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体育教育专业实施学分制管理是主动适应科技进行和社会发展,提高学生社会适应性的需要,是深化体育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对从事体育教学教务管理的人员来讲需要学习并掌握学分制管理的方法。本以教育教学规律为依据,探讨实行学分制的基本条件、保障资源、选修课教材等以及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完善实施学分制方案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育专业实施学分制管理是主动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提高学生社会适应性的需要 ,是深化体育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 ,对从事体育教学教务管理的人员来讲需要学习并掌握学分制管理的方法。本文以教育教学规律为依据 ,探讨实行学分制的基本条件、保障资源、选修课教材等以及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提出完善实施学分制方案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是在完全学分制条件下,专项课基础上的分级教学(中小学也在进行这项改革),通过高校体育课分级教学实践,从体育教育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定位、学生体育基础水平和体育课分级教学初中效果等方面进行民意调查研究,试图探索出在完全学分制条件下,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新途径和方法,这将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以及教学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选课制作为学分制的核心早已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实施。由于学生的选课具有分散性、时间不确定性,难于人工调配与集中管理,因而很多高校采用体育选项课网上报名选课的方式解决问题。根据高校体育课程按兴趣分班、学生自主选课和各校实际情况的需要,选课系统的选课规则各有不同,但其最终目的是使选课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进一步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5.
以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省20所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及实施体育学分制情况等8项内容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反映了目前我省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不尽合理、选项课可选性一般、与体育学分制的实施联系并不密切,致使体育学分制的实施流于形式而无内容实质等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体育课程可开设多方位、多层次体育课目,以便于为体育学分制的实施赋予实质性内涵等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学分制的负效应制约着高校体育课程学分制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对高校体育课程实施学分制的负效应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限制体育课程学分制负效应的应对策略,为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完善高校体育课程学分制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论高年级大学生终身体育与课内外体育俱乐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高校高年级大学生的终身体育需求、课外体育活动状况进行调查,了解高年级学生停止体育课后的体育需求,并提出对高年级学生体育教育贯彻终身体育的改革建议:设立课内外体育俱乐部,实施学分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健康教育等教育观念在高校体育教学逐渐形成,人们对高校体育有了新的认识,体育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而全面,体育课程得以不断深入。但对大学生的体育成绩评定仍停留在课堂上,注重运动成绩,强调功效性,这种评定方法已不适应改革的要求,因此,就大学生体育成绩实施学分制管理进行研究,为完善大学生体育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朝阳 《体育世界》2011,(2):107-109
对西安理工大学体育教学6年来实施的学分制改革进行了研究分析。结合学分制特点,建立了独立的、开放式的学生自主选课体系、教师择优竞争上岗、体育课分级教学、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教学模式。其成功的经验和实践获得的启示对其他普通高校体育学分制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进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在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中实行学分制的可行性和实施的条件,目的是改革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使体育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育教育目的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同时也要提升他们的精神质量。体育活动有效改善学生的身体机能,增强体质,提高适应能力,释放学生内在的生命能量,迸发激情,从而提升社会生活质量。文章从高校学生体育精神文化现状着手,分析高校学生体育精神文化的缺失情况,提出体育教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精神文化培养改革方案和行动策略,在实践中初显成效,学生上课出勤率、体育赛事参与度、体测参测率等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也明显改善。并对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中实施体育精神文化改革提出若干建议:挖掘各项体育隐含的体育精神文化内涵和衍生教育价值,弥补体育精神文化缺失;借助载体进行体育精神文化熏陶与传播;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体育精神文化水准。  相似文献   

12.
高校扩招后体育教学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综合研究方法,对扩大招生后广西10所高校体育教学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运动场地、设施;师资力量;生源质量;教学管理水平。提出:加大体育经费投入,改善运动场地、设施;加强体育师资的建设与管理;因材施教,实施学分制;提高体育教学的管理水平。制定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是稳定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分制实施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调查分析多所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学分制实施的基础上,探讨了专业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独立的和专业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相结合的两种学分制实施的特点,找出影响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分制实施的因素,最终提出:完善学分制管理体制,形成良性运行机制;根据需要,适度放宽学分制标准;拓宽思路,宽进严出,保证招生质量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项群训练理论”的体育课程教学是按照体育的项目特点进行分类组合而设计的一组课程内容体系。文章采用心理测试、比较实验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项群训练理论”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多重性。本研究提出的基于“项群训练理论”的体育课程教学是在“完全学分制”下结合项群理论的一种尝试,目的在于探索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成功模式,不断丰富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5.
网络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目前在高校体育健康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与实施已开始起步,既缓解了高校体育教学场地器材的不足,弥补了体育文化知识的缺失,又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增强了体育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从现实和未来看,网络技术在体育教学中能否得到充分运用,需要观念层面的解放与突破,加强教学设施与师资队伍建设。网络技术运用的主要途径,一是进行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二是教师专业提升与课堂教学改革,三是学生个体或群体自主对网络资源的辅助运用。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现状时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多希望在活动中多担任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农村大学生的“社会经验”、“社会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组织活动能力”、“专业知识能力”等能力也影响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习管理的若干问题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高水平运动员的“学训”定位问题、学分制问题、运动员文化底子差问题、过程管理问题,并提出在“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下,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应有自己的特色,考虑国家和高校利益的整合,从育人的角度出发,规范高校的入学途径。学分制的实施尚待进一步完善,同时应加强过程管理,以保障运动员文化学习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8.
以“阳光体育运动”为背景,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校残障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认为:残障学生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制度保障体系缺失、管理体制不健全、体育教育滞后、课外体育活动得不到良好的落实、观念制约等是影响高校残障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主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为“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残障学生中有效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实施发展,我国高校在教育活动中十分重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体育文化在建设中一方面要结合新时代的体育精神,体现竞争合作意识,另一方面就是要发扬我国传统体育的精神和魅力,做好我国传统体育的教学,展现我国传统运动的风采。在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中,舞龙运动是受众非常广泛的一项体育活动,它在运动中体现着"龙"的精神内涵,还能够从整体提升参与者的身体素质,对于我国高校校园的体育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下面文章我们就对舞龙运动对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健全我国高校校园科学、合理的体育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文化素质现状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跃先  彭支玉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2):235-237,24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文化素质现状进行了分析.目前大学生体育文化素质普遍较差.其原因主要是受传统文化、传统学校体育教学、传统学校体育竞赛、体育师资队伍以及校园和周边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由此,针对性地提出了体育文化素质培养与教育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