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用献资料和访问调查法,对国内外青少年体育训练和竞赛体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认为针对扩大我国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活动规模以及提高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质量问题,一直进行着以青少年运动队组织设置为重点的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制度改革,尝试过多种组织形式。每一种组织形式都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新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导、以“横向联系”为结构关系.使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交流、使用的服务体系完全社会化的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2.
笔者对海峡两岸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的管理体制、主要组织形式 ,以及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的基本特征与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认为 :由于历史的原因 ,两岸形成了独自的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体系与特点 ,各有其长处和不足 ;通过比较研究 ,充分发挥两岸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的各自优势与成功经验 ,加强两岸学校体育交流与合作 ,以促进两岸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关于业余体育训练持续发展的几点思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 ,有着教育人、鼓舞人、塑造人的功能 ,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业余训练的功能就在于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青少年 ,满足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 ,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由此 ,重视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是体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而如何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 ,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 ,重视业余体育训练工作的持续发展 ,是本文所要探讨的。1 提高业余体育训练工作的认识业余体育训练是指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和利用业余时间对青少年进行系统的、有组织、有目的的体育基础和专项运动技术及竞赛等活动。它是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和结合部 ,直接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和群众体育的广泛普及 ,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两个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一个手段。业余体育训练要树立围绕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出高水平的人才、出世界级的运动员这个根本目标。从业余体育训练起步时就应当强调打好基础 ,练好基本功 ,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应当根据少年儿童特点 ,按其成才规律进行系统训练 ,不能拔苗助长。业余体育训练从一开始应该注...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研究了体教融合视野下青少年体育训练路径,分析了青少年体育训练现状,阐述了青少年体育训练的难点。旨在通过研究,从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两个方面推动青少年热爱体育训练,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真正意义上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5.
王斌  吴保占  李霞 《体育世界》2012,(12):23-25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四川省青少年体育训练体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四川省青少年体育训练的实际,以改革与创新的视野,提出了四川省青少年体育训练体制改革的构想:一是均衡各运动项群人数分布;二是提高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实力;三是拓宽职业体育俱乐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途径: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信息查询法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竞技体育训练体制创新与对策进行分析论证.研究表明:辽宁体育原有的资源优势、制度性优势逐渐变异,面临市场化与国内体育后起强省的双重冲击.辽宁竞技体育业余训练规模扩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辽宁竞技体育管理要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有偿训练、有偿输送的制度;充分发挥竞赛杠杆作用,发挥优势,强化县区业余训练工作,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总结了我国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体制的形成特点,根据对其发展趋势的判断,以及对现存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构建社会主导,以"横向联系"为结构关系的青少年儿童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模式的设想建议.  相似文献   

8.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重要工作。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水平,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体育人才,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体育道德品质、知识、指导训练、心理能力等方面,阐述一般课余体育训练教练员所应具备的素质,分析和探讨1名合格的课余体育训练教练员所应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社会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有关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对二年来我省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社会化的实施与进展的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与分析,结论认为:①社会化将是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体系完善的重要途径。②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社会化不能一蹴而就,应有一个逐渐推向社会的过程。③学校要善于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相互支持,优势互惠。④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在社会的参与下,应结合社会对未来多元型人才的要求,为培养出高素质体育后备人才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自然环境对体育训练与竞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威  魏国力 《辽宁体育科技》2005,27(1):35-35,37
从对竞技体育活动中最重要的两个内容——体育训练与竞赛的探讨入手,分析了自然环境对竞技体育训练的影响,以及环境的改革对竞赛制约的因素,结果说明体育训练成绩的提高与否,同正确认识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而要想在竞赛中发挥出训练水平,取得好成绩,则必须处理好异地环境变化对运动员生理与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现行上海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模式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弊端,当今社会体育发展要求尽快建立起新的管理模式:建立政府体育行政机构宏观管理下体育社会团体;建立区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建立市级“运动项目组织”协会;改善上海指导员组成的结构;建立上海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备案;完善上海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制度;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理论,对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吸收社会资金,加快自身人才培养,走社会化的道路来实现。本为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珠江三角洲体育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臧连明 《体育学刊》2006,13(2):54-57
经过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摸索和发展,珠江三角洲的体育产业已见雏形,竞赛表演、健身娱乐、体育彩票、体育用品销售等四大体育市场已基本形成。珠江三角洲体育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理论研究滞后、总体规模不大、市场化程度不高、管理人才匮乏。新形势下珠江三角洲体育产业的发展,应重视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健身娱乐与竞技体育市场优先发展,扩大体育产业的总体规模;积极承办体育赛事,激活体育竞赛市场;培训和培养相结合,加强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体育赛会越办越多,但暴露出各种异化问题。通过对我国举办体育赛会中出现的异化现象进行分析,指出当今体育赛会的功能异化表现为:过度政治化,部门利益挟持和发展定位不准。对于异化的克服应从重"赛事"回归至重"竞赛",并注重对体育自身发展的影响。具体措施为:改革竞赛体制,改革职业俱乐部管理体制,建立小学—中学—大学体育联赛制和完善体育赛会的法律规制,精简体育赛会的数量和规模,提高体育赛会质量,促进体育赛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对中、日、韩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体系中的培养途径、培养目标、教练员队伍建设、训练和教学理念、竞赛体系等诸多因素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深入认识中、日、韩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体系的异同,分析各自的优点与不足,提出了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应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培养体系,以推动我国青少年足球工作的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一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环境相适应的竞技体育的组织体制、竞赛体制和人才体制社会化的竞技体育模式,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多元化模式.  相似文献   

17.
李建国 《体育科研》2010,31(4):3-4,67
《全民健身条例》背景下,城市体育服务体系应主动进行变革,回应《全民健身条例》提出的要求。城市体育服务应以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主,在目标上采用均等化发展思路,在体制上采用专业化管理模式,在机制上采用社会化参与形式,在方法上采用科技化服务手段,进一步提高城市体育服务的效率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系统分析法等,对吉林省7所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吉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受到缺乏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业务水平及专业化程度偏低、场地设施和训练经费严重不足、参赛机会少、管理不规范等的制约。认为:运动员选拔,应改革现有机制、突显精英选拔;运动队管理,应充分发挥大学生体协的作用、强化管理,完善运动队内部管理体制,并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教练员任免、选拔方面,应实现选拔途径多样化,外聘与培养相结合,近期与长期相结合;训练经费要多元化、制度化,竞赛机制必须与国家竞技体育接轨。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亟须立法保障,在总结与分析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立法建设问题的基础上,从经费管理、学训矛盾、竞赛体制、管理权限以及对运动员赔偿保障等几个方面探讨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立法建设的构想。应尽快制定《学校体育促进法》来规范高校竞技体育事业,使其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体育与教育等领域跨界融合的加深,以三级训练网和体教结合为主的运动员选材和培养模式暴露出了选材范围窄、偏向培养、重体轻育和文凭缩水等问题。相关问题不仅制约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激化了体育与教育系统内外部的矛盾。以深化体教融合为契机,能够以转型为依托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以趋势为引导搭建多元化运动员培养通道,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强化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我国运动员选材和培养工作要以深化体教融合为契机,深入推进工作机制融合,巩固体教融合发展基础;强化教育系统主体作用,促进人才供需有效对接;因地制宜开展先行探索,盘活现有体育后备资源;建立衔接有序竞赛体系,推动人才合理高效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