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生态退耕前后甘肃正宁县农地利用可持续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评判生态退耕区农业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变化特征,对相关政策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甘肃正宁县为案例区,从土地投入水平合理度、土地产出效益、环境支持力、政策补贴4组准则出发,选取了影响农业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15个指标,构建了基于1995-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的测算体系,并通过相对接近度法(TOPSIS),来多层次衡量农业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时序变化特征。最后采用层次聚类法,基于全部指标对研究年份进行聚类,进而区分研究区农业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变化的时间节点。结果表明:①构建的土地投入水平合理度指数C(I)、土地产出效益指数C(O)、环境支持力指数C(E)和农业土地利用可持续性指数C(T)时序曲线都表现出明显的波动上升的趋势,C(T)最大值为2002年的0.77,最小值为1995年的0.20;②通过层次聚类分析将正宁县退耕前后16年的农业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特点划分为:1995-2002年的波动调整阶段、2003-2007年的稳定增长阶段和2008-2010年的巩固预警阶段。  相似文献   

2.
基于TM影像的绍兴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1984年和1997年两期TM影像,结合相关辅助信息,进行绍兴试验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研究。在两时相影像校正处理基础上,进行影像的光谱数据转换处理并通过两时相影像的亮度轴(B)、绿度轴(G)和湿度轴(W)3个分量的差值运算进行信息复合。选取影像中的典型变化区并调整变化范围和步长搜寻获取变化和非变化像元的最佳变化强度阈值,采用直接比较分析法在掩膜的ΔBΔGΔW空间中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从而避免了分类后比较法的误差累积并出现不合理变化类型的缺陷。在此基础上利用地物时相特征和地理辅助数据,通过综合应用地物的光谱、空间和时相信息并以知识推理的方式对前期单一分类方法的结果进行修正处理。精度分析表明采用本方法能较为可靠地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相似文献   

3.
由T. R. Anderson等人提出的hT指数将全部被引频次都计算在内,但对它们采用的记分方式仍与h指数基本相同。这一新的指数优于J. E. Hirsch于2005年提出的h指数, 因为: ①从理论上说,它包含了全部的被引频次; ②它可适用于一些特殊的情况,例如只有少量高被引文章,避免出现假h指数; ③它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等等。对 6 000多种中国学术期刊的hT指数进行了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驱动下的威海市区土地利用时空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文臣  王卷乐  贾香云  李福印 《资源科学》2008,30(12):1860-1865
威海市区自20世纪1980s~2000年,特别是1987年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以后,经济快速增长,人口大量增加,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很大变化。利用遥感解译成果,图示出威海市区主要土地利用转移类型的空间位置和范围,计算出威海市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率和土地利用动态度等3个反应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重要指标,结合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威海市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规律和驱动力。研究结果显示,土地利用转移过程中,1980s~2000年耕地转化为城镇用地的面积最大,达3 600hm2,多发生在80年代城区的西北部和东南部,其次为耕地转化为农村居民点,面积为517hm2;1980s~1995年,耕地转化为城镇用地的面积为2 999.77hm2,远远大于其他转化类型;1995年~2000年,其他建设用地转化为林地的面积最大为633.72hm2;1980s~1995年耕地、林地和草地的面积显著减少,城镇用地面积增长剧烈,增长率达168.92%,其他建设用地也有大量增长;1995年~2000年,其他建设用地、水域和农村居民点的面积显著减少,耕地面积继续减少,而林地、城镇用地和草地的面积有较大增长;1980s~1995年耕地的减少速率最大为-1.48%,而城镇用地的增长速率最快,达16.89%;1995年~2000年,耕地持续减少,但减少速率明显放慢,而林地的增长速率最快,达2.85%,城镇用地继续增长,但增速显著减弱,农村居民点用地由前期的增长变为减少。在近15年里,城镇化是威海市区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变化的最重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基础学科期刊论文被引的分布特点,探究低被引论文区间的界定和评价方法。【方法】 以科学引文索引(WoS)收录的65种凝聚态物理学期刊(CMJ)的被引数据为研究对象,以统计学原理和文献计量学方法,比较分析h指数核心区、被引频次小于篇均被引次数论文,以及最低被引论文的累计被引频次为期刊总被引频次的5%,10%和20%区域内论文的被引特性,以此确定CMJ最合理的低被引区。【结果】 CMJ整体零被引率仅为10%,可视为高质量的期刊集合。最低被引论文的累计被引达到总被引频次20%的区域和被引小于篇均被引次数的区域具有被界定为低被引区的统计学依据。零被引率、低被引率和低被引密度与传统评价指标IF、h指数、篇均被引次数以及可被引论文数、总被引频次不存在强相关性,满足作为独立评价指标的充分条件。【结论】 由零被引率、低被引率和低被引密度构成复合指标Evel {rN0,rN x,rTci x}用于描述期刊的低被引特性;由h指数和特定区域内的篇均被引次数构成另一个复合指标Evel {h,Ci 20%,Ci cipp,Ci h}用于比较期刊的被引结构特征。研究表明期刊被引结构可以构形分类,而评价参数在不同被引区域有可能存在竞争优势;因此评价期刊的低被引情况要以分析被引结构为前提。期刊的综合评价应该使用多参数多维度指标。  相似文献   

6.
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是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论文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四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指标,采用改进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根据重庆市1997年-2007年的城市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评价其土地利用绩效水平及障碍因子。结果显示:①重庆市城市土地利用绩效逐渐提升,1997年-2007年绩效指数从0.1866增加到0.7707,土地绩效程度经历了低级绩效—中级绩效—良好绩效的演变历程;②2005年以前,土地利用生态可持续性是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的最大障碍因子,其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影响最大;2005年后,土地投入水平是最大障碍因子,地均从业人数的影响最大;③长远来看,土地利用程度是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的首要因素。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投入水平障碍度以年均9.66%、1.47%的速度增加,而土地利用效益和土地利用生态可持续性障碍度以年均3.00%和1.44%的速度下降。最后,根据重庆市城市土地利用绩效现状提出提升土地利用绩效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基于碳平衡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有着显著影响。基于实地采集的土样测试数据和1989年、2000年、2004年8月份的陆地卫星TM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生态系统类型法对吉林省通榆县旱田、水田、林地、草地、水域、城镇用地、沙地、盐碱地、湿地等11种陆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进行了估算,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并采用线性规划方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以实现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下的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结果表明,在以草地退化、土地沙化和盐碱化为主要特征的土地利用变化中,1989年~2000年研究区陆地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储量减少387.70×104t,2000年以后进行的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生态建设使有机碳储量增加69.70×104t。应用线性规划模型获得的土地利用方案可以满足研究区对各类土地的需求,并预测2020年有机碳储量可达到4729.70×104t。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中国极端气温指数变化情况预估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0  
王冀  江志红  丁裕国  张金玲  张霞 《资源科学》2008,30(7):1084-1092
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资料中心的模式预测结果(IPCC-AR4),分析了在高(SRES A2)、中(SRES A1B)、低(SRES B1)3种不同的排放情景下中国未来21 世纪极端气温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全球变暖,中国区域极端气温指数的变化是一致的增加(减少)趋势。其中霜冻日数和温度年较差呈减少趋势,生长季指数、热浪指数和暖夜指数是增加趋势。在高排放(A2)情景下,中国地区各极端气温指数增加(减少)趋势最明显,低排放(B1)情景下极端气温指数变化趋势最小。在2075年前,极端气温指数在A1B情景下的变化幅度要大于A2情景下的变化,2075年之后,却与之相反。在各极端气温指数中,热浪指数(HWDI)和暖夜指数(TN90)上升趋势最为明显,其次是霜冻日数(FD)和生长季指数, 气温年较差(ETR)变化最小。在空间分布的特征上,极端气温指数基本上保持一致的增加或减少的变化趋势(温度年较差除外),变化基本上是由北向南变化率逐渐增大,其中西北的极端指数变化率高于东北,只有暖夜指数的变化情况有所不同,在西南和华南地区出现了变化的大值区。  相似文献   

9.
1986年~2005年三江平原水田与旱地的转化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黄妮  刘殿伟  王宗明 《资源科学》2009,31(2):324-329
在遥感和 GIS 技术支持下,通过获取研究区 1986 年、1995 年、2000 年和 2005 年 4 期土地利用数据,从总量态势、相互转化差异、空间格局等三方面分析了3江平原 1986年~2005 年水田与旱地相互转化特征。结果显示: ①三江平原水田和旱地均呈显著增加趋势,水田面积增加的幅度大于旱地,由 1986 年的 57.7×104hm2 增加到 2005 年的 150.9×104hm2,增加面积占三江平原总面积的 13.86%;水田在此期间的动态度为 5.08%,开发速度明显快于旱地;② 水田与旱地的总量变化存在明显的阶段差异,1986年~1995 年,旱地的开发速度是3个时段中最快的,1995 年~ 2000 年是水田面积增长最快的时期,动态度高达 36.49% ;③ 水田与旱地的相互转化特征在不同阶段差异较大,1986年~1995 年为水田转化为旱地最明显的时期,转化面积为 33.1×104hm2;1995年~2000 年为旱地转化为水田幅度最大的时期,转化面积达 63.5×104hm2;④ 水田与旱地相互转化存在明显的区域特征,水田和旱地的重心总体上均表现为向东北偏移的趋势,水田重心的整体偏移量要远大于旱地。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功能变化与利益相关者受偿意愿及经济补偿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土地利用变化可引致区域生态过程的改变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本文以1997年~2007年鄱阳湖区居民的经济收入结构和三产结构的变化为依据,对鄱阳湖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后,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受偿意愿与经济补偿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围绕生态环境保育政策的实施,对1997年~2000年,2000年~2005年两个不同阶段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的改变对鄱阳湖地区土地利用功能产生影响,而土地利用功能变化不仅从宏观上影响鄱阳湖区的产业结构,而且从微观上影响鄱阳湖区农民的经济收入结构和数量,从而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可持续性。研究证实了生态补偿是鄱阳湖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后农民经济可持续性保障的重要政策选择。对此作了进一步研究:首先运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界定出核心利益相关者、次核心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其次,分析“退田还湖”政策实施后农户的受偿意愿以及地方政府的生态补偿分担率,选取鄱阳湖区其中3个县作为典型区域,调查农户对土地利用变化后经济损失的受偿意愿,结果显示每户农民的受偿意愿在(1 3762~1 5525)元/hm2之间,整个鄱阳湖区域农民受偿意愿在(57.0~64.5)×108元之间;3个行政区(南昌、九江和上饶)的生态补偿分担率依次为73.0%、17.3%、9.7%。此项研究对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一定意义,同时可为同类型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管理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综合分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主要观点并提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目标的基础上,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4方面构建了适合县城经济发达地区特征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共选择了25个参评因子。然后对江阴市1991年、1994年和1997年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江阴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江阴市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也日益增强,处于基本可持续状态。但是,1997年与1991年相比,资源、环境两要素的可持续性分别下降了10.35%和12.23%,若不加以重视,可能在一定的时期内会导致江阴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可持续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江阴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文章认为,必须从人口数量控制、用地结构优化、环境污染控制以及增加农业投入等4个方面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土地持续利用评价一直是国内外土地科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热门话题。该文在分析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内涵与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国际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的源起及评价指标选取的研究进展,并从“生态-经济-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生产性-安全性-保护性-经济性-社会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侧重土地持续发展水平与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土地质量评价指标研究与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相关研究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进展。由此归结出国际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达成的普遍共识与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3.
刘丹  李琳娜 《资源科学》2021,43(6):1208-1221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北方边境地区的战略地位日益显著,研究该区域的土地利用格局、过程与机理,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样带研究方法,基于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利用空间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揭示样带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北方边境样带以林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等生态保育用地为主,占比超过90%,20年间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格局变化较小。②研究期间,北方边境样带以城乡建设用地、粮食保障用地扩张和生态保育用地退化为主要特征,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粮食保障用地、城乡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在2010年后显著加快,土地扩张模式逐渐由林草地开垦转向未利用地开发。③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是促进北方边境地区粮食保障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因素,生态保育用地则受自然、气候、区位条件和农业技术水平的影响,在粮食保障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主动式扩张过程中呈现被动减少趋势。同时,政策和制度的干预也是影响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作用于粮食保障用地和城乡建设用地的扩张和生态保育用地的保护恢复。总体而言,北方边境样带的生态保育用地虽然在政策和制度的干预下退化趋势有所减缓,但是,草地资源持续减少、水域面积缩减和未利用地不断开发等土地利用变化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仍然存在,影响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构建了能源消费的生态与环境压力指数评价方法,对北京全市及各主体功能区能源消费的生态与环境压力进行定量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北京市2005-2010年的生态与环境压力指数从32.2上升为33.4,生态与环境压力仍处于不断加大阶段,其中能源消费的生态足迹和PM2.5排放对生态与环境压力指数上升的贡献较大。各主体功能区之间能源消耗的生态环境压力差异较大,生态与环境压力从核心区向外快速递减,2010年首都功能核心区的生态与环境压力指数为3 983.48,分别是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以及生态涵养发展区的12、91和1 062倍,除生态涵养发展区外,其他三大功能区的生态压力均占生态与环境综合压力的90%以上,生态压力突出。此外,在2005-2010年期间,除生态涵养发展区能耗的生态与环境压力略有降低外。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能耗的生态与环境压力均呈现增大趋势,分别增大了25%,7%和22%。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粤港澳大湾区3个东部超大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高速发展伴随的高强度人类活动给城市群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严重影响了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多维生态环境数据,分析了3个超大城市群生态质量、环境质量、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治理能力4个维度20年来的生态环境演变历程,评估了国家和地方层面环境政策和举措的成效。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3个超大城市群的生态用地稳中有增,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污染排放明显下降;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持续增强。《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的实施对城市群生态保护和大气、水及固体废物等污染的防治作用显著。研究讨论了超大城市群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应的保护发展对策,为超大城市群后续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该文以奈曼旗1995年~1999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结合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驱动作用,采用GKSIM模型对奈曼旗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显示,奈曼旗的林地面积将从1995年的171171 hm2增加到2015年的197363 hm2;以耕地和园地为主的农业用地面积基本稳定在18000 hm2的水平;草地面积在近几年的下降后基本保持稳定,约为98000 hm2;非农业用地持续增加,到2015年达到31000 hm2。其它用地面积从1995年的326759 hm2下降到302655 hm2。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趋势预示着,未来15a,奈曼旗的生态环境将在总体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土地整理项目的评价多见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对其生态效益的评价较少,且已有的对其生态效益的评价多是从土地整理前后农业生产条件是否改善等角度出发,很少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视角对其进行评价。基于此,论文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视角选取评价因子,结合平原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尔菲法,选取土壤状况、景观格局和环境服务功能等3项作为二级评价指标,选取土壤有机质含量指数、土体厚度指数、景观丰富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和生物丰度指数等5项作为三级评价指标,据此构建生态效益评价体系,并运用归一化法等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最后,以成都市三河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对评价体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其主要评价指标在土地整理前后土壤状况指数分别为44.51、46.88;景观格局状况指数分别为32.59、32.40;环境服务功能状况指数分别为38.68、38.53;土地整理前后的生态效益指数分别为39.49、40.34。这表明,通过土地整理,其生态效益总体增加了,但景观格局状况指数和环境服务功能指数都有所下降。三河镇的土地整理项目主要是以提高土层厚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为目标,在增加耕地面积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优化生态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上所做的工作还很少,这与实际情况是相符的,表明构建此生态效益评价体系是合理的,可用于实际当中的一些土地整理项目的生态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国典型沙漠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主要优势植被的系统研究和综合分析,揭示了优势植被的逆境适应特征和稳定修复途径,提出了植被可持续管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植物根系与地下潜水或土壤毛管水保持连通。保持合理的生态用水和维持稳定的地下水位对于区域优势木本植物的修复和保育具有重要意义。(2)地下水、融雪、降雨形成的浅层土壤水是梭梭的主要水源。充分利用好降水季节变化和梭梭更新的自然规律,形成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措施,对梭梭的修复和保育具有重要意义。(3)封育保护对于沙漠(地)优势植被的稳定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研究将为干旱区荒漠-绿洲过渡带优势植被修复和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土地利用多功能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枫  董玉祥 《资源科学》2015,37(11):2179-2192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区域土地利用功能的多元化和空间差异特征日益明显。以县域为评价单元,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和社会三大维度构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突变级数法评价广州市土地利用多功能水平,并对其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2005-2011年广州市土地利用总功能在所有区县几乎均增强,空间差异缩小,并呈现沿中心城区向外逐渐增强的态势。在总功能构成中,县级市和远郊区的农业生产和环境功能比重较大,中心城区和近郊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交通功能占比较大。②单项功能在所有区县几乎均增强,空间差异有所变小。经济和社会功能由中心城区向外逐渐减弱,环境功能由中心城区向外逐渐增强。③农业生产和资源供给功能在所有区县均减弱,空间差异有所扩大,其它子功能几乎均增强,空间差异有所缩小。农业生产、资源供给和环境净化功能县级市和远郊区高于近郊区和中心城区,生态维持功能北部区县高于南部区县,文化休闲功能空间分异规律不明显,其它子功能基本是中心城区和近郊区高于远郊区和县级市。④影响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