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是江西中医学院太极拳协会的会员,正在练习24式太极拳和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我们没有高水平的老师,是自学自练,我每天坚持站桩和练习套路。现有如下问题望能得到老师的解答。  相似文献   

2.
《中华武术》2005,(10):4-4
8月22日上午,陈式太极拳名家陈正雷向焦作市捐赠了他花费15年心血编撰的太极拳资料。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王筱麟、焦作市政协主席赵功佩、河南省体育局副局长王鹏应邀出席捐赠仪式。陈正雷向焦作图书馆捐赠的资料分光盘和书籍两部分,其中光盘系列包括《陈氏太极拳新架一路》《陈氏太极拳新架二路》《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陈氏太极拳老架二路》《陈氏太极拳养生功》《陈氏太极拳单剑》等共15种28盘,  相似文献   

3.
路迪民 《武当》2014,(10):40-40
众所周知,杨式太极拳的祖师杨禄禅,当年三下陈家沟,向陈长兴学习太极拳。但杨家的传统说法是,太极拳创自武当张三丰,后经数代传至王宗岳,王传蒋发,蒋传陈长兴。因此,杨式太极拳不是由陈王廷发明的“陈式老架”改革简化而来,是正脉承传的武当派武术。此外还有一说,即杨禄禅另得高人传授。上世纪持此说者,有宋志坚、贺洪明两位先生。  相似文献   

4.
云南 《武当》2014,(8):21-22
每当提起杨式太极拳的源流,就有人大言不惭的大放厥词,说杨式太极拳是从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衍化而来,其根据就是因为杨露禅当初去陈家沟找陈长兴学拳,拜长兴为师,学的就应该是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  相似文献   

5.
梅永顺 《武当》2008,(6):17-18
杨班侯一百零八式中平大架太极拳,系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之次子杨班侯创编流传下来的老拳架,是社会上鲜为人知、罕有人练的功夫架、技击架太极拳,与现在广泛流行的健身架太极拳在本质上,以及具体练法上完全不同。杨班侯一百零八式中平大架太极拳盘练难度大、运动量大、功效高,其拳亦可以慢练,也可以快练,非常适合青少年练功夫、练技击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2006年8月17日,来自国内外的三百多名太极拳爱好者会聚河南郑州,参加了为期三天的陈家沟太极功夫精英赛。 这次大赛,是由河南省武术协会主办,河南陈正雷太极文化有限公司、郑州陈家沟太极拳馆承办的。河南省武术协会主席张振河、河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婕应邀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在简短的开幕式和武术表演之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参加了传统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新架一路、陈式56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传统陈式太极剑,以及太极推手等项目的比赛。这些参赛选手中,有七八岁的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7.
解读陈正雷     
为了推广太极拳,给太极拳练习者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在“郑州陈家沟太极拳馆”成立一周年之际,由陈正雷先生倡议,河南省武术协会、焦作市体育局、陈家沟村委会等大力支持的2004中国陈家沟太极功夫精英赛于2004年8月15—17日在河南郑州商城饭店举行。此次大会以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新架一路、56式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精要18式、陈式太极剑为主要竞赛内容,兼及其他各式太极拳,共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秘鲁等国家和祖国港澳台地区及内地的30多支太极拳代表队、300多名运动员参加。  相似文献   

8.
高校太极拳教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贺文 《辽宁体育科技》2004,26(4):69-69,71
通过对我国部分高校学生的调研及对部分从事太极拳教练人员的采访观察,结果发现:我国各高校广大青少年虽学习过太极拳,却不能掌握它,而从事太极拳培训的广大教练员、教师们也有许多把太极拳变成了“太极操”。针对此情况,就如何提高太极拳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几点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阐述陈式太极拳老架的内容及其技术特点,从运动生物化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了解传统陈氏太极拳老架的供能方式。分析结果表明: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供能方式主要为糖有氧代谢;陈太极拳老架二路的供能方式为糖有氧代谢、磷酸肌酸、糖酵解混合供能。  相似文献   

10.
杨露禅(1799~1872年),河北省永年县人,自幼好习武,后至河南温县,从陈长兴(1771~1853年)学练架式宽大的陈式老架太极拳。后至北京传习,逐渐删去了原有的发劲、纵跳、震足和难度较高的动作,适应一般学拳者的需要。经杨露禅第三子健侯(1839~1917年)修订为中架子,又经健侯第三子澄甫(1883~1936年)再次修订定型为杨式大架子,以区别于其伯父杨班简洁,  相似文献   

11.
周莉  周之华  马永涛 《体育科学》2004,24(10):71-72
通过对孙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的练习者进行遥测心率,对其完成一套动作后的运动强度和运动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孙式太极拳传统套路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符合全民健身活动的标准;练习孙式太极拳能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品质,使人的身心同时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对陈式太极拳劲力蓄发的能量转换过程建立模型并进行分析,阐述了太极拳劲力蓄发互变的实质。认为太极拳的练习过程实质上是对身体筋骨、肌肉、韧带弹性的锻炼过程,相当于把一个没有弹性的或者是弹性不大的弹簧通过螺旋拉升、压缩使其具有更大弹性的过程。其重点是要通过练习来增大人体弹性系数和人体关节间隙。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温州地区老年大学和社区经常参加太极拳的老年人180人为研究对象,同一地区未经常参加运动的老年人200人为对照组,研究太极拳对老年人身体成分和心肺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经常参加太极拳的老年人BMI、WHR、体脂率都明显小于对照组;肺活量增大、每博输出量增、最大摄氧量和射血分数都明显增大,心肌的收缩能力明显增强,说明经常参加太极拳能够提高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纵向观察3个月太极拳训练组和本体感觉训练组研究太极拳训练对中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同时还分别进行平衡能力简单测试方法,如闭目原地踏步、强化Romberg检查、闭目单足站立、前庭步测试。动态平衡仪感觉整合能力平衡总分、闭目原地踏步、强化Romberg检查、闭目单足站立结果表明太极拳训练组要比本体感觉训练组明显好(P〈0.05,P〈0.001)。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锻炼对延缓和改善中老年人的平衡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中老年人42式太极拳全套演练过程中心率的动态监测,分析42式太极拳的运动强度和运动规律,并进行运动强度个人感觉评价指标对照,结果表明,42式太极拳符合全民健身活动的标准,中老年人通过42式太极拳的练习可以取得良好的健身效果。  相似文献   

16.
对长期从事太极拳运动的老年人与普通老年人的心率、血压、肺活量、台阶试验指数、力量、柔韧、灵敏等各项生理指标和运动素质进行测试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长期从事太极拳运动的老年人与普通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等大多数指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表现为从事太极拳运动的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与运动素质等指标优于普通老年人,这说明长期从事太极拳锻炼能够减少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外周循环,降低安静心率与血压,提高肺活量和台阶指数以及力量、柔韧、灵敏等素质,对老年性外周循环障碍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太极拳运动对减缓心、肺功能下降的速度,维持和提高老年群体身体素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长期进行太极拳锻炼的老年人,进行其他方式锻炼的老年人以及基本不参加锻炼的老年人体质状况进行测试,对他们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各个组体质健康的特点,阐述长期进行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体质健康的影响,并推测产生积极影响方面的可能生理机制,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身体素质的作用,运用实验对比、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随机选取的太极拳锻炼组和对照组各18名老年人的闭眼单脚站立、坐位体前屈、反应时、握力等项目进行实验测试。结果显示,太极拳锻炼组闭眼单脚站立时间为10.98±5.07s、坐位体前屈为14.89±3.60cm、反应时为0.56±0.07s、握力为36.22±4.79kg,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表明,太极拳锻炼对于改善老年人的平衡、柔韧、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人口老龄化后太极拳在老年人群中广泛开展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以中国人口老龄化为背景,运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部分地区老年体育运动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太极拳在老年人群中广泛开展的可行性做了初步的研究,发现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具有独特的保健、娱乐、启智和提高体育文化修养的功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各生理器官起到良好的功效;太极拳也适应了健康老龄化的新主张。针对其存在的太极拳练习场地不足、开展的缓慢性、指导教练的匮乏等薄弱环节,提出老年人广泛开展太极拳的新策略,以探索出一条更适合在老年人群中广泛开展太极拳运动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