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古代拥有世界瞩目的灿烂科技文明,同时也拥有当时比较先进的科技知识传播模式,在唐宋时,科技知识的传播更是达到顶蜂.文章试从以官方传播为主,民问传播为辅,受儒学独尊影响和对外交流传播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古代科技知识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旨在为促进科技知识传播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构建了多层耦合网络的传播模型,根据目前全国科技馆的情况,研究了科技知识在多层网络中的传播情况,并对影响传播的多种因素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结论]网上虚拟科技馆在多层网络中能加速科技知识的传播;科技馆影响力影响科技信息传播速度;用户节点之间兴趣匹配关系直接影响知识传播的速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3.
《学会》2001,(12):22-23
科学传播系统与科学素养 现代科普称"科学传播"(SC)更合适.科学技术传播简称科学传播,是比"公众理解科学"(PUS)及传统科普更广泛的一个概念,看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也不一样.传统科普预设了两个不可逾越的等级层次以及施众和受众的固定角色,科普过程简单说就是科技知识向下灌输.另一个隐含的预设是:"科技总是好的,无条件地对社会有益,因而只要是科技优先发展什么都无所谓."而"公众理解科学"则除了包含科学技术的"一阶传播"外,也强调科学技术的"二阶传播".所谓一阶和二阶,是从逻辑学中借用的概念,一阶传播与对象性的科技本身的事实、知识内容有关;二阶传播与科技之过程、思想、方法、影响、评价有关.  相似文献   

4.
我国科技传播体系的缺陷与民间力量崛起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殿华 《未来与发展》2006,(12):20-22,26
科技传播组织有效联结着科技知识的供给和需求,具有合理配置科技资源的作用。随着经济繁荣、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大量以传播科技知识、提供科技服务为宗旨的民间社团组织自发地建立起来,成为现代科技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农村,这种自发成立的组织增长迅猛,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钟灿涛 《科学学研究》2013,31(3):335-343
科学技术知识在各种生产要素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显著。新的信息革命又导致知识传播的效率空前提高。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做为一项重要的政治议题,反映了作为科技知识生产者的科学家和研发人员个体以及其所依附的机构(大学、研究所、企业)、社会公众以及国家和政府之间的多角色利益博弈。影响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制度性安排包括学术期刊系统、知识产权制度和国家保密制度,开放与保密则是科技信息传播控制的两个极端。美国是当今科技最为发达的国家,本文力图从科技信息的开放与保密这一视角,分析美国科技信息的传播控制机制及其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同时探讨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科技传播的结构和模式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科技传播是科技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和扩散,是多种因素复合交叉组成的系统,各要素相互联结,具有等级层次结构,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科技传播模式主要有历时性传播模式、地域推移模式、空间跨越模式等,表现为跨时空、跨学科、跨国界等多种形式,呈现非线性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7.
傅兰雅为中国近代科技知识的传播实践作出了贡献,他通过创办杂志、开设书院、编译西方近代科学著作等方式,广泛传播了科学知识,对近代中国科技知识的更新和观念的转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他在当时所进行的科学名词实践活动,对于当今的科技传播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星 《中国科技信息》2011,(16):130-130,124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滞后的公众科技传播工作、低下的科技传播效果制约了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发展。本文从传播过程角度对影响公众科技传播的效果因素进行研究,以期建立公众科技传播效果分析框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公众科技传播效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说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从这一论述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出知识传播的重要性。“知涵盖面极其广泛 ,在知识爆炸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今天 ,科学知识应是全部知识的核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只有通过科技传播才能成为生产力 ,对于我们这样正处于快速发展中的国家 ,应该大力推进科技传播事业的发展。1 科技传播的概念“科技传播”这个词在我国出现于 2 0世纪 90年代。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科技传播已逐…  相似文献   

10.
根据科技基础设施的概念,将其技术创新机制归结为资源配置效应、知识平台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和协同创新效应,并将科技基础设施细分为科技物力基础设施和科技知识基础设施扩展知识生产函数建立计量回归模型验证相关效应.结果显示,科技基础设施对中国技术创新的作用显著为正,四大机制中协同创新效应较为突出,就其内部而言,科技物力基础设施的技术贡献度稍弱于科技知识基础设施.进一步,将经济发展水平和研发水平纳入门槛模型分析科技物力基础设施创新力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当影响因素跨过一定门槛后,科技物力基础设施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效果进入上升通道.  相似文献   

11.
林波 《现代情报》2012,32(3):125-129,147
通过构建网络型企业概念模型,并设定其属性及知识传播的规则,利用系统仿真方法对网络型企业知识传播的系统动态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规模、知识存量离散程度与知识传播效率成反比相关关系,知识传播意愿的离散程度与知识获取效率成阶段性相关关系,即由0~0.35的离散系数范围内,知识传播效率增大,由0.35~1的离散系数范围内,知识传播效率减小;此外,知识传播意愿离散系数为0.35条件下,知识传播意愿提高后,传播效率提高,表明提高知识传播意愿可以促进知识传播效率。依据此结果,可以对网络型企业知识传播效率进行评估,并作为效率改进的理论性依据。  相似文献   

12.
科技型小微企业集群组织结构是一个开放演化、适应性的复杂网络系统,从而其知识传播和扩散具有新的特点。文章首先构建反映集群组织结构变化的NW小世界网络模型,以特征路径长度、聚集系数等参数来反映其组织结构特征和知识传播的关系;其次,结合科技型企业知识吸收的五大特征要素建造网络多维度的知识扩散模型。经模型检验发现,密切的战略联盟关系和知识交流频率能显著地提高网络中的知识扩散量,降低特征路径长度,提高企业知识协同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探究问答学习社区的互动机制,拓展问答社区知识传播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促进社区知识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元胞自动机理论为指导,以促进社区的知识传播为研究目标,构建了以知识主体的交互行为、社区文章内容、社区互动机制为基础分析框架的交互式知识传播模型,来对社区中知识传播问题进行动态演化分析。[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主体交互行为和知识转移机制会正向促进知识的扩散,知识转移能力越强,传播效率越高,从而越有助于知识的传播,而知识内容对知识扩散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博  乔欢 《现代情报》2015,35(10):17-22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大规模用户协作知识生产是一种新颖的知识生产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利用海量用户的集体智慧,提高知识传播的范围。但是,与传统的知识生产不同,这种生产模式由于参与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内容质量难以保证,针对此种生产模式建立有效的内容质量评估和控制机制问题非常必要。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以维基百科为实例建立了协同知识生产社区的内容质量评估模型,综合体现用户需求和内容特征,能够为网络内容的质量控制和网络知识平台的建设与运营提供有益的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5.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企业内部知识传播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企业内部知识的传播效率与效果难以评价与测度的问题,引入社会网络分析的3种分析指标:密度、中心势、小世界分析,从知识传播网络的角度对企业内部知识的传播效率进行分析。介绍社会网络和知识网络的相关概念,提出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企业内部知识传播效率分析的步骤,并通过实际案例对3种指标应用于知识传播效率分析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展示,总结3种指标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16.
新型研发机构是响应科技创新和科研组织范式变革的新事物,以创新的组织模式和机构形态构建了知识转移的新逻辑,有效促进了知识的转移和应用。文章通过多案例研究,探索分析了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知识转移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1)新型研发机构构建了面向市场的知识价值识别功能,提升了知识识别的动力和能力;(2)新型研发机构发展了基于应用场景的知识加工功能,形成了以专业团队、设备和平台为支撑的知识加工能力;(3)新型研发机构构建了促进知识显性化的功能,降低了知识的嵌入性和缄默性,提升了知识传播的效率;(4)新型研发机构完善了服务知识接收者应用知识的功能,降低了知识接收者利用新知识的风险。研究结论对于国家探索新型科研组织模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思路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Regional growth of new knowledge in nanotechnology, as measured by counts of articles and patents in the open-access digital library NanoBank, is shown to be positively affected both by the size of existing regional stocks of recorded knowledge in all scientific fields,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tacit knowledge in all fields flows between institutions of different organizational types. The level of federal funding has a large, robust impact on both publication and patenting. The data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cumulative advantage model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for ongoing efforts to institutionalize channels through which cross-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may be achieved.  相似文献   

18.
李强  吉莉  何遂 《现代情报》2012,32(12):14-17
气象情报与生活密切相关,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社会防灾减灾有重要的意义。气象情报传播的渠道多种多样,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但是要实现全覆盖还有一段距离。为了实现气象情报的有效传播,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需要在传播的内容、手段、渠道上下功夫,同时,要高度重视气象情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气象情报的有效传播并不只是气象部门的责任,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参与。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促进部门之间的协作,加大投入力度,形成气象情报有效传播的长效机制;而社会公众也应该主动掌握一些气象情报的基础知识和防御指南,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气象情报的传播渠道发生着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9.
崔秋丽 《现代情报》2013,33(6):28-30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对图书馆的影响越来越大。论文分析图书馆与大众传媒在传播功能上的联系,并就大众传媒对图书馆知识传播所产生的负效应及其启示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