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9 毫秒
1.
从文化空间的角度,在分析传统武术原初性文化空间和再生性文化空间嬗变的基础上,提出传统武术文化空间保护的措施。传统武术在传承过程中,其文化的保存较生态传承更难进行,从而造成原初性传统武术文化空间的转型。传统武术再生性文化空间的转型,使其本身在传承过程中日渐脱离武之为武的本真和本来面目。传统武术所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的变迁和试图恢复曾经存在于历史中的传统武术文化原貌的艰巨性使以民间文化为内核的传统武术文化日益成为历史的回音。传统武术文化的动态传承不仅包含传统武术的基本技术技法,还包括弘扬传统武术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等内容;在对原初性武术文化空间进行保护的同时,也应该优化再生性武术文化空间;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和文化基因的保持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双驱动联合力量来推进。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传统武术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从武术体育化的视角,对传统武术发展的尴尬境遇进行研究和反思。研究发现:武术体育化视域下传统武术的生存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传统武术正在逐步走向"异变"的里程。(2)传统武术正在逐步走向"边缘"的境遇。其原因在于:"武术名词"的含糊滥用,造成了传统武术认知上的混淆和误读;"以偏概全"的属性定位,忽略了传统武术其他属性的作用和价值;"崇洋媚外"的思想剥夺了传统武术发展的时代话语权;传统武术的"时代短板"限制了传统武术大众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几千年来的文化结晶,传统武术作为中国最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巨大挑战。文章旨在通过对传统武术"扬弃"的探讨,来实现传统武术在当今社会更好的发展,提升传统武术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创造力与核心价值,更好地对传统武术进行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文化生态视野下传统武术的生存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化生态指文化在一定的环境下存在和发展的状态,传统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其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空间不断发生嬗变.在传统武术生存的农耕文明实践舞台已经消失的今天,现代文明发展中个体肢体冲突及其安全意识的客观需要,现代生活方式中人们的健康需要,以及传统武术"情结"的文化交流、技艺传承需要,使传统武术仍然具有其他文化所无法取代的存在价值、生存理由及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在如今纷繁复杂的文化环境中,传统武术文化环境受到威胁,武术“文化空间”正渐离大众视线,面临被现代化社会环境、生产方式所呑嘆的危机。因此,探索当下武术“文化空间”生存路径的意义重大且时间紧迫。为科学合理地保护传统武术文化,通过研究武术“文化空间”构建的具体方式,试图做好武术“文化空间”的复原、移植和开拓工作,让传统武术文化得以在现代化的新环境中如鱼得水。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的研究方法,对1999~2008年我国传统武术科研成果进行了统计,根据其研究的内容分析传统武术科学研究的现状。研究发现,近十年关于传统武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武术的发展、传统武术文化与保护、传统武术的基础理论、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研究内容上存在重复且不均衡和传统武术在学校领域的研究较少等现象,跨学科研究有待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7.
顿悟的传统武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跋涉而来的传统武术,历几千年岁月而不坠,但在21世纪的今天,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武术发展中的种种困惑也正在引起众多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直面传统武术的生存问题,很多人认为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更有很多传统文化情结浓厚的人士站在保护民族文化的立场上,发出了"关注传统武术,拯救传统武术"的震耳之言.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弘扬传统文化的视角,阐述了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涵,分析了弘扬传统武术文化的时代价值,指出当前高校武术教学思想存在的问题,提出武术教学要树立"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理念、树立"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理念、树立"武术文化传承与技能传授并重"的理念、树立"尚武崇德"的理念、树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以大力传承传统武术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
以文化学为研究视角,以马林诺夫斯基的“生物需要”功能为理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传统武术的生存思辨进行了文化学意义上的探骊。主要结论: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文化理论更加强调文化满足人类生存的基础性功能,而长期以来对传统武术的研究大多忽略了其生物需要的基础性功能;明确“生物需要”是传统武术当代生存的逻辑原点和深层依赖;探索生物需要功能的实现路径已经成为传统武术生存的迫切诉求。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国进入了制度建设的关键时期,"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为各行业、各学科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也将为新时期传统武术的发展指明方向。文章的研究目的旨在"与时俱进"地分析出时代对武术的要求,以及分析武术与时代的脱节之处,为传统武术更好发展开拓思路。文章以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发现加强传统武术自身项目挖掘,突出"技击"的根本特性,增强文化教育和传播,扩宽交流渠道和层面,在国家管理部门指导下走拳种独立自主发展之路,大力发展传统武术的商业化开发,有效实施继承与发展战略,明确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促进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以及与国内文化发展和世界文化的交融才能使传统武术在我国制度建设进程中更加枝繁叶茂、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1.
峨嵋武术是“峨嵋山、乐山大佛”——这一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峨嵋文化也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少林、武当、太极齐名,在武术大家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峨嵋武术文化在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滋润下而成长,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结晶。在中西文化相互冲撞与融合的今天,如何构建峨嵋武术文化,怎样看待峨嵋武术文化在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对峨嵋武术文化在发展道路上关于特色文化的构建、现今峨嵋武术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对策、语言的弊病、武术氛围的制造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传统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受到政府和社会的保护。但是随着当今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突飞猛进,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日新月异,传统武术越来越被人们所忽略,所以传统武术的发掘、传承与发展更应该受到当今社会人们的重视。烟台被称为“武术之乡”,在以前烟台就有"拳窝子"的美称。烟台螳螂拳、太极拳、形意拳、通背拳等传统武术项目都在烟台地区有着良好的师承与发展。烟台螳螂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蓬莱戚家拳、莱州吴氏太极拳也都是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虽然说这些传统武术项目受到了一定的保护,但是在烟台还有更多的武术项目、拳种需要我们去发掘、发展、发扬,从而走上申遗之路。  相似文献   

13.
武当武术起源于部落间的军事战争,成长于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之中,特别是道家"清静无为"思想对武当武术的产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今,伴随着人类步入信息化时代,我们却见证了一直引以为豪的传统文化瑰宝——中华传统武术群体正渐次走向边缘。本研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梳理武当武术文化的保护思路,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质性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制约武当武术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与分析,提出:对武当武术的保护应建立在"存在是前提、传承是根本、发展是硬道理"的条件之上,建议:第一,武当武术的保护应该是基于传承概念下的保护;第二,武当武术的发展应该是基于保护、传承前提下的发展,要与时俱进,力求在保护中求传承、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得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同时也应注意到借助“申遗”东风得到切实发展的多集中在民众基础较好、有一定传承规模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上,而原本岌岌可危的弱势民族传统体育并没有摆脱濒危的生存困境。文章以河南省弱势武术文化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弱势武术文化的当代境遇,对弱势武术文化边缘化的原因进行研究得出:保护弱势武术文化的价值定位错误;弱势武术文化的生长环境El益恶化;弱势武术“文化空间”日趋萎缩;弱势武术文化群众基础薄弱,缺少传承者。  相似文献   

15.
传统武术的传承与保护要借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重要的是要正确分析传统武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其内涵及外延表现在传统武术中人的行为文化或人体文化,即传承人文化,传统武术赖以生存的地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组成的“文化空间”。要注意全方位、多层次的整体性保护,不能人为地割断传统武术与生态环境以及与文化整体的关系,要加强传统武术的地域生态文化环境保护、传承制度和“口传心授”方式等文化空间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及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对皖北地区传统武术活动状况进行调查,旨在探寻皖北武术文化遗产的真实现状,为皖北乃至全国武术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尚武的皖北地区曾经拥有拳种林立、门派众多的武术文化,现代化进程出现了传统快速失落,然而武术文化遗产保护实施却远未跟上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上,武术与诗歌是两枝并蒂璀璨的千古奇葩。它们“形神相依,相辅相成”,共同铸就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经久不衰的辉煌象征。文章通过探讨中华武术蕴藏的诗韵美,阐明当代社会把中华武术推向世界,打造“泱泱大国、礼仪之邦”东方文明的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悠久传统文化再次复兴梦的方法和意义:继承和创新传统武术不能只讲形式华美,忽略精神内涵的发掘;发展和传承传统武术不能只注重练形,忽略武德的培养。武术是动作化的诗歌,将两者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习武者提高文化素养,亦有利于培养爱国情操。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浙西南畲族武术的地域文化进行探讨。认为浙西南地区畲族的传统武术受地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和民族特色,除了具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体育文化的共同特征外,还有着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适应性,呈现出民俗信仰与祭祀仪式的传承性以及民族生存与娱乐的广泛性等地域文化特征。建议地方政府将畲族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化生态嬗变下传统武术的历史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用"文化生态"概念,将其引申到对传统武术的研究中来,是为了更好地讨论传统武术目前存在、发展的状态及其历史走向。文化生态嬗变下传统武术表现为多元历史走向:实践舞台的消失,传统武术的技击转向对个体生命的多元参照;生活方式的剧变,传统武术的健体趋向一种东方健身休闲式样;农耕土壤的摧毁,传统武术的传承作为一项民间"薪火相传"的文化交流媒介;竞技武术的挤压,传统武术的发展须与竞技武术统一、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