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等方法对麻粟坡县民族吹枪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吹枪是云南省麻粟坡县的苗族同胞.为了守护庄稼而制造的工具.它用薄竹做成枪筒,用木料制成枪套,合成了吹枪,子弹是用粘泥制成的弹丸.击发时,将弹丸塞入枪筒,用嘴对着枪筒吹气射击.吹枪运动发展至今,成为群众喜爱的体育活动.研究找出开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强宣传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运用田野考察法、文献资料法、归纳法、演绎法对吹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吹枪创始人群在吹枪作用于生产劳动基础上融入"求越思想"后将体育因子植入生产劳动中,从而使吹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从吹抢生产劳动中剥离出来;在吹抢从生产劳动到体育的蜕变过程中以具有体育性质的吹枪活动能为吹抢创始人群带来更多的物质利益为驱动力,吹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源头是人类的"求越思想".  相似文献   

3.
采用实地考查法、献资料法等对土家族的狩猎活动结构及在狩猎过程中积累的知识经验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目的是为现代人体验“狩猎活动”提供帮助,使其迅速成为现代都市人休闲娱乐的重要内容,从而使民族地区丰富的“狩猎”资源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化交流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法等对改良后的中日传统体育吹枪(箭),从形态特征、技术技巧、竞赛规则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枪箭的外观上看,改良后的日本吹箭器械更注重其使用的安全性,并保留了日本传统吹箭的特性.在箭靶的设计方面,中日两国虽然都借鉴了射箭等项目的竞技规则,但日本在计分方法和靶环颜色设计等方面形成了吹箭运动区别于射箭而独有的特色.在吹箭运动的技术技巧方面,我国的比赛姿势很独特,而日本更注重吹箭技术过程的规范性和健身性.在吹箭竞赛项目的设计方面,我国对吹箭竞赛项目的设计比较单一,参赛对象仅限于少数民族;而日本吹箭竞赛项目内容丰富,参赛对象不限民族、国籍,同时实行吹箭竞技水平等级制度.日本对吹箭的现代化改造可以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吹枪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运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历史过程比较和民族文献整理等方法,对湘西苗族鼓舞文化生态的环境、结构、变迁过程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苗族传统鼓舞与现代鼓舞之间的文化生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苗族鼓舞的文化变迁过程,本质上是苗族鼓舞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影响苗族鼓舞文化生态变迁的各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力因素,其次是社会政治制度因素,最后是地理环境因素.民俗体育保护要完善现代体育价值理念,注重文化生态的活态保护,深化政府社会公共政策,保护和教育相结合,增强内源动力.  相似文献   

6.
原始时代狩猎活动的民族体育文化意蕴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西部边陲的宁夏贺兰山贮存了人类上万年前的文化艺术品--岩画,岩刻作品表现了类似古今体育运动的马术、摔跤、投掷、跑步、格斗等活动项目.虽然,岩画中反映先民的这些活动还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体育,但是,由狩猎源起的人的活动范围、信息传递、规模的扩大,并不逊色于任何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不论是劳动工具的发明与使用以及狩猎过程均是一种用身体运动对自己身体进行改造的方式并创造价值的活动.通过岩画的大量发现和研究,我们必定会对悠久的中国远古体育文化有深层的理解,并对东西方体育文化最终达到和谐产生新的期待.  相似文献   

7.
苗族节日体育文化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护、传统与发展苗族节日体育文化对整个苗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义重大。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对贵州苗族节日体育文化展开研究,结果显示:苗族节日体育呈现出活动项目丰富、娱乐性强、祭祀活动被淡化、群众参与面广、经济效益追求日趋凸显等特点,根据其特点分析苗族节日体育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传承的机遇和挑战。旨在为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白晋湘 《体育科学》2012,32(8):16-24
湘西大兴寨及其周边地区的抢狮习俗,由传统社会中基于狩猎采集的神灵保佑仪式,演变成为现代社会中基于旅游经济的物质文化需求活动,为探索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体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研究文本。采用田野调查、深度访谈、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湘西苗族抢狮习俗的发展历程、社会结构、时代特征、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客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社会转型过程加剧,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生计方式、民间社会组织、社会性别、文化传承模式等变迁,对传统体育的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9.
为苗族节庆体育文化的现代发展提供参考,以赶秋体育文化为个案,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苗族赶秋体育文化的现代流变进行了分析。结论:苗族节庆体育文化的流变,国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因素在一个文化体中碰撞、吸收、共同形塑的文化样式。建议:作为民族文化强大推力的国家力量,顺应民意,正确引导;处理好与民族社会的关系,适时进退;加强民族节庆体育文化教育,弘扬民族体育文化精神;向外推介民族节庆体育文化产品,使国家的现代化目标能引领民族社会的发展,并使民族文化在其过程中得到保护、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金平县境内的苦聪人(拉祜族)原居住于高海拔深山老林中,过着原始游耕及狩猎生活,是金平各民族中经济文化最落后的一个民族,直到解放时他们尚处在原始社会,刀耕火种,以物换物的生活状态。1957年党和政府将他们接出深山老林,搬到下半山及河谷地带,当地的哈尼族、傣族、苗族  相似文献   

11.
1985—2000年湘西土家族、苗族学生体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湘西1985年和2000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湘西地区土家族、苗族学生的体质状况作15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为湘西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5年间,湘西土、苗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发育速度多数未步入快速增长阶段,且苗族学生快于土家族学生,发育过程多数出现提前,身体发育的充实度和匀称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肺活量平均增长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身体素质发展水平(除力量素质外)多数出现下降,其中,耐力素质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广西苗族芦笙舞是广西苗族同胞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娱神、娱人的舞蹈形式。其产生与发展与广西苗族人民的生产劳动、生活环境、宗教信仰、民族精神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以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广西苗族芦笙舞保护与教育传承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使广西苗族芦笙舞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8):107-108,112
运用历史过程分析、社会调查和实地考察,对贵州台江苗族独木龙舟传统体育活动进行了研究,详述了该活动产生的民间历史文化背景及原生态表现形式。研究认为,苗族独木龙舟传统体育活动的产生与其生产生活方式和宗教活动密切相关,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发展地区经济、强身健体和娱乐身心等多种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4.
徐泉森 《体育科技》2011,32(4):21-23
苗疆边墙是封建统治者为了封锁苗族人民而修建的一种军事工事,在边墙的压迫下,苗族人民对统治表现出了更加强烈的反抗斗志。边墙促进了苗族武术的进一步传播,因为文化封锁的因素,也使得苗族武术的传承体系更加的封闭,同时也是苗族武术能原汁原味的保存至今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边墙的缘故,苗族武术的价值功能也发生重要转变,使苗族武术成为了单纯的搏杀技能。随着历史的发展,边墙和封建阶级已经土崩瓦加,苗族武术又重新回到了其应有的轨迹之中。  相似文献   

15.
苗族独木龙舟竞渡的体质人类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苗族的独木龙舟是举世无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人类学"田野工作"(field-work)方法,对黔东南地区清水江及其支流巴拉河流域的37个苗族村寨独木龙舟竞渡的选手进行了体质形态的调查测试.结合体育人类学理论,进行了苗族独木龙舟竞渡选手与全国成年人、青少年以及国际标准竞技小龙舟运动员的体质分析;对苗族独木龙舟竞渡选手与贵州世居苗、侗、土家、布依等民族的体质形态进行比较,对其体质人类学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从而表明苗族独木龙舟作为一项旨在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延续力的传统习俗,并无体育意识和健身动机,其运动形式可以视为体育萌芽,实质上,更应当作为一项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看待.  相似文献   

16.
利用湘、青2000年和1985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湘、青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质状况作15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结果:15年间,湘、青少数民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发育速度,土、撒族学生明显快于土家、苗族学生,发育过程多数出现提前,身体发育的充实度和匀称度除土族学生外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民俗旅游的不断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与民俗旅游的结合将会越来越密切,民俗旅游对当地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分析德夯民俗旅游中的苗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内容,探寻德夯民俗旅游与苗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互动关系。通过德夯民俗旅游对苗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效研究,为少数民族地区走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促民俗旅游、以民俗旅游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良性互赢之路,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和谐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摘要:从贵州省农村中小学少数民族留守儿童中抽取750名回族、布依族、苗族留守儿童,对他们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表明:三个民族留守儿童的体质健康各有优势又各有劣势,健康状况各不相同。建议根据各民族学生的体质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确实提高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9.
湘西土家族、苗族学生1991-2000年健康状况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湘西1991年和2000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湘西土、苗学生的视力、龋齿、血红蛋白、蛔虫卵、首次遣精和月经初潮作9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为湘西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1)9年间,土、苗学生近视患病率除土男外均出现上升,其中小学生大多数出现上升,初中生各有增减,高中男生大多数出现下降,女生大多数出现上升。(2)9年间,土、苗学生龋齿患病率平均值和龋均值出现下降;低陆和蛔虫卵检出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3)9年间,土、苗男生首次遗精和女生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均出现提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