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时期农民体育需求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封庆  田雨普 《体育科技》2010,31(1):114-117,121
农民体育需求问题是农民体育发展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农民对体育的需求程度取决于自身的经济收入、思想意识、余暇时间以及环境氛围等等。在深入了解农民生活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民的人均收入、恩格尔系数以及农民劳动强度等现状进行研究,剖析现时期农民的体育需求状况,以期为我国农民体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发展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基于这一战略背景下,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等,本研究对惠州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指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供需结构失衡、供给内容单一,体育设施管理缺位、利用率不高,监管评估机制不完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建立与农民体育需求相适应的多元化供给机制,加强体育设施的管理力度,提高农民的满意度,构建多渠道的农民需求表达机制,促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持续高效的供给。旨在可以促进农村实现产业转型,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培养农民健康生活方式,满足农民的美好生活需求,推动乡村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临汾市农村的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农民对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差异性等特点,并且在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方面缺乏表达的平台;而在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方面存在供给主体单一、供给内容质量较低,农村的基础设施利用率较低等...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农民体育需要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农民体育需要结构、需要内容、需要项目、现状满足程度及体育需求程度的调查研究表明,资源配置类和组织管理类是目前山东省农民体育需要的主体类别.不同性别农民对体育需要内容趋于一致;不同年龄段农民对体育需要呈现不同特点;务农者与农民工两大农民群体对体育活动项目需要略有差异.山东省农民对体育需求满足总体状况为"较差".经过体育需要平均值及均值差异检验得出:男、女农民对体育需要差异不明显;相比较而言,农民工对体育需求动机表现较务农者更为强烈;不同区域的农民体育需要具有层级特征,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对体育需求欲望表现相对较强.提出各级政府、社会团体以及城市要有所作为,满足农民对体育的需求,促进农民体育的开展以及农村体育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山东省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现状,指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研究认为:山东省体育公共服务发展中基于不同的服务内容采取相应措施,并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服务供给难以有效反映需求、服务发展不平衡、现有体育设施资源盘活不足以及服务供给方式单一等问题。为此提出:以需求为导向制定服务供给决策、强化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盘活现有体育公共资源以及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与模式等策略。  相似文献   

6.
邰程苏 《当代体育科技》2021,(8):177-180,184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对于体育锻炼的需求也愈发强烈,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作为满足农民公共体育需求、实现全民健身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其建设的成败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生活幸福感。因此,解决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问题,形成科学化、精准化、高效化的供给局面就显得极具意义。该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从而促进我国农村体育事业取得更加健康、完善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是建设健康和谐新农村的需要,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着供给主体缺失、供给数量匮乏、供给内容单一、供给客体滞后等问题。研究认为,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保障机制应包括: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体育产品供给机制,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的民主表达机制,主体多元化的供给体制和融资机制。  相似文献   

8.
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水平关乎人民生活幸福获得感与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满足,提高供给利用率,满足不同地区间差异化的体育需求是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运用"精准扶贫"的精准执行逻辑,通过制度精准,文化输出精准,供给主体精准3个方面落实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改革,逐步建立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精准供给体系,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侧改革打开全新视角。研究认为构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精准供给体系可以缩小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水平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提高供给效率和供给质量,逐渐扭转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借助偏好、公共选择与供给侧相关理论,对上海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需偏好进行探究,认为其实际供给与居民切实需求存有一定差异,表现于场地设施等方面;发展困境体现在"自上而下"的供给体制较少考虑需求者的利益诉求,需求偏好的动力不足、渠道不畅。因此,构建上海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需偏好耦合机制应包括供给决策、需求表达与供需评估等内容,为其良性运行奠定机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发展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点与难点,对于新时代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下,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体育健身需要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还很突出。究其原因,与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不足、转移支付制度不够完善、供给方式相对比较单一、农民需求表达机制欠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乏力、监督管理机制建设薄弱等因素有关。建议:增强公共财政保障能力、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探索建立多元供给方式、健全农民需求表达机制、优化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加强监督管理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1.
影响我国体育消费的供求变动因素研究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7  
张西平  史兵  张鲲 《体育科学》2001,21(3):23-25,10
消费者对体育商品的消费,取决于体育商品的供给和对体育商品的需求。而供给与需求又是变动的。结论:影响体育商品供给变动的因素为政府行为、体育商品及其投入品的价格和相关商品的价格等;而影响体育消费需求变动的因素为消费者的收入和偏好、政府政策、体育商品及相关商品的价格等。结论:制约我国体育消费的问题首先是供给,其次才是需求。  相似文献   

12.
自主供给是中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重要制度创新。基于公共体育服务自愿供给的学理和山西省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确定了农户收入、户主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村干部任职、认识水平、需求情况、体育锻炼、个体意识、民主状况、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等因素影响着农户意愿,而村委会动员能力、村干部任职、认识水平、体育锻炼、个体意识、社会网络等因素影响其供给行为;基于ISM分析,构建了这些因素相互关系的层次结构模型,提出了促进农户参与公共体育服务自主供给的集体决策、需求表达、参与合作、激励约束、声誉惩罚等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的供求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探讨我国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的涵义、产品特点以及影响体育健身娱乐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因素。得出结论:体育健身娱乐产品是一种劳务产品,其市场供求受产品的价格及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及实践路径选择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体育公共服务要正确面对城市与农村二元体育公共服务体制的格局,在不同地区实行体育公共服务体制的梯度推进,明确划分不同层级的政府在体育公共服务中的职能权限,追求多中心治理的供求均衡范式是体育公共服务的制度安排.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竞争机制、引入市场机制、引入社会化机制是体育公共服务实践路径的科学选择.  相似文献   

15.
以社会公平视角审视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差异,认为二者当前在体育权利平等与体育机会均等二个方面均存在程度不同的不公平现象,体育公共政策不对称、体育资源配置差异显著、体育权利实现失衡是其集中表现。而城市偏向的经济及政治制度、竞技优先的体育发展战略、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及受教育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不公平的主因。据此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体育,制定城乡群众体育一体化发展规划;改革创新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机制,纾缓供求矛盾;发挥城乡各自优势,寻求不同的群众体育发展路径和模式;夯实城乡均衡发展格局的区域支撑(点);加强宣传指导,提高农民体育意识和组织化程度,激发农村体育文化消费需求等统筹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体育消费力较弱,亟需通过研究提升体育消费力。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依据马克思消费力理论提出并解析了体育消费力的4要素及其现实情况:体育供给不到位导致消费品难以满足需求、居民收入不平衡限制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体育环境不规范阻滞良好消费氛围的形成、体育消费者不成熟拉低消费力的整体水平。体育消费力提升路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有效优化体育供给力,以拓宽人民增收渠道为手段动态平衡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完善市场化引导监督机制为动力合理规范体育社会环境,以强化消费者要素整合能力为抓手全面提升体育消费者成熟度。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农民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体育生活方式的特征有: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增加与31~50岁年龄阶段的农民主力军的健身状况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相矛盾;以现代体育项目为主,农民开始接受城市体育文化和健身手段;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场所从私有空间向公共空间转移;大部分农民参加体育活动是自发进行的,农村体育缺乏有效的组织与体育活动严密组织性相冲突;农村体育的发展表现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和农民健身行为发展的非同步性;30岁以下青年把参加体育活动作为主要生活方式,青年农民静态活动时间少于身体活动时间;农民体育消费表现出滞后于农民体育参与意识和体育行为发展的矛盾;农民体育消费与收入高度契合,并影响健身手段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