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运动的竞争,实质上是体育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体育后备人才的成长速度及人才储备数量和质量的竞争。纵观世界体育强国的发展态势,许多国家都把培养高水平体育运动人才的触角伸向学校,从而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系统、多网络的训练管理体系,为多出、快出、出好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与业余体校已构成我国学生课余训练的基本组织形式,成为培养我国竞技后备人才的支柱和摇篮。  相似文献   

2.
1浙江竞技体育“体教结合”的实践现状 浙江省在“体教结合”发展体育这一块起步比较晚,目前,除去体育传统学校外,我省有市级中专体育运动学校5所;各级各类青少年业余体校130多所,其中由体育部门直接主管并实行读、训、住三集中的业余体校34所,实行集中住、训二集中业余体校20所,这54所相对业余训练情况比较稳定体校中,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4所,  相似文献   

3.
<正> 在当前进行的学校体育改革中,为了满足学校体育为竞技运动培养后备人才与作贡献的要求,出现了试办高水平运动队,试图建立学校体育运动训练的一条龙体制,把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作为国家竞技运动训练的重要形式之一。同时将业余训练作为学校体育内容,将体校训练与学校培养结合起来,并要求学校运动队队员能够承担参加  相似文献   

4.
构建我国篮球后备人才文化教育体系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在国际体坛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在当前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我国体育事业要保持可持续性的发展,后备人才的培养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据统计调查显示,我国参加业余训练的青少年总数与80年代相比,萎缩了20-30%。1992-1997年间,我国各级、各类业余体校平均每年向专业队输送4000余人;各类体校有2700多所,参训人数超过30万,如果加上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人数则高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随着整个教育与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我国中小学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与业余体校已经成为我国学生课余运动训练的基本组织形式。培养我国竞技后备人才的支柱和摇篮。 毋庸讳言,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与业余体校在训练指导思想、组织  相似文献   

6.
"体教结合"的本意就是把文化教育和学校体育、业余训练结合起来,构建起以体育部门为主体,以体育重点校及各级业体校为依托,以增强青少年体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为目标,将文化教育和业余训练相结合的模式。20多年来,我国各地在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过程中积极推行体教结合模式,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文体并举的人才,为体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6年掖县会议以后,我国课余训练工作,在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有了较快的发展,学校运动竞技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学生运动员,初步探索了一条不脱离教育轨道的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路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课余训练的体制。据统计,我国中小学传统项目学校接近2万5千所,在训学生540多万,开展的项目有59项。全国成立高水平运动员试点大学59所,培养后备人才的试点中学289所,经常坚持系统课余训练的人数达2万多人。传  相似文献   

8.
杨玲 《体育世界》2009,(7):46-47
通过对河南省17个地市的体育运动学校、业余体校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调查,发现影响河南墙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有资金投入、硬件设备条件、生源质量、运动员就业、管理体制、项目设置、竞赛体制、选材与训练、教练员水平等,为河南省有关领导部门因势利导、规范管理、制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相关政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军  鲁磊  储娜 《体育学刊》2006,13(6):121-123
通过对河南省17个地市的体育运动学校、业余体校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调查,发现影响河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有资金投入、设备条件、生源质量、运动员就业、管理体制、项目设置、竞赛体制、选材与训练、教练员水平等。  相似文献   

10.
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是巩固和发展我国竞技体育的基础和关键。作为“三级训练体制”的基础——业余体校,为我国优秀运动队输送了大量后备人才,为提高我国体育运动水平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业余体校的发展步履日艰难。本文意从组织理  相似文献   

11.
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不仅推动着二三线多层农业余训练网络的发展,也给运动学校提出了一个必须多渠道办学,积极参与竞争的课题。新疆竞技体育运动学校贯彻“以教育为基础,科技为先导,训练为中心,输送为宗旨,人才为目标”的办学方针,把学校办成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教育和训练两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情况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12.
体育后备人才管理和训练改革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正迈进世界体育强国行列,今后能否更上一层楼,关键取决于对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培养的渠道主要是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业余体校。只有在管理和训练上进行改革,中国的体育事业才会赢得更加辉煌的明天。  相似文献   

13.
对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我国现有各级行类业余体校3687所,受训学生约30万人。八十年代以来恢复和创建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目前已有22954所,受训学生达436万人。近几年国家教委根据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发展规划,在传统项目学校基础上,又创建了259所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这三种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形式的学校,其现状是: 1.各级业余体校:其管理体制,办学形式各有不同。有体委为主管理的,有教委为主管理的,也有两家合办的;办学形式有“一集中”的、“二集中”的、“三集中”(集中食宿、集中学习、集中训练)的。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训练与文化学习的矛盾不易解决好,学生的升学、就业问题是各体校较普遍存在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2.体育传统校:即在一个学校里,以一、两个项目为主、形成传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它是由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两家联合创办的,较好地调动了体育、教育部门和学校各方面的积极性,十多年来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的优秀后备人才。然而,体育传统校也存在着不足:目前,被命名的体育传统校绝对数偏多,各方面的投入条件有限,对传统校的评估重点不突出,缺乏完整、统一的训练大纲;教师训练水平大多不能适应系统训练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业余体校纳入教育系统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是巩固和发展我国竞技体育的基础和关键。作为“三级训练体制”的基础──业余体校,曾为我国优秀运动队输送了大量后备人才,为提高我国体育运动水平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业余体校的发展步履艰难。从组织理论出发,对业余体校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组织与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业余体校进行改革的初步看法,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少年体育训练》2014,(2):135-137
<正>为了能够有效激励和调动各省、市抓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各级体校的办学水平,发展业余训练质量,达到更好地服务奥运、为国争光的目的,国家体育总局以奥运会为周期,在全国开展了"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认定工作。多年来,被评定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各所学校抓住自身特色与优势,开拓进取、力争上游,真正把培养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当成自己的职责,向祖国和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16.
为了能够有效激励和调动各省、市抓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各级体校的办学水平与业余训练质量,达到更好地服务奥运、为国争光的目的,国家体育总局以奥运会为周期,在全国开展了“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认定工作。多年来,被评定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各所学校抓住自身特色与优势,开拓进取、力争上游,真正把培养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当成自己的职责,向祖国和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进步,竞技体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当今世界上,竞技体育不仅是科学技术和综合实力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而竞技体育要发展,其先决条件是应培养出大量的体育后备人才。因此,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在整体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县市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源头和根基。结合县级体校重竞技项目发展的实际情况,浅析目前县级体校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广东省市级体育运动学校、县级业余体校、省级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广东省篮球单项后备人才训练基地的篮球教练员和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广东省竞技篮球后备人才的训练场地和经费现状与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竞技篮球后备人才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广东省市级体育运动学校、县级业余体校、省级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广东省篮球单项后备人才训练基地的篮球教练员和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广东省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培养单位、教练员、运动员的现状与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目前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体系现状与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面临的制度、管理、经营、训练等问题,并提出建议与对策。1·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职业足球俱乐部足球人才的主要来源体系是,以基层足球代表队、基层训练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为塔基,以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中学和重点业余体校位中层,以国家队和各省市代表队为塔尖的业余训练与专业训练层层衔接的足球后备人才“三级网络”培养训练体系。它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组织领导体制。这种体制为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