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正>一、整合训练的主要缘由与分析(一)学生与体育专业运动员的培养路径区别较大学生和专业运动员培养有较大的区别[1],从运动选材来看,专业运动员从小就开始训练,且需要进行较为专业的生理、心理等指标的测试,而学生主要基于学生主观需求和带训教师的客观经验;从培养目标来看,专业运动员突出专项竞技水平,而学生突出文化和体育综合发展;从培养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统计分析法,对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419名大学生运动员的运动心理技能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试图揭示大学生运动员在运动心理技能上的现状,为大学生运动员的培养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项目设置是否满足学生兴趣需求、选课影响因素、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运动队训练形式和项目设置、体育课程评价方式等方面对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模式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学院的体育教学模式是可行的。通过对策研究为学院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进一步实施和优化此模式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更好地促进学院体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逐步建立起来的体育职业教育机构对于加强运动员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解决运动员"就业难"问题,探讨"体教结合"途径,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我国体育职业教育实际和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阐明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在体育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了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定位。  相似文献   

5.
黄迪 《中华武术》2022,(1):36-38
短跑是田径项目的一种,近几年我国短跑项目发展迅猛,持续培养短跑后备人才是保持该项目长盛不衰的根本。短跑运动后备人才培养是中国体育学界长期以来关注的问题,关系到中国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及其可持续发展,影响体育强国的建设。体教融合的提出为短跑运动员人才培养走向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世界体育多极化发展特征进行分析,指出了中国体育在国际竞争中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体育要保持国际竞争优势,必须明确指导思想,从提升体育发展政策的整合性与融合性、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管理与培养体系、合理布局运动项目、研发"高精尖"体育赛事用品、壮大职业体育赛事活动、调动社会力量发展体育积极性、激发全民体育运动参与意识等方面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国14所体育院校均设体育艺术专业,体育艺术系(学院)相继成立,但是体育艺术跟其他的专业相比较,仍是新生事物,需要不断地建设与完善.本文探讨了体育艺术表演人才培养的现状,并以哈尔滨体育学院为例,着重分析了从课程内容、师资队伍、教学评价、网络平台建设、特色发展等体育艺术表演人才培养的发展路径,以期实现培养与职业要求符合,受社会认同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体育艺术表演人才.同时,为体育院校(系)其他专业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前言发展竞技体育,加速培养竞技运动人才,是我国到本世纪末成为体育强国的战略重点,这已是无可非议的了。本文研究目的是如何加速改革并实施合理、可行的竞技运动人才培养体制及如何看待培养竞技运动人才的价值,即奉献者(运动员、教练员、科研人员等)应得的等价报酬,这是加快改革步伐重要问题之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正确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才能在竞技运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改革方案得以实现。分析与讨论一、竞技运动人才的培养与实施措施 (一)国内外竞技运动人才培养体制当今,世界体育强国都非常重视竞技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因为它是竞技体育高度发展,使体育强国保持长久不衰的战  相似文献   

9.
着重探讨英国"举国体制"的战略特征及其对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启示。研究发现,英国举国体制具有体育资金多元化,体育资金流向透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科学、系统,机遇平等等特征。为此,发展中国竞技体育可借鉴其优点,扩宽体育资金来源渠道,细化每一项资金的用途,大力投资获奖多的项目,同时也扶植劣势项目,在保障优势项目冲击奖牌的前提下,也为劣势项目争取资金,有足够的经费租赁场地、购买器材,得到专业指导,从而提升其实力。还可以借鉴英国金字塔型人才培养结构,将学校培养和社会培养、全民体育锻炼和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结合到一起,避免学训矛盾和过早专项化问题;提高女性运动员的参与、决策地位和体育资源,并为残障运动员提供充足的经费、信息、人力和物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
包敦峰 《体育世界》2013,(11):40-42
对阳光体育“无线电测向”运动在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推广实践进行总结、研究。分析该项目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价值,提出“以生为本,健康第一,职业导向,素质为先”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状,以工学结合的教育培养模式为指引,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建设一个校内外一体化,具有职业特征的高职体育社团,使体育社团活动能够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实训、实习岗位工作有机结合,积极发挥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社会实践功能,力求把它建设成为高职大学生新的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12.
在对"业群式岗位体育"概念和类型的阐述基础上,说明其对职业技术院校发展的重要性,文章又从业群类教学设计入手,探讨专业结合的方法,从职业技术院校宏观层面,探讨"业群式岗位体育"的发展新思路,为职业技术院校体育面向职业岗位进行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体育竞赛是发展校园体育文化的关键因素,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近年来社会各界和教育处对职业技术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同时,对职业学校在文化教育内涵等方面也更加关注,以促使中职学校的学生建立起更浓厚的体育文化,实现中职学校学生体育竞赛和校园体育文化内涵的有效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推进中职学校学生教育的稳步发展。该文对中职学校学生体育竞赛与校园体育文化内涵的建设进行探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职业技术院校面向未来职业岗位进行体育教育已经形成共识。然而,面对千差万别的职业劳动岗位,如何指导并科学实现职业技术院校体育针对性的教育,是摆在职业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文章依据我国职业教育指向性政策要求、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从运动训练学视野,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观察法等,对当前职业岗位劳动时的运动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归类组合出相似的“职业岗位群”,从而对当前职业技术院校所设置的专业(准职业),进行对应类属划分,按照“专业群”形式,初步构建出“业群式”岗位体育模式,化繁为简,为职业技术院校体育教育与专业的有效结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高等体育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高职教学的内容在满足学生需求、服务社会的需要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简单、盲目、被动的趋向。对高等体育职业教育发展方向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可以促进体育高职学生需求、社会就业需要与体育高职教育改革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最终达到使高等体育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目的。  相似文献   

16.
张兵 《体育科学》2020,(1):16-25
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职业体育有所担当、有所作为,更需要其高质量发展。结合体育强国建设进程,对近30年我国职业体育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回顾,揭示其当前发展困境,把握其运行逻辑和发展路向,提出实践策略。研究认为,内嵌于体育强国建设进程,我国职业体育发展存在“单军突进”倾向,面临发展不充分和较为突出的供需矛盾,需要借助以内涵建设为核心的职业体育高质量发展予以化解。我国职业体育的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竞赛产品、行业结构、赛事布局的高质量以及发展路径的节约化上。实现策略方面,宜结合新时代要求,从转变发展定位、把握重点环节、理顺多方关系、推进体制创新等环节入手,在明确中国特色职业体育发展导向的基础上,强化我国职业体育竞争力、支撑力、持续力的提升,以促进其高质量发展目标的达成,实现推动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体育,在学生职业体育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日渐凸显。在高职学生"社会人"和"职业人"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提出"分道"教学思想,并通过"1+X+6"的新型体育课程规划框架加以实施。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字化创新和全球化发展成为职业体育发展的主流形态背景下,研究数字化、全球化时代职业体育的坚守、创新与发展策略。基于职业体育全球化发展中的数字化创新趋势,从多角度揭示网络数字技术加速职业体育全球化的态势,并界定数字时代体育全球化的指标与程度。分析数字化背景下职业体育全球化的推动因素,以及中国职业体育数字化、全球化的表现和新机遇、新挑战。提出:应进一步向市场主体放权,适应数字时代的快速创新要求;接纳与数字时代相匹配的运作模式和产业形态;整合全球资源提高中国职业体育水平;培养适应数字化、全球化时代的人才;探索解决数字时代职业体育新的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大发展,强化其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归纳演绎法得出,体育职业实际岗位工作及个人发展的要求,需要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逐步建构与体育职业实际工作密切互动的招录方式、专业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及职业资格衔接等,培养"来之能用,用之能胜"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下,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首先要明白工匠精神是从业者体现出的职业精神,它是从业者道德修养、思想品质、行为能力的体现,是从业者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其次要明白体育课程对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体育教育工作者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立足于新时代,把握其基本内涵,充分利用体育课程的实践性,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始终坚持渗透工匠精神的教育教学,广大中职体育工作者仍需探索新的理念和教育方法,更好地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