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江舞”是清江流域流传下来的舞种组合,经过恩施文艺工作者搜集整理编创而成,反映了当地人劳作、嬉戏的场景,再现了土家族、苗族独特的民族风情.清江舞既整合了土家苗族歌舞和音乐的精华,又揉进了时尚的音乐舞蹈元素,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富有时代气息,并有休闲、健身、陶冶性情等功能.其提升和推广普及对土家地区的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有着划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斗脚舞是红苗特有的一项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挖掘和整理斗脚舞传统体育资源,将斗脚舞做为体育课程资源引入课堂,对于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城镇居民体育作为特殊的文化运动和新的社会体育形态,将直接关系到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也影响到城镇体育的发展目标。在体育发展过程中,各地区受自然环境、民俗习惯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影响,导致各个地区人们体育锻炼质量存在明显差距。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性别、年龄和学历3个角度对滇辽两省居民的体育价值观、体育锻炼次数、体育锻炼时间、体育锻炼项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价值观大致相同,都把增进健康,祛病延年排在首位;受性别、年龄、学历因素的影响,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次数和锻炼时间有所不同;体育锻炼首选项目球类运动受场地设施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清江舞”在高校体育中推广的价值与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的创新民族舞蹈清江舞,集休闲、娱乐、表演、健身功能于一体,适合老、中、青、少各个年龄阶段,在高校体育中推广和普及与时俱进的民族舞蹈清江舞,可促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养成自觉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并为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湘、鄂、渝、黔少数民族城镇与农村儿童体质现状和健康状况。方法:对少数民族儿童进行身体形态和机能指标的测试。结果,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湘、鄂、渝、黔少数民族城镇与农村儿童的形态指标较差,机能指标有优有劣。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全国许多城市掀起了健身热潮,全民健身路径遍布大街小巷。为了进一步科学、合理地使用和管理"健身路径",推动全民健身工程快速发展,本文对山西省部分国家级贫困县"路径"的社会效应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推动经济欠发达地区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建立合理的健身路径锻炼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傩舞"是我们的祖先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式之一。是古代百姓用以"驱逐四方疫鬼"的一种仪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傩舞增加了许多娱乐的成分,其舞步许多都能与现代舞曲的节奏合拍。研究发现,如独舞《开天辟地》,可以用迪斯科伴奏到底;《后羿射日》是双人舞,可以用伦巴和探戈音乐伴奏始终;又如《八仙上寿》,则是迪斯科、伦巴、慢四、探戈、华尔兹舞等舞步之大成,头、手、足、臀、腰配合默契,随着"嘭嚓嚓"的不断变化,时而狂热、时而深情、时而奔放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所不同的是配舞的音乐,现代舞是"嘭嚓嚓",傩舞用是"咚咚锵",然而节拍基本上是一致的。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傩舞有着重要的健身价值。"傩舞"能使家庭和睦、邻居团结,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明立 《体育科技》2010,31(1):103-105
"轻体育"是欧美体育学者新近提出的一种大众健身运动形式,它技术要求低、体能消耗少、灵活多样、经济方便、轻松愉悦、怡情悦性,在我国开展"轻体育"具有增进人体健康、加强心理保健、延缓衰老、延年益寿、预防疾病、促进康复、增加体育人口、促进全民健身等作用,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有效形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鞠明海 《冰雪运动》2011,33(2):53-56
黑龙江省冬季休闲体育的开展是落实《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刚要》以及"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和"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途径。对黑龙江省冬季休闲体育开展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当前存在政府职能部门重视冬季群众休闲体育、各群体冬季休闲健身的意识不同、冬季休闲体育发展尚不均衡等状况;提出提高重视程度,继续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导向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培养群众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拓宽开展渠道,促进黑龙江省冬季群众休闲体育的全面发展等发展对策,为黑龙江省冬季休闲体育运动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山寨体育文化源流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山寨体育文化是以边区山寨村落为载体而展开的一种文化体育活动形式 ,从文化分类的角度而言 ,它是该地区传统民族文化的一个方面。由于其来源较为丰富复杂———有的来自生产劳动 ,有的来自宗教习俗 ,有的来自军事模仿等 ,因而这些体育文化的具体表现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纯粹单一的体育形式 ,而是渗透在各种社会活动之中。所以 ,研究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山寨体育文化的源流 ,对深入理解边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渗透性、综合性特征具有积极意义。一、来源于生产劳动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山寨体育文化多是…  相似文献   

11.
在全民健身理念下,挖掘忻州挑椅舞的体育文化价值是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途径.文章结合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等方法,对忻州挑椅舞的起源、表演形式、体育文化价值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忻州挑椅舞是一项集音乐、技艺性、表演于一体的民间舞蹈项目,它源于古代兵戎文化,依附于敬神祈福、节庆民俗活动,具有传承民族体育文化、强健身心、推动体育旅游发展、丰富全民健身活动等价值.  相似文献   

12.
百姓健康舞文化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民健身的推进、城市形象的提升、居民多元化文化需求的满足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百姓健康舞文化的作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百姓健康舞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创新和发展的建议,旨在希望引起有关部门对于百姓健康舞文化的重视,促进百姓健康舞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尹开宁  张欢 《精武》2012,(35):81-83
为大力推广排舞运动的开展,增长全民健身的热潮。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武汉市排舞运动开展现状进行诩查。研究表明:武汉市排舞运动参与的群众特点明显,运动场所种类多,挥舞比赛开展较多。式汉市摔舞运动开展的特点有:体育局的重视;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的宣传;社区、单位、学校等的积极参与等。  相似文献   

14.
对舞凤运动的文化传承和发展现状进行了挖掘和分析,找出了民间舞凤运动的不足之处,从6个方面对舞凤运动进行了创新研究。这对于发展民族传统舞凤运动、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丰富全民健身活动内容、完善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以来,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全民健身服务的优化。运用访谈、调查等方法,就我国全民健身服务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对"体系"构建过程中的关键点进行了剖析。研究认为,公益性全民健身事业应合理把握"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应从投入与融资机制、资源整合机制、法规保障机制等不同层面保障"体系"的有效运行;应逐步形成"政府支持、各方协作、社团管理、市民参与"的公益性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社会化管理模式,公益性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亟需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6.
社区体育是全民健身群众体育活动的最基础部分,社区体育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群众体育的开展、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因此开展好群众体育运动必须从社区体育开始抓起。城市居民"社区化"已成为中国城市社会结构变化的突出特征。社区是社区体育的载体,是社区人强身健体的主要阵地。我国中小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问题有经常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人群年龄呈"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即老年人和儿童人数较多,中年人、青年人人数较少。由于参加社区体育人群的局限性,社区体育的内容、社区体育的经费投入及设施也同样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7.
文章借助史籍对"公孙大娘舞剑器"进行考述,结论:一、唐代"剑器"、"剑器浑脱"和"西河剑器",都属十八调四十大曲中的舞曲,有"中吕宫"和"黄钟宫"两调,还有与之相匹配的词、令。二、唐代舞"剑器"有独舞和队舞,独舞时"以袖为容,蹋足为节",徒手而舞 队舞则带"器仗",但与"剑"无关。三、将"舞剑器"与"舞剑"或"剑舞"混为一谈,多出现在晚唐之后的各种作品,常见于书论类。四、宋之后的"舞剑器"、"舞浑脱"已经变为持剑而舞。  相似文献   

18.
"胡服骑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著名改革。本文从体育视角梳理了这一改革所蕴涵的"全民体育"思想,即全民参与、全民锻炼(习武),探讨了这一体育思想对于当代中国体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长阳巴山舞是在土家人传统跳丧舞基础上,由"土家舞王"、"东方之子"覃发池进行了创新、改编而成的群众自娱性广场舞蹈。文章针对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现状存在的具体问题,审视了长阳巴山舞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分析了将长阳巴山舞引入高校体育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及注意问题,分析表明:长阳巴山舞引入高校体育教育,可激发大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还可成为新时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实践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采用问卷调查法结合实地考察,对江苏、河南两省的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比较分析了两地的农村基层体育组织机构、农村体育经费来源、场地设施和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结果表明,江苏、河南两省组织机构的情况有着各自鲜明的特征,两省间的农村体育经费差距较大;江苏与河南两省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多借助学校、机关等单位的体育设施,且大部分乡镇存在体育场地相对短缺的现状;各自开展的农村体育活动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