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知识产权管理为新兴技术的扩散与产业化奠定了重要基础,也是共性技术进行社会转移的桥梁。利用好互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对提升并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尝试将区块链这一新兴技术引入知识产权管理应用场景,通过对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与区块链运作机制的耦合分析,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管理应用系统与技术架构。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战略性新兴技术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其培育和产业化问题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科学和技术都具有知识的本质属性,产业是科学和技术推动社会生产进步的主要载体.在知识流动视角下,通过知识流动与创新将科学、技术、产业三者更为密切联系起来,战略性新兴技术在三者的互动联系中创生和演化,形成基于知识流动的战略性新兴技术培育机制.其中,科学发现是战略性新兴技术培育的动力基础,技术创新是其直接推动力,产业化是其环境动因.  相似文献   

3.
海峡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斌  欧伟强 《科研管理》2016,37(7):35-46
论文分析了海峡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进的六大"演化代",阐述了两岸产业集群持续创新能力演进机理。并以闽台LED产业集群为例,采用多链扩展改进的产业技术路线图,对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进过程进行全产业链、多维度综合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进的思路:(1)在实现模式上,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对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进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最终带动两岸新兴产业集群乃至相关产业集群的腾飞。(2)在运行机制上,实现由"分散发展"向"集聚发展"转变、由"个体制造"向"聚合制造"转变、由"技术追赶"向"技术跨越"转变。  相似文献   

4.
正本书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产业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按照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划分成7大章,每章分成9节,从政策扶持、市场前景、技术支撑、产业布局、研发机构调研、企业调研、产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等多个角度出发,考察了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实基础与技术路线。本书从产业技术链角度深刻描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和技术链结构,利用科技文献、专利、标准计  相似文献   

5.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是科技主导的新兴产业,就其战略性而言,是指能够带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并形成国家竞争力的产业;就其新兴性而言,是指以新兴技术为基础且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孵化期或成长期的产业。作为一类特殊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技术的演化特征、运作模式、发展规律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产业,迄今人们对这些独特性规律的认识还很不够,各个部门和区域的战略性新兴  相似文献   

6.
从产业发展史来看,各时代都有各自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由理论分析可知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战略产业演化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内外因素的推动下逐渐演化为主导产业。结合产业演化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和对英国汽车产业、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回溯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战略产业的初级阶段,其生命周期因受产业内外不同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表现出"增长─放缓─增长"、"增长─停滞─增长"或"增长─下滑─增长"的震荡期。研究结果还表明产业外部环境、政府扶持、产业创新、产业平台、风险控制以及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培育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成功演化发展的关键要素,这些要素通过相互协同共同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向主导产业的成功演化和升级。  相似文献   

7.
通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江苏省各地区2012—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对专利产出的拉动作用,研究表明江苏省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产出显著提高,空间集聚性较强,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对专利产出的拉动作用具有时间衰退性。鉴于此,为促进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各地区应提高产业创新知识共享能力、加强各地区产业集聚水平以及延长战略性新兴产业链。  相似文献   

8.
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条件和培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广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环境、具有战略高度的产业规划、超前的产业技术路线图、可行的投入保障机制、掌握先进技术的核心企业和关键的产业链环节等因素,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关键条件;提出从引导资源聚集、制定产业规划、加大投入力度等方面培育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王续琨  刘洋  侯剑华 《科学学研究》2011,29(11):1601-1606
 战略性新兴技术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牵引和支撑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和发展的高技术集合体。每个领域的战略性新兴技术都是一个由众多单项技术或单元技术所构成的技术体系。对战略性新兴技术进行结构分析,目的在于通过专有技术开发中的主要难点辨识核心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确定一定时期的主攻目标。为了推动战略性新兴技术的发展,需要实施的基本对策包括组建“管-学-研-产”开发共同体、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核心作用、加强发展战略和技术标准研究、造就开发共同体的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10.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同产业领域在技术的成熟度、技术的复杂程度和产业链垂直分解程度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在规模、技术水平和治理机制方面各具特色。不同所有制的企业都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应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同领域、不同环节发挥各自独特的优势,国家也应采取相应的促进与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1.
在产业链全球融合和价值链全球极化的环境下,后危机时代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的"机会之窗",战略性新兴产业则是国家战略需求与科技资源的对接主体。作为新技术响应战略需求的结果,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通过国家战略部署发挥市场需求优势,同时通过整合全球资源弥补科技供给不足。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高新区应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核心载体,即成为其主要策源地、主要培育平台和关键发展载体,同时高新区管委会应成为产业推进组织,即各种产业组织形式的"孵化器",以加强产业生态系统合力和促进产业链突围。  相似文献   

12.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后危机时代"的新宠儿,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都在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也提出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与意义。阐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动力因素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概述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马武松 《今日科苑》2011,(16):84-85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战略性"是针对结构调整而言的,"新兴"主要在于技术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作为政府部门,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时要注意三方面的问题:产业的正确选择、技术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对高质量情报研究的需求也日益增多。面向政府战略决策角度分析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情报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从市场、产业链和技术体系、产业技术跟踪和评价、技术预见、技术研发攻关等方面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情报研究的工作模块,并从产业技术政策研究、科技计划专项前期研究、重点专题领域研究等方面阐释如何利用情报研究有效支撑政府战略决策。最后,针对政府决策需求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产业链的理论溯源,明晰产业链安全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从研究全球产业链回流化、外流化、多元化、区域化的发展趋势入手,指出我国产业链发展存在的科技风险,包括传统产业领域产业链完整性遭遇较大挑战,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产业链“卡脖子”问题凸显、价值链的层级有待提升等,并认为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环境下,有必要从稳链、补链、强链、控链等视角出发,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强化东中西部产业创新协同;培育产业生态掌控型企业;与西方国家建立和而不同的非对称威慑技术能力体系,形成时刻保有的产业链反制能力,在若干领域形成控制性优势和反制力量等。  相似文献   

16.
北京新兴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地区新兴信息服务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增长极理论、产业链理论、产业融合理论对其发展模式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传统信息服务业作为增长极,带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云计算和云服务是对软件和互联网产业链的延伸,物联网是对电信和金融产业链的延伸,数字出版是对出版产业链的延伸,3G和移动互联网是对软件和电信产业链的延伸;电子商务和手机支付是信息服务产业间交叉融合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新兴大国正抢抓新一轮技术变革的机会窗口,着力推进企业的技术赶超;但这也诱使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赶超过程中出现"投资潮涌"现象。本文基于资源累积与进入时机的交互效应,探讨了新兴大国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赶超的时机选择机制和绩效生成机制,进而通过数理建模和仿真分析比较了不同进入时机的追赶绩效,最后以我国高铁产业为例进行了剖析。研究表明:(1)企业内部存量资源和外部环境资源共同影响企业进入时机的选择,新兴大国企业应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的混沌阶段后期或主导设计形成期进入;(2)鉴于单纯的进入时机并不能决定赶超绩效,因此企业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后,还需选择适宜的赶超战略和路径,以谋取资源累积与进入时机的交互效应;(3)先动优势较强的新兴大国企业,应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的混沌阶段后期实施赶超,并应实施以技术突破为主导的复合战略;而先动优势较弱的新兴大国企业,应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的主导设计萌芽期实施赶超,并应实施以市场导向为主导的复合战略。  相似文献   

18.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性新兴产业由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而成,具有典型的技术与知识密集型特征,其发展必然伴随着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已经引发了国家之间围绕知识产权竞争的新形势,应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9.
核心能力是构筑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基石,本文基于综合优势理论思想,运用解释性案例和专利计量嵌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历程的回顾,揭示基于主导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能力形成机理。研究表明,伴随产业主导优势经历碎片化网络、单一辐轴网络到多中心小世界网络的动态演化,产业核心能力依次从小生境产品模仿创新能力、产品系列化自主开发能力到全面拓展的产业协同创新能力,二者共同进化,并且与产业综合优势同步发展,在创新驱动力、需求拉动力和政策引导力三重动力作用下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优势特色不断升级和核心能力的持续积累。本研究旨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能力培育和基于核心能力的综合优势战略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兴技术未来分析理论方法与产业创新研究》一书,是黄鲁成教授等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140)的研究成果,全书共12章,分为上篇"新兴技术未来分析理论方法研究"和下篇"产业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研究"。2010年,国务院决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推进该项工作的开展,国家社科规划办发布了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兴技术未来分析理论方法与产业创新研究"招标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