竞技体育的内容、标准由任课教师自行组织考核、打分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这种传统的考核内容、标准、方法,是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在校学习、锻炼的成效,也不能全面反映高校体育教育培养的目标。科学合理的体育考核内容、标准和方法,应该围绕高校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制定。  相似文献   

14.
体育舞蹈是集娱乐、休闲、社交、健身、艺术于一体,具有丰富知识,培养礼仪、气质、鉴赏等功能。高校尤其是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根据身心的要求出发,根据现有条件,开展此运动项目是有一定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国家创新体系建立以来,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了研究。就以往学者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分析近几年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指出当前培养模式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的趋势,以期为我国高等体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化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体育教育价值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文献资料、社会调研、分析比较等方法,以国内外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分析为背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阐述了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纵观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的过程可以发现一些有代表性的、在我国高校体育发展史中有过重要影响的思想,现代高校体育教育要以健康为目标,突出个性化,培养创新意识,同时要努力开发高校体育教育的连带功能.只有这样,高校体育教育的功能才能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徐启龙 《精武》2012,(8):77-78
舞龙运动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近年来,舞龙运动有了较好的发展,本文分别从顺应全民健身计划的需要,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经济,培养体育工作者,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等方面对高校开展舞龙运动课程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舞龙运动的高校开展前景给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体育课程改革理念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体育课程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改革理念将对高校公共体育课发展产生的影响,高校公共体育课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学生主体性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组织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代刚  骆积强 《福建体育科技》2007,26(3):41-43,46
运用回顾性综述研究方法,对国内关于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问题进行探讨,发现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状调查”与“指导思想”两个方面探讨此问题,并没有从组织理论的高度上对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组织内部管理进行深入探究。因此,本文从跨学科的角度,运用组织理论的学科知识探究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组织创新问题,并提出理论假设,希望能够为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与发展提供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浙江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全国常模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说明现代大学生在各方面的压力已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男生相对好于女生,并就如何采取相应的对策,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做咨询和调适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