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篮球运动员体能恢复的营养学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训练后疲劳的及时恢复是篮球训练的重要环节。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针对篮球运动的特点结合运动营养补剂的研究成果,对篮球运动员恢复的营养学手段做出分析探讨。在篮球训练与比赛过程中平衡膳食、合理使用运动营养补剂是运动员消除运动疲劳、提高体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冰球运动员运动疲劳恢复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项树清 《冰雪运动》2009,31(3):30-32,39
冰球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恢复是运动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采用良好的消除疲劳方法,才能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和比赛成绩,才能保证日常训练的有序进行和保持其运动状态。通过分析疲劳的产生与特征,提出采用合理安排训练计划与作息制度、合理营养与膳食、心理学恢复、物理恢复等方法与手段促进运动员运动疲劳的积极恢复。  相似文献   

3.
周鸿雁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1):44-45,50
体能是篮球运动员运用技、战术的基础,合理补充营养是篮球运动员提高体能、消除运动疲劳的有效手段。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及其在运动过程中机体供能的特点,探讨篮球运动体能恢复的有效措施和运动营养措施,以期给篮球教学和训练中运动员的恢复与营养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钟丹 《体育世界》2010,(12):95-96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体能的恢复是当前体育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希望通过对武术项目在运动训练竞赛中产生运动性疲劳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地消除运动员生理和心理疲劳的手段,以期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增进运动员的健康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周鸿雁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4):411-412,385
体能是篮球运动员运用技、战术的基础,合理补充营养是篮球运动员提高体能、消除运动疲劳的有效手段。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及其在运动过程中机体供能的特点,探讨篮球运动体能恢复的有效措施和运动营养措施,以期给篮球教学和训练中运动员的恢复与营养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武术竞技运动近年来的迅速发展,武术动作的难度和高度也越来越被重视,教练员在追求高、难、美、新动作的同时,必然会导致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产生运动性疲劳。本文从武术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诊断方法及其恢复措施几个方面进行综述,让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中随时了解疲劳的症状,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恢复措施消除疲劳。为完善武术训练,增进武术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及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供良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赛艇运动员疲劳诊断与体能恢复的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赛艇作为体能类的竞技项目,对运动员的体能水平要求较高。在日常训练及比赛中,对赛艇运动员的身体疲劳程度进行准确地测试和评价,以及采用恰当的恢复手段保证运动员体能的及时恢复十分重要。优秀赛艇运动员疲劳诊断与体能恢复系统的开发,将为赛艇运动的科学训练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研究、调查访谈、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根据武术运动员运动训练、竞赛产生运动性疲劳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恢复手段,包括武术运动员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的恢复手段.以期为完善武术运动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以及增进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研究、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根据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训练产生疲劳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恢复手段,包括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生理和心理疲劳的恢复手段。以期为完善竞技健美操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以及增进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根据竞技体操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与能量代谢特点,并结合体操运动员运动训练、竞赛产生运动性疲劳的特点以及体操运动员疲劳产生的生化机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恢复手段,包括体操运动员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的恢复手段两方面,以期为完善体操运动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以及增进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刘昕昱 《冰雪运动》2007,29(6):63-65
我国短道项目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的中医性诊断还处于空白阶段,运用祖国传统的中医理论与方法对短道速滑运动员进行运动性疲劳的诊断,对促进我国短道速滑运动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和疲劳症候分型的理论,结合短道项目训练实践,提出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中医疲劳分型、常见的疲劳症和诊断标准,揭示了短道速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理和运动性疲劳辨证施治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对业余体校速滑运动员训练工作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我国速滑运动项目青少年与成年运动员运动水平倒挂的现象,制约了速滑运动项目在我国的全面提升,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业余体校教练员应具备基本的训练工作能力,转变其训练理念,同时全面提高业余体校速滑运动员训练工作的质量。为此,提出业余体校教练员应具备掌握和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合理决策的能力,训练的创新能力;应注重少年儿童速滑运动员文化、科学知识和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及心理素质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按照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技术动作的形成规律和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促进其技能和训练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3.
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一直是运动员和教练员十分关注的问题。由于短道速滑项目的特殊性,对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的探讨就更为重要。认为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表现为良好的身体机能状况、对比赛各种状况的正确认知、合理的个人能力定位、良好的情绪状态、较高的捕捉战机能力和良好的自控能力。提出采用培养专业兴趣、激发正确的比赛动机、进行必要的心理训练和提高运动员的战术素养等方法调控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4.
运动员的心理疲劳由于大多数情况下是隐蔽的、渐进的,很容易被忽视,若出现深度的心理疲劳,不仅影响比赛成绩,甚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认为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复杂性与紧张性,训练内容的单调性,个性、情绪、注意品质等是引起运动性心理疲劳的主要因素。提出采用肌肉神经放松训练、注意营养补充,注意力转移、沉思练习,表象训练、情绪转移与情绪调控等方法促进运动员体力、脑力和心理恢复,避免深度的心理疲劳的产生,使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良好的心理优势和最佳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15.
速度滑冰运动员夏季训练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冰雪运动》2007,29(4):32-33
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夏季训练中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是一种正常现象,但运动性疲劳的的长期积累,可导致过渡性疲劳的产生。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夏季训练中采取积极的疲劳恢复措施,能有效预防过渡性疲劳的产生。分析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夏季训练中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认为提高整理活动的效果、加强膳食营养和进行积极的放松等是促进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速滑运动员比赛期运动性疲劳的消除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速滑运动员进入赛季后,身体和精神都会长期处于应激作战状态,很容易产生运动性疲劳。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理性思辨,针对处于赛季中的速滑运动员特点,提出了速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和种类,并根据速滑运动员疲劳类型提出了利用抗疲劳物质、物理疗法、补充营养品及水、负离子法、睡眠等方法进行生物性恢复;利用音乐、赏识和催眠等方法进行心理性恢复。  相似文献   

17.
短道速滑是一项操纵身体变化的高智能竞技运动,非智力因素与短道速滑有着尤为密切的关系,引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在短道速滑训练、教学中的意义重大。分别从动机、性格和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对短道速滑运动员的影响进行研究,总结出运动员自我认知的培养、运动员运动动机与意志的培养、合理有效的激励性原则等培养短道速滑运动中非智力因素的方法,为培养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水平,提高运动成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孟浪  赵鉴 《冰雪运动》2010,32(4):13-17
高原训练是提高运动员有氧耐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探索高原训练对速滑运动员红细胞变化和机能的影响,提高速滑运动员有氧耐力的能力,缩短我国速滑运动与冰雪强国的差距,促使我国速滑运动更加广泛地采用高原训练作为提高速滑运动员基础能力的有效途径。采用海拔l 917 m高原对速滑运动员进行陆地训练,结果表明在5周的高原训练过程中,以及结束高原训练回到平原的1周内运动员的(RBC)和(Hb)比高原训练前均有显著提高;在回到平原的第2周内,运动员的RBC和Hb比高原训练前均有明显提高,表明参加高原训练有益于提高速滑运动员有氧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19.
跆拳道运动项目的比赛特点决定了它属于激烈的对抗性比赛项目,是集力量、速度、耐力和协调性等诸多身体素质的综合,日常训练要求对运动员要求高强度、高密度、高负荷的大运动量的训练,极易导致运动员出现运动性疲劳的状况,从而影响运动员日常训练和比赛的成绩.文章主要研究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理以及通过合理休息、营养学、物理疗法、心理治疗等多种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为跆拳道运动员构建出一套完善的立体式恢复方法,为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提供极其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梁洪涛  张博 《冰雪运动》2007,29(3):17-19
结合多年从事速滑专项运动的实践,对少年速滑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训练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提出要依据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措施来提高少年速滑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从全面发展少年速滑运动员身体素质、注重专项技术训练的实效性和心智训练等方面,探讨了少年速滑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训练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