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年伊始的《中国体育》,以足坛反赌风暴为话题,直击中国足坛的地下毒瘤,读罢引人深思,霹雳火焰的封面带来了强力的视觉冲击,尤其让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大众传播学理论为依据,从电视媒体视觉传播的过程、视觉传播符号的分析出发,结合体育运动自身的视觉特性,对电视体育新闻视觉传播的实现过程进行探讨。从视觉传播角度把电视体育新闻的研究引入一个新的领域。体育运动本身具有直觉性、情感性等审美的视觉特性。体育运动中凸现的力与美在视觉的感染中得到传达与强化。视觉传播优势在电视体育新闻中有诸多体现。电视媒体的视觉传播使体育运动拥有了更加广泛的受众,加速了体育运动的传播速度,扩大了体育运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相似文献   

3.
鉴于PET结晶速度太慢,在加工过程中会浪费大量能源,本项目通过无机纳米粒子(SiO2)的表面改性,合成PEG和PET两嵌段齐聚物有机包覆的纳米二氧化硅蒙皮粒子(LMPET-PEG-SiO2),通过FT-IR,1H-NMR等的表征,证实PET-PEG-SiO2已经成功合成,并通过DSC测试,对纳米二氧化硅蒙皮粒子对PET树脂的成核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纳米二氧化硅蒙皮粒子使PET的结晶速度较大提高。此研究对获得良好的复合材料加工成型性能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从视觉的观看功能切入,对武术的发展进行了梳理。认为在人类视觉的特定"视框"中,由"现实的看"师从于动物的攻击而形成武术的搏斗形式;由"表征的看"使武术具备了对动物"形"和"意"的模仿而进入套路系统;继而人们把目光转向大自然,以全新的视角超越了对动物"形"和"意"的模仿,用自然规律来指导武术的创造,从而使武术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现代社会,人们开始转向对武术纯美的艺术价值追逐;最后对未来武术的发展做出了探索,认为未来武术以游戏性和虚拟性为特点。基于范式的概念,把武术的发展分为原始视觉范式、古典视觉范式、现代视觉范式和后现代视觉范式4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虽然是在一片寒冷的雪白之中,但是灼人的高温炎热还是在一瞬间融化了积雪。面对着温度巨变引起的视觉模糊,穿过如同镜面一样微微晃动的蒸汽背后,夜帝清楚的看到了倒在地上血肉模糊的Reek——他的右手摆出了一个"OK"的动作,虽然手指已经残缺不齐……钰麒被气浪弹出去了大概5米,痛苦的在雪地里疯狂的打着滚,试图去熄灭身上的火焰。  相似文献   

6.
训练运动员、飞行员视觉动作反应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避免由视觉动作障碍造成的失误,对提高运动成绩和战斗力有重要意义。901型视觉动作反应仪是将计算机高科技应用于体育领域的新产品,实现对人体视觉动作反应能力的定量测试和分析,并可对人体视觉动作反应能力进行强化训练,使训练科学化。文章旨在介绍该仪器在体育训练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影像媒介为武术传播提供的基本条件,在视觉文化下,武术以其独特优点与视觉媒体的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现代传播特点的文化形态——武术视觉文化。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调查研究等研究方法,对武术的视觉文化传播做了释义:"在传播当中,武术内容转化成影像,形成的感性直观文化现象和传播形态。"整体勾勒出武术视觉文化传播的谱系。基于传播心理学、视觉理论、传播学、符号学等多学科的视角,运用武术影像的符号语言,揭示视觉文化传播映射出来的一些理论,使其成为破译武术内容的时代追求,从而形成武术视觉文化的谱系脉络,完善武术传播理论。在改革与创新的基础上,在武术视觉传播中塑造具有中国民族特色话语体系,形成特定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针对视觉文化语境下中国武术的审美转变及其应对策略进行研究。研究认为,视觉文化使武术审美界域发生了时空转变,出现了虚拟审美和延迟审美等现象,这对武术传统的审美方式、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以及审美价值等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根据视觉文化的两面性,应采取相应对策,既要利用视觉文化的有利条件,包装宣扬自己,也要考虑视觉文化的不利影响,减少人文价值流失。努力构建起传统与时尚、内蕴与外显、技术与艺术、教化与娱乐相和谐的发展模式,以促使当代武术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10名乒乓球专业运动员为被试,以乒乓球发球片段为运动情境,结合双眼视差成像原理的偏正光技术在实验室形成立体环境为素材,对专业运动员的视觉搜索特征进行实验研究,同时进行平面视觉和立体视觉条件下运动员视觉搜索特征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视觉条件下,乒乓球运动员的视觉搜索特征和操作绩效存在差异。在立体视觉成像条件下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落点的判断反应快,且运动员的采用了注视次数少,视觉搜索频率快,注视分配和注视轨迹更倾向于集中的搜索模式。运动员在立体视觉条件下视觉信息加工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频闪视觉训练是一种新型的训练形式,该训练模式由个体在间歇性视觉条件下进行训练,目的是在正常视觉条件下提高后续能力。介绍了频闪视觉训练的相关原理,列举和说明了频闪视觉训练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现状和使用效果。大量的研究表明频闪视觉训练对不同运动项目、不同领域、不同人群的好处,这对进一步推广频闪视觉训练具有重要意义。最后,讨论了频闪视觉训练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镜舞     
在2011年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的开幕式上,来自加拿大和以色列的两位航模高手通力合作,为观众献上了一场模型直升机与模型固定翼飞机编队花式飞行的视觉。表演过程中,两架模型配合默契,整场演出如行云流水一般。图中大比例花式模型飞机空中悬停,模型直升机则在同一高度绕其旋转舞动,呈现出“蝶恋花”的姿态。  相似文献   

12.
现代计算机视觉系统是在计算机软件技术高速发展的支持下,形成的对人类视觉功能的模拟,并希望借助计算机视觉系统来代替人工,改善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的条件.计算机视觉系统自产生以来就备受关注,几十年来共产生了三种系统框架思路,分别是计算机视觉理论、基于知识的视觉理论和主动视觉理论.本文对这三种框架理论进行了简要探讨,分析各自优劣,经过系统分析后提出了一个完善和通用的计算机视觉系统框架.  相似文献   

13.
多数有关游泳技术分析的文献在描述技术动作过程的细节时 ,对应的参照系是运动员静止的身体位置 ,以单纯的运动学观点和抽象的视觉印象感受来解析水中技术动作的结果。鉴于水介质的无形、无色的条件限制 ,导致人们忽略了处于运动状态的肢体与对应的水环境在立体的空间中相互发生了哪些性质的物理作用 ?产生了什么效应 ?作用于身体前进的游泳推进力又将是如何产生的 ?一、对游泳推进阻力的界定推进阻力与游进阻力在本质上相同 ,方向相反。肢体动作的效应是将人体的冲量作用于水介质 ,使水的粒子动量改变 ,人体则受到水介质给予人的反冲量。就…  相似文献   

14.
对视觉观察能力在现代足球运动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其在足球比赛中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了分类。对各类视觉的作用及训练进行了描述,强调了敏锐的视觉观察力是足球运动员必须掌握的重要基本功之一。  相似文献   

15.
李涛  杜恺  蒋婧 《体育科研》2016,(6):75-78
针对体育视觉设计艺术的主题,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评委林家阳教授进行了访谈。受访者对中外体育视觉设计艺术的审美倾向、设计思路的异同进行了观念的阐述,并对体育视觉设计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要提高中国的体育视觉设计艺术,首先要提高领导者及管理者的艺术修养;要推进中国体育视觉设计艺术的发展,需营造社会文化和艺术教育环境,才能让孩子们从小在美学环境中健康成长,最终获得高层次的创新及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1920年安特卫普第7届奥运会开幕式上,为悼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协约国将士,主会场上点燃了象征胜利和光明的奥林匹克火焰。这是现代奥林匹克史上第一次点燃奥林匹克圣火,但与以后奥林匹克火焰不同的是,火种不是从奥林匹亚采集,也没有进行火炬传递。1934年国际奥委会在雅典作出了决定,恢复古奥运  相似文献   

17.
运动情境中运动员的视觉搜索行为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运动员在运动情境中的视觉搜索反映了运动员的信息加工模式.很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平运动员在运动情境中的视觉搜索行为是不同的,眼动仪记录的眼动模式成为运动员视觉搜索行为研究中的客观指标.综述了运动情境中有关运动员眼动特点的研究,并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指出眼动方法在研究运动员视觉信息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视觉是一门研究如何使机器“看”的科学。基于此,我们研制出一套视觉检测设备,并将其运用到流水线作业,使它能够快速并准确的检测手机屏蔽罩的共面度是否达标。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视觉是一门研究如何使机器“看”的科学。基于此,我们研制出一套视觉检测设备,并将其运用到流水线作业,使它能够快速并准确的检测手机屏蔽罩的共面度是否达标。  相似文献   

20.
伦敦2012年申奥片的视觉文化传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奥片是一个以影像为传播形态的视觉文本,申奥片拍摄者们将本国体育精神、申办理念转换为一个个视觉符号隐藏在申奥短片中,运用视觉的方式建构和传达出申办国的国家形象和人文观念,期望在申奥会议现场对国际奥委会的评委进行最后的视觉游说.对伦敦2012年奥运会申奥片进行宏观和微观上的视觉文化传播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视觉符号如何通过视觉影像建构申奥国的国家形象,以及人们是如何通过视觉符号来理解和把握申奥国国家形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