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东北地区农村体育人口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我国东北地区中部农村体育人口现状.结果表明,男性比例略高于全国体育人口中男性比例.体育锻炼频度低,经济收入不高,体育观念陈旧,基层体育组织匮乏,场地设施严重不足等是导致农村体育人口偏低的主要原因.应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健全农村体育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大力宣传全民健身计划;多方筹资、构建多元投资体系,政策倾斜,加大资金投入,解决好农民身边的场地问题.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温州地区社会体育发展环境、体育人口现状及体育行为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温州体育场馆建设发展相对滞后,体育健身资源分布不平衡;社会体育指导员总量有待于进一步增加,体育健身组织网络较为健全;②体育人口低于全国和浙江省的比例,女性体育人口多于男性,城市体育人口多于乡镇;③温州地区城乡居民倾向于选择简单易行和趣味性强的运动项目,且喜欢集体活动,男女对体育锻炼场所的选择和体育消费上有差别。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农村女性居民体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94名农村女性居民的调查和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认为甘肃农村女性居民对体育政策法规的关心了解情况较差;对体育的效能普遍有较为正确的认识;客观条件是制约甘肃农村女性居民体育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甘肃农村缺少有组织的活动和符合实际的健身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访问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宁夏农村回族聚居区群众的 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宁夏农村回族聚居区体育人口比例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体 育人口平均水平相近,男性体育人口远远大于女性体育人口,群众自发性体育活动所占比例较 高,以回族传统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但基层体育组织缺乏,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不足。  相似文献   

5.
李留东 《体育科学》2011,31(6):50-58
主要运用社会分层理论,以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社会统计为主要方法,通过对浙江省专业运动员的调查,统计浙江专业运动员的基本特征及其社会阶层来源的分布结构,并通过和浙江省社会阶层结构的比较,分析各阶层参加竞技体育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来自城市家庭的专业运动员比例远大于农村,在来自城市家庭的专业运动员中,女性的比例略高于男性,而在来自农村家庭的专业运动员中,男性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不同项目类别的专业运动员,来自城市与农村的比例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浙江省专业运动员最多的是来源于个体工商户阶层,与浙江省社会阶层结构相比,专业运动员相对更多地是来自于个体工商户与私营企业主阶层;社会上层主要参与的是小球、游泳与大球类项目,而社会底层主要参与的是田径与重竞技类项目;浙江省专业运动员父母的学历背景普遍不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与问卷调查法,对长三角地区35~45岁非体育人口的现状、体育人口标准的三个条件因素对该年龄段的非体育人口的影响以及本年龄段非体育人口的体育态度趋向进行调查和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一地区35~45岁年龄段的非体育人口比例仍高于全国2000年的比例水平;该年龄段非体育人口具有很大数量的“潜在体育人口,”在短时间之内增加该年龄段的体育人口数量是完全可行的。并对此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研究对象与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研究法等方法,着重对浙江东北地区和温州地区富裕农村居民的体育态度、体育需求、体育活动和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调查结果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按照体育人口的标准甄选,然后对体育人口群体进行分析和描述。研究结果分析1.基本特征(1)性别分布:在体育人口的群体中,男性占71.4%。女性占28.6%。男性体育人口仍然占体育人口总数的2/3以上。(2)文化程度分布:在体育人口的群体中,大专以上学历占36.7%;中专(含高中)占30.6%;初中小学占28.6%;识字不多占4.1%。(3)年龄分…  相似文献   

8.
主要运用社会学、人口学和体育社会学理论,以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社会统计为主要方法,通过对澳门全岛的调查,描述分析现阶段澳门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准确地统计出澳门体育人口的数量、分布、特征及其主客观动因等,并通过和广州市体育人口调查乃至全国同类调查部分数据的比较与反思,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澳门体育人口的对策建议.其主要结论性数据是:截止2007年底,澳门社会体育人口占总人口的17.64%,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但明显低于广州市的水平;如果再加上中、小学生体育人口和部队体育人口,澳门体育人口(广义)占总人口的29.15%,明显低于广州市,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苏北农村居民体育参与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苏北农村居民属于标准体育人口的比例非常低;绝大部分苏北农村居民利用非正规的场地设施进行体育锻炼,且体育参与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制约苏北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体育设施和锻炼场所""、不懂得锻炼的方法,不知道如何进行锻炼"、"没有兴趣"等;标准体育人口和近似体育人口无论在客观健康状况还是主观健康状况上都优于偶然体育人口和纯粹非体育人口。最后,针对调查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研究对象:井冈山地区13个县级镇、98个乡级镇。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访问法、文献资料法。结果与分析1.体育人口统计结果:在抽样比例偏向非农业人口的情况下,完全符合标准的体育人口为:18.74%。有37.69%的男性和28.19%的女性居民符合农民体育人口标准,符合农民偶尔参加者标准的居民仅有70.27%的男性和46.91%的女性。2.活动内容(1)闲暇时间:参加健身活动的39.93%,到图书馆、书店32.09%,文化馆11.94%,其它8.21%。(2)体育健身项目的选择:健身跑(含健身走、散步)54.10%,羽毛球43.28%,篮球37.21%,乒乓球34.70%,游泳18.66%,健身操17.16%,舞蹈…  相似文献   

11.
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的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政府给予农村节庆体育经费资助的难度加大,农村节庆体育活动需要更多地利用当地群众和外出经商务工人员的捐资,应重视组织引导大量回乡过节的村民参与健康的节庆体育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在祖国改革开放背景下农村传统体育的发展状况,文章以"双胜"村落为研究对象,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和访谈的研究方法,对该村落三十多年来传统体育状况历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村民的生活方式进入了多元化,现代观念和价值观念的改变,导致了民族传统体育意识衰退,村落传统体育的发展随着农村经济的转型和面临多元文化思想的磨合而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但从文化的传承、当前的经济水平、文化思想的准备与接受等多方面的现实问题都决定了对村落传统体育的发展有其不可替代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余芝芝  张燕 《当代体育科技》2020,(2):185-186,188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铜仁市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发展进行研究,在现状调查中发现,铜仁市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发展存在以下困境:(1)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参与主体的缺乏;(2)少数民族村落体育保护的政策制度不健全;(3)少数民族村落体育资源开发不合理。针对存在的现实困境,特制定以下发展措施:(1)因地制宜,政府部门制定保护与发展政策;(2)加深乡村旅游与少数民族村落体育融合发展;(3)加强引导,确立村民的文化自信感;(4)丰富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锻炼内容,提高村民参与度。  相似文献   

14.
高冰  张海燕 《精武》2013,(21):1-2
以衡水市村落为研究对象,对衡水市村落体育的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衡水市村落体育组织管理滞后,体育设施缺乏,组织网络不健全,体育活动两级分化严重,传统体育项目深受群众喜爱。经费和村民的锻炼意识不再是影响农村开展体育活动的首要制约因素,锻炼指导的缺乏成为新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法,对巢湖周边地区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与农村人口比例严重失调,年龄成两极分化,从业时间较短,非体育专业人员比例较高,经费、场地器材缺乏等等,成为制约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主要因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调查沈阳市铁西区和淄博市张店区社区居民体育健身锻炼行为现况,采用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对居民健身锻炼实施不同的干预措施。结果发现,社区居民在体育健身锻炼行为各阶段的情况是:打算转变前阶段的居民占45.03%,打算转变阶段占13.91%,准备行动阶段占13.41%,行动阶段占16.05%,巩固阶段占12.58%。干预前后社区居民对体育健身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保持锻炼的信念和参与体育健身锻炼的百分率均有较大的提高,居民参与锻炼的人数也有增加,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相似文献   

17.
以河南W村的打鼓活动为田野个案,调研发现,在民间体育参与过程中,村民交流虽然都会表达"我们是一家人",但不同场域的亲属结构涵盖范围却存在差异:在仪式性场域下往往呈现出对异姓的隔离状态,而在日常生活场域下呈现出融合状态。研究认为,隔离源自于乡土社会信仰与禁忌规范、宗族秩序的强化,而融合则是因为乡土情义秩序的维持、村落关系共同体的重构。基于以上隔离与融合并存的现象进一步提出,民间体育为乡土社会从"差序格局"向"差序场"转型提供了"物理舞台",并促成乡土社会形成"有机团结"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乡镇体育治理能力提升的行动逻辑、困境,提出对策。行动逻辑:向上争取体育项目资金的能力、对内整合体育职能的能力、向下协调体育资源的能力。提升困境:体育财力不足,体育公共服务建设被忽略;体育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体育行政人员被挤压;体育服务不够,村民体育话语被压缩。对策:完善乡镇财政制度,发挥体育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设立乡镇体育机构,扩充基层体育管理专业人才;强化乡镇服务理念,确立村民体育自治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泸州医学院医大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为该校医大学生提供体育消费的合理化建议;为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思路和参考;也为其他医学院校和西南地区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泸医医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泸医医大学生有76%左右来自农村,整体家庭经济状况不佳、消费还处于较低水平。虽然该校医大学生体育消费观念认识正确、态度积极,但实际体育锻炼情况不容乐观,体育消费总体参与度不高。结论:较低的消费水平是导致泸医医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差的主要原因;学业压力大、课余时间不充裕、课外时间占据较多则是阻碍其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而学校体育锻炼设施较为缺乏、体育课程设置的局限以及校园体育锻炼氛围不浓更是影响医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消费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大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加大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力度乃当务之急;而开设医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时尚的兴趣选项课程,积极开展多形式的课外活动,开展易于推广与普及的大众性健身项目的课余训练和竞赛,是引导和培养医大学生体育锻炼和消费的、积极的、必须的教育改革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20.
社会治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并不矛盾,社会治理应汲取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治理经验和智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既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文化基础,也是其应有之义。民俗传统文化遗产是社会治理的起点,赋予民俗传统文化遗产时代意义,是当前社会治理的要务。通过全国民俗体育文化遗产的筛查以及典型性个案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到乡村地方宗族、村干部、民间祭祀组织、村民以及地方政府在处理民俗体育文化遗产与现代性矛盾冲突时的不同表现,看到后起村干部引领民俗体育文化参与村落治理的良性互动,从而透视了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性生存境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