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研数据的开放共享被认为是下一个十年科研活动最显著的特征。在既有的生态观测和依托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所产生的"大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基础之上,欧盟、美国等也在积极布局推进个体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产生的"小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小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有望将割裂的科研个体联接为科研创新网络,从而引发科研组织模式、创新范式的新变革。文章从资助机构推动、数据期刊建设、科研数据开放平台实践3个方面梳理了欧美国家在小科学数据开放共享中的实践,并提出对我国科研数据开放共享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发展依赖于创新,创新需要合适的文化土壤,创新文化是一种科学与人文有机交融的文化。加强科学与人文教育,建设科学与人文有机交融的外部文化环境,加强科学与人文兼顾的创新价值评价体系建设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科研信息化发展态势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分析了科研信息化发展态势,认为当前科研信息化发展将进入第三阶段即"一体化"阶段,并将发展态势凝练为"五新":大数据驱动科研范式变革成为"新亮点",开放科学借力科研信息化成为"新趋势",科研移动应用成为科研创新的"新动力",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性能及规模加速发展和升级成为"新常态",科研信息化推动企业创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成为"新模式"。指出了我国在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与应用领域面临的挑战;介绍了中科院在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科学大数据、科研信息化应用3个方面的发展部署;提出了针对我国科研信息化的发展建议,包括建立国家科研信息化发展体系,实施国家级科研信息化工程,建设面向全国科技界提供科技资源和信息化资源的综合服务平台等。  相似文献   

4.
针对新形势下国防科技发展需求,结合大学科研团队体系建设,分析大学科研组织模式和激励机制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面向国防科技创新的大学科技创新团队等三种整合方法及其组织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这将有利于加速实现大学科技创新模式由科研项目从承接型向引领型转变、科研产出从数量增长向数量与质量并重转变、科研组织从孤岛式松散型向集群式综合型转变,提升我国大学国防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创新文化的缘起、内涵、作用与意义,把价值理念、思维模式、行为规范、制度体系等4个方面视为创新文化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文章系统回溯了中国科学院4种创新文化要素的发展情况,指出"科学救国""科学报国""科学强国"是中国科学院的价值理念;争做"两弹一星"精神的践行者与传承人是中国科学院的思维模式;创新科技、支撑发展、服务国家、造福人民是中国科学院的行为规范;科技体制不断创新是中国科学院的制度优势。最后,文章还就中国科学院未来的创新文化建设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与技术创新范式的改变,区域化创新政策要求大学通过知识创新成为区域创新系统(RIS)的关键驱动力,同时也对传统的协同创新模式提出挑战。组织模式是协调组织与环境的重要工具,通过组织模式创新,可以使大学与区域更好地协同创新。基于此分析框架,对德国基于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旨在推动大学与区域协同创新的"研究园计划"进行研究,可为我们建设国家创新系统、各具特色与优势的区域创新系统、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目标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我们正处在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科技创新深刻改变社会组织形式的新时代。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培养和吸引更多高水平创新人才是我国赢得未来发展先机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人才计划的总体设置仍存在不足,使许多青年人才不得不将本应用于科研的精力分散到追逐以稀缺人才"帽子"所代表的科研资源上去。因此,应以完善人才计划为抓手,一方面扩大以"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计划支持数量,并更多支持中青年科学家;另一方面,要在尊重科学研究规律的基础上改革科研资助模式,形成以项目为基础和以人才为基础并重的科研资助模式,实现对科研人员发展各阶段的全链条支持。尤其应该注重对各类人才计划在国家层面的统筹规划、专业评审和后期考核,避免不合理的重复支持,抑制只认"帽子"、不重产出的浮躁风气。以完善人才计划为抓手推动我国人才建设工作健康发展,对于改善科技领军人才匮乏的现状和改进人才管理制度具有重大意义,将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8.
近期,"中兴事件"暴露了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刚刚闭幕的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科研人员都感受到了目前中国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创新。作者参与了多个欧盟框架项目的研发,深感科研项目的开展模式、研究理念及创新思路对创新有着重要影响。文章从项目开展模式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方面,对欧盟项目进行了论述;最后从方法和理念上,指出了我国科研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欧盟框架项目开展模式和基础设施建设方式带给我国科研信息化乃至科技创新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与大科学时代背景下,协同创新已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地区的全新组织模式。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源动力,发展协同创新模式,提高科研竞争力已成为必然趋势。笔者以高校内外环境为切入点,结合产学研用的优势,从总体设计、组织结构、管理制度、评价机制4个方面剖析了高校协同创新科研组织模式的构建要点,并以此为基础尝试完成高校协同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框架,以期为高校协同创新建设、提高科研创新水平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科研建设是教学科研型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在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异地校区科研建设面临瓶颈,诸如现有经验不适应异地校区实际情况、管理体系难以直接延伸、科研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缺乏等。为此,基于某高校珠海校区的实际情况,提出采取"内外结合"的发展模式、融合地方科研发展实际需求和创新科研人才培养模式等措施来提升异地校区的科研建设水平,促进异地校区的科研建设工作与主校区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包括创新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是处于核心的精神文化和浅层物质文化之间的中间文化,是实现科学创新目标的保证。在科学创新诉求下,作为创新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制度文化建设,应该从基本保障制度、学术交流机制、人才制度、评价体系和奖励制度等方面进行重构和完善,从而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相似文献   

12.
科研院所创新文化包括创新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是处于核心的精神文化和浅层物质文化之间的中间文化,是实现科学创新目标的保证。在科学创新诉求下,作为创新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制度文化建设,应该从基本保障制度、学术交流机制、人才制度、评价体系和奖励制度等方面进行重构和完善,从而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相似文献   

13.
当前社会发展处于重大战略转型期,创新成为全社会发展的主旋律,需要科学技术引领,需要政府、社会、民众积极探索学习西方科技大国、科技强国科研文化、科研管理理念、科研创新发展模式,在科学技术领域与西方科技发达国家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接轨,逐步走向科学、研发、生产有机结合的创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新的模式,从兴趣导向的个人自由探索向目标导向的有组织科研模式转变,团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步入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一流的科研创新团队在国家创新和科技发展的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研究旨在考察一流科研创新团队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以及作为团队负责人的科学精英应当具备的特质,试图通过对五位诺奖获得者的访谈关键词提取,提炼出值得我国科研团队借鉴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目前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创新团队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并从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和集成发展、加强团队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强团队内外部制度建设、加强团队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刘云  王刚波  白旭 《科研管理》2018,39(6):159-168
科研创新团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组织单元,是构成国家创新能力的微观基础。本文以我国1352个科研创新团队为研究对象,采用循证式评估方法针对团队负责人及团队骨干成员设计问卷调查,从基本情况、组成结构、运行机制、产出绩效、政策支持作用等方面系统评估了我国科研创新团队的发展状况,总结了团队发展的经验。结合对143个团队的深度访谈,本文发现,在长期合作的基础上自然形成,拥有出色的学术带头人并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和较好的研发条件,孕育形成优良的科研文化,构建了健全的规章制度和高效的运行机制,是优秀团队形成的重要条件。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国科研创新团队支持政策的若干建议,包括加快落实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的人才基地专项、加强对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引导、改进团队支持计划的经费管理、优化组织与运行机制等,为国家改进对科研创新团队的支持政策和计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英国卡迪夫大学为例,从发展理念、研究与创新规划、研究与创新关系、科研评估管理、科研考核等几个方面,全面分析卡迪夫大学的研究与创新管理体系思想脉络,并对其组织模式进行研究,从中透析出英国大学研究与创新管理体系的内在特征。并以此为启示,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科研管理体系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战略管理与科研组织的发展紧密相连,如何实现科研组织的战略驱动发展是值得关注的议题。由于目前科研组织战略管理及发展模式的研究基础较为薄弱,本文选用扎根理论方法对马普学会、中科院大化所、计算所和心理所进行编码分析,得出愿景、使命、竞争优势和科学问题四个驱动因子,并通过了饱和性分析。通过分析驱动因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战略定位是实现战略驱动的核心要素,战略定位决定战略,从战略持续性、战略适应性和战略执行力构建战略驱动的保障体系,得出治理结构、创新文化、应变管理和评估体系关键要素。将战略驱动科研组织的发展模式矩阵及保障体系组合形成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9.
基于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是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科学整体化、系统化的重要保证.从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及创新的涵义入手,探讨了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的相关性.从重大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交叉科研平台构建、科研平台管理机制规范以及跨学科轮训体系等方面对基于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0.
欧洲核子研究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CERN)的建立与发展是研究欧洲超国家层面科技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案例。本文主要考察CERN前20年(1954-1974年)间的科研运作模式及相关的制度调整过程,描述了CERN为协调各国在其中的科研活动和解决组织内外科学家的矛盾而进行的一系列科研机制改革;继之,通过对CERN论文合著和平均合著论文作者数的计量分析,考察了机制改革的作用和科研团队的变化情况,发现平均合著论文作者数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最后,以中性流实验联合体——CERN第一个大型科学联合体为具体案例,探讨了不同国家的科研团队在CERN相互融合成为大型科学联合体的进程,并分析了其组成成员、领导结构、以及联合体对科学家创造力的影响。本文认为,CERN运作模式的改变,是"国家科学"和"超国家层面科学"这两种不同层面的制度化科学形式相互协调、相互磨合的结果,这是一种以科学国际主义为主导、同时兼顾国家科学发展的科研运作模式:当这两种科学发展形式相遇后,起初由于不同文化、语言、地缘和政治意识形态的缘故,形成了一些带有显著国家或地域文化特色的科学家小组。但CERN通过机制改革,把这些科学家小组转变为多个以科研任务为导向、超越国家意识的科学联合体,中性流的发现则充分体现了这种机制改革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