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马欣 《科教文汇》2009,(5):211-211
我国人口中农业人口占70%,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消费水平直接影响了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和消费支出水平。因此,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状况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通过对1998年和2006年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进行聚类分析,提出改善农村农民消费支出结构,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演变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孟繁盈  许月卿  张立金 《资源科学》2010,32(7):1333-1341
以1995年-2006年我国各省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统计数据为基础,从食物消费量、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地域差异等三方面分析了我国各省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演变特征,并应用居民人均食物消费量—收入消费模型,对各省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发展动态进行了预测,由此得到一些保障我国食物消费安全的结论与政策启示。结论表明:①近1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对粮食消费有所减少,鲜菜消费基本稳定,而猪牛羊肉、禽类、水产品等动物性食物消费在增加;②城镇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明显高于农村居民,而农村居民只有粮食消费高于城镇居民;③我国食物消费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不同食物种类均存在消费地域性;④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后,动物性食物消费尤其是家禽类和水产品的消费将会显著增加,而粮食消费将会明显减少,鲜菜消费趋向稳定,其中农村居民对动物性食物消费需求增长幅度大于城镇居民。政策启示:①确立"大食物"新观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扩大食物来源,满足居民食物需求;②根据城乡居民不同的食物消费阶段,制定相应的食物安全策略,努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其食物消费水平;③针对不同地区食物消费趋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保障区域食物安全。  相似文献   

3.
选取2001-2018年湖北省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和8类消费项目支出数据,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对湖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特征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湖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边际消费倾向排名前4位的依次是食品、居住、交通通信、医疗保健,表明以上消费项目是消费热点,而食品依然是消费的重点,消费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农村居民收入弹性总体较高.从提高农民收入、降低农村居民居住消费负担、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等方面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4.
应用2001-2009<河南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分析了2000至2008年河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变动趋势和2008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基本消费需求、基本消费需求比重、需求的收入弹性.发现2000年以来河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在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生活消费的收入弹性较低,目前河南省农村居民的大部分消费支出还是为了满足基本消费需求,消费水平还处在一个较低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影响着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通过较为详实的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程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必须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措施来扩大农村消费,优化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结构,提高农村整体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6.
杨德敏 《科技风》2012,(13):265+276
本文运用历年河南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等资料,对2000~2007年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项目结构进行了纵向分析;对2007年河南省不同收入水平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横向分析,并建立了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证明了收入水平对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重要影响。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郭晓东 《科教文汇》2008,(17):154-154
本文选取我国农村居民8项消费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并给出综合排名,对国家宏观的经济调控和政策导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我国农村居民8项消费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地区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并给出综合排名,对国家宏观的经济调控和政策导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包括科技成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效率评价体系,采用三阶段超效率SBM-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区、市)财政科技支出效率进行测度。研究表明:全国整体财政科技支出效率未实现DEA相对完全有效;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干预度对提高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而对外开放水平、财政分权度不利于财政科技支出效率的提高;剔除外界环境和随机干扰因素后,多数省(区、市)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上升,规模效率下降,全国整体及各省(区、市)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没有达到最优规模;中国财政科技支出效率存在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我国各省(市)R&D投入强度不同水平不同阶段的变化特征,探索其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趋势外推法预测2030年各省(区、市)R&D投入强度。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有2/3的省(区、市)R&D投入强度滞后于当前工业化程度;R&D投入强度低于1%和超过2.15%的地区符合"国际R&D强度增长一般规律",但在1%~2.15%之间的大部分地区未出现快速增长;若各省(市)继续加大研发投入,预计2030年有2/5的地区R&D投入强度将超过2.8%,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和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基于构建的CWARMEM模型实证分析了三种可能的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情景对主要流入省区和流出省区的粮食供求均衡格局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随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进一步凸现,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入经济发达的地区,尤其是作为粮食主销区的广东、浙江、上海、北京等省市的粮食产需缺口会进一步加大,粮食供求区域失衡程度可能将会更加严重;而粮食主产区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流出,对当地的粮食生产格局以及流入省份的粮食消费格局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研究粮食供求区域均衡问题的同时,需要将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现实因素纳入到考虑范围之中。  相似文献   

12.
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消费的过程中能产生知识资源、创造财富,因而不仅是一种消费行为,更是一种投资行为.从信息消费的投资功能这一角度来研究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利用1997-2012年的面板数据,将全国31个省市分为东、中、西3个区域分别构建模型分析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距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中部地区没有显著的影响,西部地区则没有形成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樊志伟 《情报杂志》2012,31(5):150-154
我国正处在农村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农民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是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决定性评判标准。在调查统计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我国农民信息需求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我国农民信息需求研究状况、研究热点两个方面,对我国农民信息需求状况调查、特征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我国农民信息需求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王小宁  刘丽丽 《情报科学》2020,38(3):93-100
【目的/意义】随着我国农民信息困境向信息不及时、信息识别困难的转变,以及农村精准信息服务有效供给的缺乏,从供需视角研究农村精准信息服务扩散成为促进三农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议题。【方法/过程】本研究基于双边市场理论,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从供需视角建立农村精准信息服务扩散影响因素模型;以西北五省地区的农民和信息提供方为研究样本,通过结构方程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在需求方,农村精准信息服务扩散主要受农民对提供方的信任、精准信息服务的有用性、平台易用性以及成本的驱动;在提供方,农村精准信息服务扩散主要受提供方的技术易用性感知、自我效能和收益感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念祖 《现代情报》2015,35(1):145-149
运用内容分析法,先以Alexa网站公布的网站流量为评价指标,将国内32所省级公共图书馆分成3个区块;再对各馆官网发布的动态信息进行内容分析;最后对比得出:(1)各省级公共图书馆均以"传承文化发展",作为最重要的社会责任;(2)各省级公共图书馆均因地制宜,充分反映出与地方结合、灵活运用资源的特色;(3)未来各省级公共图书馆应对环境保护投入更多的心力,以呼应群众对公共图书馆的期盼.  相似文献   

16.
方玉玲  桂学文 《现代情报》2011,31(6):171-174
为全面提高我国农户信息需求水平,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村信息服务质量,本文结合各地区有关农户信息需求的调查研究结果,从信息源、信息内容、信息传播过程、信息用户4个方面对农户的信息需求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农户信息需求受信息传播模式、信息质量、信息效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信息服务和农户所处的社会网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柯盛星 《科教文汇》2011,(23):199-200
本文以杜生贝利提出的相对收入假说考察收入分配状况对消费需求的重要性,及城乡两种不同的收入群体所面临的不同风险性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两端两网”扁平化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城乡数字化鸿沟和现有多层管理服务体系不能很好地为"三农"提供一体化和一站式的信息服务等问题,提出了"两端两网"扁平化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模式。从渠道扁平化、网络一体化、资源共享化、服务高效化、传递及时化和机制务实化等方面,分析了"两端两网"的特征。从省级公共服务平台、基层信息服务公共终端和个人终端、宽带网络、服务队伍人员网络、资源整合、机制保障等方面,阐述了"两端两网"扁平化服务框架。  相似文献   

19.
作为多年来经济总量位居河北省第一位的唐山市,这几年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消费需求总量的逐步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建立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与唐山经济增长关系的误差修正模型,研究表明唐山城乡居民消费对其经济增长有正向拉动作用,城镇居民消费的拉动作用比农村居民的要大。因而,采取措施缩小城乡居民消费的差距,统筹二者的发展,是唐山完成两个"率先"的目标、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艳梅  杨涛 《资源科学》2013,35(1):115-124
中国正处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家庭能源消费和CO2排放不断增长.本文以1991年-2010年为样本期,对城乡家庭直接能源消费和CO2排放的变化特征和原因进行分析,并对二者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表明,城镇和农村户均直接能源消费和CO2排放以及总量变化,都呈现出以1998年为拐点的先下降后上升特征.原因在于1998年之前,直接能源消费强度下降与家庭规模缩小的节能减排效应大于消费水平提高的增能增排效应,而1998年之后,后者超过了前者.城镇和农村家庭直接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促使户均直接能源消费CO2排放增加,原因在于电力的CO2排放不断增加.城镇的户均直接能源消费和CO2排放一直高于农村,但差距正在缩小,原因在于城镇直接能源消费强度下降、直接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家庭规模缩小所产生的节能减排效应逐步增大,抵消了人均消费水平提高所产生的增能增排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