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运动心理学     
G804.8 9900594论少年的自我意识与体育教育=Onyoungsters' self-consciousness andphysical education[刊,中,I]/钱建龙,曾庆龙//湖北体育科技.-1998.-17(4).-34-38图2参3(YYW)青少年//自我意识//体育教育本文论述了少年自我意识形成的特点、途径,论述了体育运动对自我意识的功效以及如何运用体育教育手段完善青少年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2.
以36名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为测试对象,运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少年式进行测试.探讨短道速滑队青少年运动员自我意识和人格特征的整体情况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男运动员自我意识得分明显低于中国常模;青少年运动员自我意识六个因子与外倾性呈正相关,与神经质和精神质呈显著负相关;印证了自我意识与人格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躯体外貌属性、焦虑、行为分别是影响外倾性、神经质及精神质得分的主导因素,外倾性与精神质则是影响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最重要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3.
关于体育运动对培养少年非智力心理因素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智力心理因素是促进人的学习、工作和运动训练积极性的外部动力,对一个人成长有着重要作用。本文运用CA—NPI对业余体校从事2年以上运动训练的12—16岁少年与相同年龄的非运动队少年进行测试比较,结果证明:体育运动在培养少年的远大抱负、发展少年的好胜心、意志坚持性、自我意识、独立性等非智力心理因素方面具有积极作用,非智力心理因素水平的提高能够促进运动训练的效果,对智力因素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少年拳击运动员掌握和使用直拳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少年拳击运动员掌握和使用直拳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对全省的少年拳击比赛进行了调查,统计出直拳在比赛中所占的比例,提出少年拳击运动员应首先掌握在拳技术。  相似文献   

5.
谈少年冰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对少年冰球运动员发展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及最佳训练时期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在陆地发展少年冰球运动员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灵敏协调素质的具体方法和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少年投掷运动员疲劳产生的原因及采用的有效恢复手段和方法进行了论述,以期对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少年投掷训练计划和参加比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论述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基础训练的重要性,并提出必要的方法手段.为提高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做贡献.  相似文献   

8.
我国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成就动机特征及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问卷测试和数据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得出我国少年足球运动员成就动机的分值。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成就动机特征,并按等级划分的标准.推导出成就动机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发展少年拳击运动员的爆发力练习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初步论述了少年女子三级跳远不同训练阶段技术训练的重点以及练习内容和手段。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中学生体重自我意识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京市中学生当前肥胖和体重偏瘦人群的比例在不断上升,中学时期所形成的体重意识将对今后的体重控制、身心健康产生重要影响。采用自编中学生体重自我意识问卷,对1025名中学生从体重自我意识现状、体重自我意识与健康、体重自我意识与体育运动3个方面进行调查,并提出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体重自我意识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身体自我是指个体对于自己身体有关的自我意识,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大学生身体自我与体育锻炼之间关系研究文献的分析,对身体自我的概念及其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进行探讨,以及身体自我与体育锻炼关系研究发现的评述,认为该领域的理论问题应该关注文化要素和研究方法的改进,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现状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高校体育的各种课程的开设,虽注意了加强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却忽略了对学生体育锻炼重要性认识的培养,大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也比较欠缺,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也比较差,更没有养成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普通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也是对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意识。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福建省部分高校(福州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和华侨大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活动条件、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及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态度等方面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为更好的落实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措施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自我效能感的原理和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在体育专业大学生中进行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女生成就动机水平显著地高于男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两个因子均与追求成功的动机呈显著正相关,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呈显著负相关;培养、激发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水平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是指一个学校在体育方面养成并流行的带有普遍性、重复出现和相对稳定的一种集体行为风尚。它表现出自觉、经常和群体性的基本特征,具有教育、导向、规范约束与辐射的功能。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的形成,除与社会、学校等条件有关外,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具有体育的兴趣、爱好和锻炼习惯。构建学校体育传统与风气,应从学生入学教育开始。要课内外结合、普及与提高结合,采用多种形式与方法育成。  相似文献   

17.
"要改善国民体育素质,必须从学校体育着手",大学生体质持续走低,一方面因该年龄段身心内在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受体育锻炼集体意识和个人意识的影响以及制度执行监控的缺乏,需树立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面临体质下滑的危机状态,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完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心理韧性作为一种重要心理素质,是衡量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残疾大学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在校园中一直属于弱势群体,因此增强残疾大学生逆境中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体育锻炼是促进身心和谐增强心理韧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文章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带入心理韧性相关模型进行分析,从心理潜能角度论证体育锻炼对残疾大学生心理韧性塑造的补充意义。体育锻炼通过连接个体与环境,对残疾大学生的认知、情感、精神、行为等方面有较好地重塑作用,帮助残疾大学生统合人格,在移情、问题解决、自我意识及自我察觉等方面挖掘更多的能量来源,进一步提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展残疾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觉是人在文化中的一种主体自觉性的意识形态,也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思维品质和实践精神。它与人的生物属性相区分属于社会属性,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种理念与手段。通过对文化自觉的理论形成及其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表现形式进行阐述,论证了文化自觉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旨在考察课内外体育活动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促进作用,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及体育活动现状,发现:留守儿童自我意识较低,情绪较不稳定,人际关系不和谐,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较少;体育课开课率低,规范性欠缺,课外体育活动不足,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和体育师资资源匮乏,管理制度不完善,家庭缺少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研究分别从课内外体育活动的视角,探讨以体育游戏、心理拓展训练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体育促进途径实施的意义和价值,提出针对性实施方案,为留守儿童体育教育指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