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张潇 《中国科技纵横》2010,(8):302-302,232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实施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一部分是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建立。激励不仅有物质的激励还要注重精神的激励。对于良好的激励机制而言,首先是其有效性,只有有效的激励机制才可以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实现。而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建设中还要注意对激励原则的运用。本文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的建设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调整途径。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战略性资源,因此如何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方式调动员工积极性,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从激励机制的建立、激励方式的运用、企业文化的建设和绩效评价的建立等四个方面时企业激励机制的创建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试论现代图书馆的管理激励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沙民华 《现代情报》2002,22(1):1-2,66
激励是管理的核心,现代图书馆的管理需要激励。现代图书馆管理激励的主要途径是:经济激励、事业激励、肯定激励、竞争激励。激励应注意的问题是:要针对需要,要公平、要及时、要使满足需要与诱导需要相结合、要处理好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是现代企业发展到国际化经营的产物,处于组织与管理技术发明的最前沿,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的培养、使用、激励与约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无论是改革开放前还是正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今天,中国对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存在许多问题和弊病。国有大、中型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支撑、引导和带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学习和借鉴著名跨国公司的成功经验对于促进中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管理人才的茁壮成长、提高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归纳了激励在高科技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我国高科技企业在运用激励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重点从精神激励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企业对人才的竞争也愈发激烈,股权激励作为我国上市公司激励、挽留人才的常用工具,也被广泛应用在互联网企业中.从股权激励要素特征的角度出发,对《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中在2006—2020年实施过股权激励计划的25家互联网企业实施的65项股权激励计划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互联网企业在实施股权激励时主要以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两种模式为主,激励对象更倾向于核心技术及业务人员,激励额度整体偏小;同时股权激励计划在行权条件和激励期限的设计上偏向于"福利型",存在多期股权激励计划同时实施的现象,并从股权激励的方案设计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企业人力资本是一种“主动产”,非激励难以调度.企业显性激励固守“经济人”范式的理论逻辑,把货币性报酬当作激发企业人力资本积极性的主要手段。隐性激励则把企业人力资本看成是活生生的“社会人”,注重发挥声誉、竞争、内部劳动市场和企业文化的隐性激励功能.本文对企业人力资本隐性激励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试论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激励机制的构建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能否成功地建立和实施激励机制,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在竞争立于不败的关键.运用激励的基本理论,对我国国有企业员工激励的现状和误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我国国有企业员工激励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如何设计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巍  张卫东 《科技与管理》2003,5(4):113-115
随着知识技术全球化创新的涌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高效率和高素质的员工。因此,如何设计有效的员工激励方案,挖掘员工的潜能,已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在详细分析了员工与企业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员工激励方案应该按照系统性、制度化原则进行设计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激励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不断努力学习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申梅 《科教文汇》2011,(27):64-6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工资水平也逐步提高。但学校对教师的激励存在一些问题,如可变性工资低、绩效评价无效、激励机制不健全等。本文对学校激励机制的建设提出了一些浅薄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供应链融资的供应商与制造商委托代理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供应链融资的中小型供应商和核心型制造商之间,物料供应合约归结为委托代理激励合约。在信息对称情况下,核心制造企业通过设计线性激励,使供应商达到帕累托最优努力水平,并且能够实现制造商收益和供应商成本损失之间的帕累托最优均衡。在信息非对称情况下,制造商通过设计线性激励,以付出最小代理成本为代价,使供应商选择最优努力水平的同时承担一定份额的风险,能够实现制造商和供应商期望收益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双重委托代理理论,以组织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静态纳什均衡模型及动态序贯博弈模型,分析了既定情境下的高低层级群体互动博弈过程及其对策。模型的演绎机制揭示:在提供顶层设计前提下,短期内,组织对高层级群体绩效与奖惩紧密挂钩,将提升组织监管有效性;而组织越过高层级群体对低层级群体加重惩罚是无效的;长期看,无论对高层级群体还是低层级群体,组织必须配有一定程度的负激励,负激励是更为有效和持久的激励。  相似文献   

14.
高管激励机制的设计和选择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需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将对公司治理及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在以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薪酬、股权和晋升三方面考察高管激励对公司治理及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单方面考虑高管激励机制对公司治理及绩效的影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薪酬激励、股权激励和晋升激励纳入到一个整体进行分析,使三种激励效应之间相互补充,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公司治理的战略决策和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考察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投资影响的基础上,从微观层面检验了关键契约条款的作用效果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整体上提高了企业的研发投资水平;激励模式存在异质性影响,相较于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对企业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强;激励力度与研发投资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只有适度的激励水平才有利于驱动企业的研发投资;长期的激励契约能对研发投资产生促进作用,而短期契约对企业研发投资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是通过利益协同效应和风险承担效应两个可能的渠道驱动企业研发投资的,但两类中介传导机制因激励模式、激励力度和激励期限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精神激励是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高校图书馆必须注重精神激励。本文分析了精神激励管理的涵义和高校图书馆精神激励管理的意义,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精神激励管理的主要原则,并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实施精神激励的主要途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17.
以广东某高校粤籍学生为样本集合,基于内容激励理论初步探讨奖学金评比管理办法的设计,激励拔尖创新人才成长,为创新型科技后备人才培养实施全过程激励。并通过生源质量与区域经济发展、奖学金额度、升学深造、毕业薪资水平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对高校招生工作应较为精准地优秀生源地域定位以及做好创新型科技人才储备生源基地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企业不同发展状况的长期激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云峰  张列平 《预测》2001,20(4):49-52
长期激励是企业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其主要形式是企业通过职务与等级的调整实现与员工之间的多阶段博弈,但在企业不同发展速度与发展前景下,长期激励效果与手段将会不同。本文基于多阶段博弈的模型。分析长期激励的激励作用,以及在企业不同发展速度与发展前景下的激励特征,探讨如何提高企业长期激励效率。  相似文献   

19.
王燕妮 《科学学研究》2011,29(7):1071-1078
 以2007-2009年年报披露研发投入的529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实证检验高管长期股权激励和短期报酬激励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管长期股权激励与研发投入呈正相关关系。高管持股比例越大,研发投入越多;高管短期报酬激励与研发投入也呈正相关关系。高管短期报酬越高,研发投入越多;相比非国有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高管激励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更显著;高成长性和高盈利性企业的研发投入主要受长期股权激励的影响,低成长性和低盈利性企业的研发投入主要受短期报酬激励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结合实际,构建有效的薪酬结构是薪酬组合激励机制的重要内容.基于薪酬激励的功能,将企业管理者的薪酬划分为固定收入和风险收入或现期收入和远期收入;提出基薪+奖金、基薪+奖金+股票期权、基薪+奖金+管理者持股3种薪酬组合激励结构,并对比分析它们的特征和实施应具备的相应条件.最后,鉴于我国实际,认为基薪+奖金+管理者持股的组合激励应是我国企业管理者的最优薪酬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