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开幕式作为奥运会正式开始前的一项神圣仪式,是主办国传播自身文化和历史的重要途径,是东道主弘扬价值观念和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平台,因此开幕式可以看作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载体。文章依托符号学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等方法,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电视直播作为分析文本,对开幕式中出现的视觉符号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出现的视觉符号中隐含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和价值观念。以二十四节气文化为依托的倒计时,将我国地域文化、春节文化、民间传说文化、冰雪运动文化以及奥林匹克文化蕴含其中,展现了我国与自然和世界和谐相处的理念,各地域风土人情与冰雪元素的融合体现了我国人民对冰雪运动的热爱以及中华文化与冰雪运动文化融洽无间,有助于让我们构建起将中华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以及世界相关联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现代奥运会开幕式既是全球媒介事件的代表,也是举办国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平台。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媒介事件视角出发,基于仪式性媒介事件的建构机制,搭建仪式性媒介事件与国家形象生态系统的关系模型,分析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作为一项仪式性媒介事件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生态系统的影响。结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通过媒介叙事与仪式构造完成对中国国家形象生态系统的整体影响。具体言之,一方面,通过阐释叙事规则、开放延展叙事语境以及布局叙事时空,依次完成“加冕”“竞赛”“征服”3个叙事阶段以激活国家形象媒介生态系统。另一方面,通过升级仪式体验、深耕文化图式、制造文化认同以激活国家形象文化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3.
基于"展示政治"的理论视角,分析平昌冬奥会通过公共文本、公共空间、公开仪式、视觉符号、民间社团等载体所展示的政治意涵,并通过分析西方主流媒体对平昌冬奥会展示政治内容的报道来考察其政治传播的媒介效果,分析西方主流媒体评价奥运会政治传播的方式和惯习。据此提出北京冬奥会政治传播的理念、行为和受众策略:以人类共同价值理念引领冬奥会政治传播;延伸公共政策和公共空间的政治展示功能;将硬性政治诉求柔性展示的公开仪式;主动引导、分类疏导民间社会的政治表达;关注与东道主有政治文化争议国家的相关展示政治行为;强调受众的体验和参与。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改革趋势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征程的双重背景下,2022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与广泛影响。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2022北京冬奥会的历史定位、条件保障和关键风险进行学理探析,认为成功申办冬奥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符合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实际,契合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动向;习近平总书记思想指引、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北京双奥之城的丰厚积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等构成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的重要基石;2022北京冬奥会举办各方需要冷静研判、整合力量、积极化解全球新冠疫情冲击与少数国家团体抵制冬奥会的关键风险。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不久的将来就要举办了,这对于全国上下皆是一件伟大且皆大欢喜的体育盛事,这也给中国更好地与世界接轨提供了机会,与此同时,冬奥会也会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加以良好的传播,这就需要在冬奥会期间,积极地展示中国文化,传递中国文化的精髓,给予中国文化的发展以及创新更多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冬奥会本身即奥运视觉文化盛宴,在闭幕式上下届冬奥会举办国以艺术表演为载体向世界进行跨文化和多元文化角度的展示,对促进世界文化融合与各民族间文化交流起着积极的作用.运用影像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第20~22届冬奥会闭幕式上表演进行对比分析,从主题蕴意、国别特征、表现形式与场景元素四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存在的共性与个性特征,探索其展示规律与特点,从凸显承办主题、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融合、拓展多元表现形式、以及视觉元素的延展挖掘等方面为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表演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奥运宣传片以视觉符号为载体将举办城市的历史、文化、精神有效传播,是主办城市综合实力的缩影.选取2022北京冬奥会申奥片作为研究对象,从其文化特征入手将国别特征、群众基础、承办优势和实力、传承奥运精神等几方面进行文化解析,更好的接收、理解申办理念与文化诉求.从而为2022北京冬奥会奥运宣传片的制作与视觉形象的设计提供借鉴,通过塑造北京"双奥运"形象将中国推向世界,争取更有利的国际环境与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8.
奥运会作为全球性的体育盛会,是万众瞩目的焦点,是一次展示国家形象的绝佳契机,不同奥运会举办国家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其形象传播有着鲜明的诉求特征.里约奥运会:融合多元文化、自由、热情、环保;索契冬奥会:大国复兴之路;伦敦奥运会:继续影响着世界;北京2008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2022冬奥会宣传片:强烈的文化诉求.基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提出北京冬奥会传播国家形象应突出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选择具有代表国家形象的元素,避免出现文化误解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体育实践中形成和积淀的优秀精神文化,为实现体育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价值引领。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研究方法,以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为理论框架,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为研究对象,从空间实践、空间表征和表征的空间3个维度,分析北京2022年冬奥会空间生产与中华体育精神传承创新的关系。北京2022年冬奥会空间生产既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空间的物质化、概念化和感性化的过程,又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空间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互动、协商的过程。北京2022年冬奥会空间生产与中华体育精神有着密切关系,既是中华体育精神的具体体现、有效传播和创新发展,又助力实现体育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0.
以美国为首的少部分国家和个别国际组织打着“人权民主”的旗号,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进行了抵制。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抵制北京冬奥会的行为进行批驳。认为在体育与政治关系的纠葛中,抵制奥运会有其历史图景与复杂面向。抵制北京冬奥会是对奥运会组织规则无知的表现,折射了美国等少数国家与人权组织试图将体育政治化的无能与无奈,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伤害了奥运会各方利益,加剧了国际分裂格局,无法达到抵制效果。中国应该全力办好北京冬奥会,彰显人权民主进步局面,赢得国际社会广泛支持,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最终化解遭受无端抵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俄罗斯都是传统体育大国,体育外交在两国外交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大背景下,以体育外交为切入点,梳理了中俄两国70余年来的体育交流史,认为中俄体育外交经历了嬗变期(1949-1991年)、成熟期(1992-2013年)和繁荣期(2014年至今)。通过分析中俄体育外交的历史流变,提出了新时代中俄体育外交的发展路径:将官方层面的体育外交落实到地方,扶持地方组织的体育文化交流活动;以冰雪运动为契机,与俄罗斯增强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加大中俄青少年交流力度,为两国青少年互鉴共进提供平台;以“一带一路”重要倡议为契机,带动两国经济发展,树立互利共赢的典范。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前苏联东欧体育交往及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研究结论:服从并服务于新中国外交、不失时机引进先进技术,是中国与前苏联东欧体育交往的两大特征:交旆对新中国体育各方面的发展产生积极的,重要的影响;世界体育运动的技术规律是共同的,借鉴外国与坚持创新是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与前苏联东欧国家仍有加强体育交往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体育外交是我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体育外交是"体育"和"外交"的有机结合,良好的体育外交活动对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国的体育外交的发展历程进行归纳总结,对中国体育外交发展历程和中国体育外交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进行分析探究,研究结论认为:中国体育外交是促进各国之间交流的纽带,是展示国家形象的平台,是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article, I will look at the impact of sport on relations between states. In particular, I will study the role that sport has played in enhancing (or damaging) diplomac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 will look especially at the role that the Olympics and the Asian Olympics have played in promoting diplomatic breakthroughs between countries. My cases focus on the use of sports diplomacy to foster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in Asia, studying the breakthroughs between Korea, China and Russia. I will then look at the Beijing Games of 2008 and Guangzhou Asian Games of 2010.  相似文献   

15.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我国步入新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均发生新变化的战略机遇期,为我国体育外交战略创新升级设置了全新课题。研究认为,当前我国外交战略环境发生了三大变化: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全球性风险社会加剧;大国间结构性矛盾加深。相应催生了我国体育外交的三大实践困境: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我国体育外交工作重心定位困境;我国体育外交全球实践困境;我国与美、日、澳等大国间体育外交现实主义困境。进一步对我国体育外交宏观、中观、微观战略进行考察,为新发展阶段我国体育外交战略决策调整提出具体意见。在此基础上,围绕当前我国体育外交的六大具体问题,对新发展阶段体育外交推进策略作出了针对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体育外交进行剖析和解读。研究认为,中国体育外交肩负传递中国和平发展理念、为恢复大国政治互信创造机会、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历史使命。当前,中国体育外交面临战略谋划有待加强、机制建设尚需完善、理论研究水平有待提高的内部困境,以及大国博弈下体育政治风险上升、疫情影响下全球体育遭受重挫的外部困境。提出应对方略:完善机制建设,推进体育外交国家战略化发展;夯实理论基础,构建中国特色体育外交理论体系;拓宽实践维度,积极参与国际体育治理;深化体育人文交流,加强体育外交跨文化传播能力建设;做好防范预案,避免体育政治风险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青少年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创造条件使青少年能够利用先进的体育场地设施进行系统的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俄罗斯政府大力加强各种体育场馆与体育设施建设,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提供场地设施保障;推行新的国家体育教育标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设立各种体育活动计划,完善各类学生体育竞赛活动体系;广泛宣传体育是健康生活方式最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念。俄罗斯青少年体育发展战略对于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的启示是:俄罗斯宣传体育与健康生活方式的举措对于解决我国青少年体育所面临的"重智育,轻体育"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与俄罗斯新的国家体育教育标准相比较,应该提高我国青少年体育活动的标准;俄罗斯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及所采取的措施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俄职业体育均脱胎于"国家职业化"倾向的竞技体育和受政府及市场双重力量影响;职业体育俱乐部法律组织形式基本经历从专业队到赞助型、联合型俱乐部,再到责任、股份有限公司变化过程;两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产权关系均反映公司企业增多但仍保留政府作用特征,俄罗斯在体委对职业俱乐部拥有上是彻底终止,而中国仍有较大份额,民企加入拥有者队伍在中国得到一定发展。社会政治、经济采取不同改革模式的中俄两国职业体育发展经历了大致相同脉络,说明曾有过相同背景的中俄两国,由于强大的原有体制惯性以及体育发展的自身逻辑,职业体育不能一步"激进"到位。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三重视角,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体育外交情况进行系统地梳理与理论反思,并分析了体育外交内涵、判断与分类等基本原理问题。研究认为:我国体育外交经历了“奥运外交”时期、“主场赛事”立体化外交时期、公共外交时期、“全面引领”时期4个历史时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体育外交实践。取得的成果有:体育外交捍卫了国家根本利益,树立了国际形象,提升了国际地位,彰显了我国和平发展思想;体育外交是我国融入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路径与方式,是新时代我国总体外交中的重要战略资源。积累的经验有:1)维护国家利益,服务国家外交战略;2)走中国特色体育外交道路;3)解放思想,勇于创新;4)凸显体育和平思想与价值。当前需要从4个方面推进我国体育外交工作:1)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推进我国体育外交战略谋划;2)从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使命探索体育外交运行机制改革;3)从社会治理思路建立民间体育外交管理机制;4)构建中国特色体育外交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发展阶段,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推进体育外交工作,需要准确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我国体育外交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确定体育外交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战略任务。认为,应从以下6个方面推进我国体育外交发展:加强国际体育领域合作,支持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服务构建"双循环",推进体育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通过北京2022年冬奥会主场外交,塑造良好国际形象;推动体育人文交流走实、走深、走细,促进民心相通;积极践行多边主义,主动参与全球体育治理;深化体育领域双多边合作,助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