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武术在世界体育中的地位透视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从体育社会学和体育人类学的角度,分析了武术的价值特征,提出将武术推向世界的策略。认为:(1)武术多元之价值是确立武术在世界体育中地位的基石;(2)创建武术理论体系是提高武术在世界体育中地位的前提;(3)竞技武术的逐步完善,为走向国际体坛提供了竞赛模式;(4)积极推广、广泛交流,加快武术走向世界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为理顺武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确立与“大武术观”相适应的广义武术概念,首先剖析了狭义的“体育武术”概念存在的问题,在回顾武术的体育化进程的基础上,剖析了“坚持武术属于体育范畴”的几个典型观点分别存在的问题,指出并不是所有的武术内容都属于体育,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或是将来,体育都不能涵盖整个武术。基于以上讨论,遵循形式逻辑界定概念的原则,提出广义武术的概念:武术是源于中国的围绕技击而拓展的徒手或持械的人体运动文化。  相似文献   

3.
体育全球化中中华武术的生存危机和发展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对"全球化"与"文化帝国主义"的探讨入手,就"体育全球化"进行分析,由此引出了"体育的文化帝国主义"的命题,并在此命题下阐述了被同质化的"武术体育"的出现,以及"武术体育"形成的原因和"武术体育"的当代生存形态.通过分析认为:(1)"体育全球化"可说是文化帝国主义向体育文化领域渗透的掩体.(2)在"体育文化帝国主义"挟制下的中华武术,已经被同质化为"武术体育".(3)"武术体育"的当代生存形态主要表现为"折衷主义"路线双轨制的消亡和各拳种技术体系逻辑统一体的解体.(4)武术文化身份的重新确立是武术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抉择,武术各拳种的继承与发展是武术多元进化的必经之路.大力发展武术文化产业是增强中华武术信息流,抑制西方体育对中国身体运动文化控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体育作为发展人的自然属性的一种身体活动,而武术意为手执武器搏杀格斗的方法或技巧,两者具有的相似点为其转化提供了先决条件.当武术的军事价值日渐没落,武术在西方体育的强势入侵和自身生存的困境下,开始了自身的体育化转型,其间经历了平行发展期、借鉴融合期、加速融合期三个阶段.研究认为:武术的体育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武术的体育化转型为武术生存提供了契机;武术的体育化加速了武术的传播广度和力度;武术的体育化同时加速了传统武术的没落.中国武术的发展应反对自我中心主义、民族极端主义以及"去竞技化"的苗头,同时力促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协调共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的研究,提出了武术发展的策略,丰富了武术国际化发展的理论,促进了中华武术与世界体育的融合。对提高中华武术在世界体育中的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武术是一个动态演化的概念,目前,武术"临近的属概念是体育"的观点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质疑.武术包括军事武术、传统武术和武术运动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军事武术和体育是相异的关系,传统武术和体育是交叉的关系,武术运动和体育是包含的关系.整体而言,武术和体育是交叉而非相属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竞技武术国际化发展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体育社会学、体育史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创新学、市场营销学、运动训练学、武术理论基础及奥林匹克运动等有关原理,对竞技武术国际化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剖析。竞技武术的改革与创新发展必须树立全球意识;在发展观念、武术科学理论、竞技技术、武术教学训练方法及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构建超越竞技武术的新型发展体系,促进竞技武术的国际化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8.
":大武术观"和"武术标准化"的提出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国武术提供了一个多维度和多视角的窗口。文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方法对当代武术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文化的武术与体育的武术;武术国际化与本土化这三大问题予以客观的思辨。认为: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是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要注重两者的共同发展;武术属于体育,却又高于体育,在发展过程中既要注重武术的体育属性,更要强调武术的文化属性;武术的国际化是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武术的本土化则是武术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武术教学在一定范围内面临着教学同质化、教学内容单一化的问题,这导致青少年学习武术的积极性不高,难以发挥武术教学的应有作用。基于此,文章对体育游戏在青少年武术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了体育游戏在青少年武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而分析了青少年武术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体育游戏在青少年武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提高青少年武术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武术在其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了技击属性、文化属性和体育属性,具体表现为技击属性的淡化与文化属性和体育属性对技击属性的制约,使得武术从野蛮、血腥的搏杀格斗技术嬗变为一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形态。武术的技击属性、文化属性和体育属性是对立统一的。技击属性是武术的本质属性,同时它也是武术发展的内核。只有在突出武术技击属性的基础上,才能使武术的多元属性得以表达。而要突出武术的技击属性,与彰显武术的多元属性,保留整体性的武术的特色,则须以拳种方式传习武术。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及自身多年的武术教学经验,探索武术教学对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实践能力培养的影响.高职院校武术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生从事体育运动和身体锻炼的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体育娱乐和体育观赏的能力.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利于"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的贯彻和落实,而且有利于武术教学在高职院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殿堂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承担着传承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任,而教育是武术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途经。文章对中学体育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析其发展策略,旨在为中学武术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武术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武术寓技击于体育之中,具有明显的体育特性;在武术教学中要注意突出武术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使之既表现出体育的特性,又表现出其固有的民族文化特征;武术作为华夏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载体是中华民族的体育之魂,在武术教学中要时刻注意突出武术自身的六个特点。  相似文献   

14.
高校武术课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但近年来武术课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主要问题在于高校采取的授课方式、内容,师资力量以及武术课的分类单一;武术课中传统文化的缺失的原因有:学生兴趣缺失、重"竞技"轻"文化"、重"大纲"轻"素质"和新兴体育项目的冲击等。提出的策略有:明确武术课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加强师生交流和互动,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技能传习与文化传承并存,变被动为主动,在武术课中引进外来文化。  相似文献   

15.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高校体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西方竞技体育项目引入高校体育课程以及武术教学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导致学生对武术课程的兴趣逐渐消减,甚至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文章以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分析认为,武术教学过程的实质是一个武术知识、技能的人际传播过程。文章通过对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受众、传播内容、传播符号、传播反馈等因素的分析研究,对武术教学过程中以上因素进行改进和优化,旨在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为弘扬武学精神、促进武术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思想。通过文献法和调查法,对武术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存在诸如师资力量不强、设施落后、教学内容匮乏和教学方法落后等多方面的问题,只有进行积极的改革才能让高校武术教学符合时代要求,才能充分发挥武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问卷调查和实验对比的基础上,构建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为主线的武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使武术课堂教学和武术课外锻炼有机联系在一起。实验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武术技能、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校武术长拳类教学方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长拳运动是高校体育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武术长拳类教学方法与基本技法教学要点进行了阐述,以达到提高普通高校体育课武术长拳类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体育课堂延伸活动和良好的体育环境为两翼的新的体育教学体系。文章把这一教学模式应用在高校武术选项课中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中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武术技术技能、武术理论的掌握以及对大学生"健康第一"、"终生体育"思想的形成都具有常规武术教学不可比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图与语言、文字一样都是人们表达思想的载体,有时图在特定的情况下是不能省略和替代的,当语言或文字难以表达内容时采用视图、效果图便可一目了然。随着现代教育技术中对图形图像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教学也加大了图形图像在教科书中的运用。文章就武术类教科书中的插图如何正确地应用“三视图”,提出一些较为实际的看法,旨在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武术类教科书图示的质量,以便于教学与训练,以及读者阅读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