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
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支持体系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屹  李柏洲 《科学学研究》2010,28(1):141-150
原始创新能力低下,是我国大型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原因,对于创新资源相对缺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对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支持体系进行高效的资源再分配是提升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充分分析大型企业原始创新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动力学知识构建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支持体系模型,并对支持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实证仿真研究。通过对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支持体系的动态仿真模拟发现:对支持体系中政府投资比例进行合理的再分配,可以使大型企业原始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基于SD大型企业原始创新系统动态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型企业是一个具有复杂性、非线性和动态性的系统,传统的分析方法未能很好将企业非线性系统特征及企业运行的动态演化纳入到分析框架之中。而系统动力学强调系统结构对系统行为的决定作用,通过系统诸要素相互作用的关系解释系统的动态行为。因此,本文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大型企业原始创新的系统分析模型,对大型企业内部各个流动要素进行研究,借以分析大型企业原始创新的动态演化过程。最后,得出影响大型企业原始创新产出的因素,并且为企业原始创新系统高效发展提供政策指导。  相似文献   

3.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系统是一种典型的信息反馈系统,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系统的形成与积累取决于组织内部资金和人员的存量和循环使用情况.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23个因素进行权重分析,从中选出权重较大的12个因素.从系统动力学的视角构建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系统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因果关系图进行分析,最后给出提高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校企研原始创新能力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要素,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质量.本文对原始创新的内涵和原始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对"十三五"期间我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原始创新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校企研原始创新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而提出具体的建议,为深入推进我国校企研三方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模式的基础上,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配置能力、创新文化重视程度、政府支持力度、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金融市场完善程度、技术市场成熟度、人才市场成熟度、市场集中度、技术发展阶段、大型企业整体能力、企业生命周期等影响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模式选择的因素进行研究.运用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模式选择的决策模型,明确了原始创新模式选择应遵循的原则,为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模式的选择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本.  相似文献   

6.
选取2006-2014年中国科技活动相关数据,构建国家科技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绘制影响科技创新能力要素的因果关系图,仿真模拟分析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进程中,企业R&D经费投入和R&D人员投入起决定性作用,政府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由此应制定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增加企业R&D投入、加大财政科技经费支持力度等针对性措施,以加快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广东省原始创新能力薄弱的原因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广东省在推动原始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厘清科技发展思路、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整合创新资源、增强科研主体创新能力、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科研体系、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等方面入手,较为系统全面地对广东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进行战略分析并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原始创新的主体主要是两个,一个是高校及科研院所,主要体现在基础研究方面;另一个就是大中型企业,主要体现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在如今开放的世界里,研究大中型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将对国家的竞争力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将大中型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弹性分析来分别阐述各个影响因素对原始创新能力的作用大小,进一步提出加强大中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选取2006-2014年科技活动相关数据,构建国家科技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绘制影响科技创新能力要素的因果关系图,仿真模拟分析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进程中,企业R D经费投入和R D人员投入起决定性作用,政府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由此应制定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增加企业R D投入,加大财政科技经费支持力度等针对性措施,以加快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如何调整创新投入的数量和结构,是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天津市区域创新系统模型,通过Vensim软件进行仿真,发现不同的创新投入形式和途径在提升天津市区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从长期来看,政府教育投入能够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但规模效应不明显。(2)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方面,政府和企业对RD活动投入的增加都能起到显著的作用,相比而言,增加企业RD投入的短期效果好,而增加政府RD投入的长期效果好。(3)在总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或企业将更多的RD经费投向高校和研发机构能更好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4)良好的创新环境能够迅速、显著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电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基础并根据其特点,通过对电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筛选和分析,建立一套能源电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评价指标体系,首次利用云模型在电力企业技术能力评价上,构建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判断,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得出企业创新能力水平的评价结果并进行分析,证明该模型的正确性,提出提高电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军民融合企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云模型理论进行了实例验证,以期为军民融合企业科技协同创新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基于动态能力和吸收能力理论,以我国2010—2013年发生并购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技术并购、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技术并购相对非技术并购提升了并购后企业的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技术创新的感知识别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但没有提升技术创新的内化能力;此外,吸收能力能发挥调节作用,吸收能力越强的公司技术并购后其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更强。因此,企业在并购前需锻炼好内功、并购后在整合目标公司技术资源的同时继续加大自主创新才有利于企业在动态竞争环境中更好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控股权性质差异视角,本文首先理论分析金融错配对国有与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产出及其模式选择的差异性影响,以及政府补贴在缓解金融错配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时的政策效应;然后再以我国A股市场2012—2019年期间上市企业为样本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虽然金融错配有助于增加国有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但它在降低民营企业创新产出水平的同时,会严重阻碍国有与民营企业原始发明创新能力的提升;政府补贴能有效缓解金融错配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与原始发明创新能力的不利影响,并对其研发投入产生正向“挤入效应”,但它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与产出的政策效果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曾德明  王媛  徐露允 《科研管理》2019,40(9):181-189
本文通过我国汽车产业200家企业1996~2010年专利、标准与企业性质的面板数据,采用负二项随机效应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相关和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技术标准化能力对二者间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呈正相关,技术标准化能力显著负向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技术标准化能力显著正向调节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研究结论丰富了技术多元化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为我国企业构建合理的技术多元化战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两家后发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创新追赶历程的探索性案例分析,得到以下研究发现。一是发现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技术能力提升呈现“序贯性”特征,企业创新追赶过程中需要科学依循技术能力的序贯性。二是发现组织学习和资源治理作为技术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撑行动,随着追赶过程的深入也呈现序贯性的演进。三是发现技术(工程)科学知识的掌控是复杂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向高端演进的关键因素,对其的关注应贯穿技术能力提升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7.
张冬梅  史雅楠  徐雨森 《科研管理》2019,40(11):123-133
通过对两家后发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创新追赶历程的探索性案例分析,得到以下研究发现。一是发现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技术能力提升呈现“序贯性”特征,企业创新追赶过程中需要科学依循技术能力的序贯性。二是发现组织学习和资源治理作为技术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撑行动,随着追赶过程的深入也呈现序贯性的演进。三是发现技术(工程)科学知识的掌控是复杂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技术能力向高端演进的关键因素,对其的关注应贯穿技术能力提升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8.
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糊综合评价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出发,建立了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应用层次分析法为该指标体系的各层次指标赋权,运用多重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以某建筑企业为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9.
伴随知识经济的发展,从更开放的渠道中整合创新资源已成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威客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通过研究威客的发展与应用现状,提出三种基于威客的技术创新模式,并论述其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为企业如何应用威客进行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