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吴晓波  姜雁斌 《科学学研究》2010,28(12):1799-1805
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引出了写作的引由,即技术理论体系内技术跨度研究的缺乏。之后比较了技术差距、技术跨度及技术跨越(对应于技术跨越度)的差异,提出了技术跨度的概念及其相应的测量方法。并利用一个简单的案例实验说明了相应的测度过程,指出其在未来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谢运博  陈宏民 《软科学》2016,(9):104-107
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研究了互联网平台型企业的横向合并模式。结果表明:互联网平台型企业总是有动机率先进行横向合并以此来提高企业利润。当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较小时,其他企业跟随合并总是占优策略;当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较大时,只有在满足跟随合并产生的单位成本节约较大的前提下,跟随合并才是占优策略。率先做出横向合并决策的企业可以合并尽量多的企业,这不仅总能提高企业利润,而且当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较大时,剩下的企业只能选择退出。  相似文献   

3.
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转移是供应链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论文以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转移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影响供应链企业间知识转移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从供应链知识转移的广度、密度、速度、交互度的四度模型,提取知识模糊性、主体转移动机、能力差距、组织情境、合作关系、企业差异、转移平台、制度支持等影响因素,分析各因素对知识转移有效性的影响机理,提出假设,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假设并分析数据结果,研究表明供应商的转移动机、上下游企业间合作关系和能力差异等因素都正向影响知识传导有效性.最后,给出促进供应链企业间知识有效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开展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本国行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关系。文章从行业技术结构的角度构建了两个理论模型,揭示了知识产权保护程度对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模型结论显示,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不同技术结构的行业的技术创新会产生不同影响:对发展中国家行业而言,当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大时,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内部技术差异大的本国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增长;当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较小时,强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会激励内部技术差异小的本国行业的技术创新,同时对内部技术差异大的本国行业的技术创新有抑制效果。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制定者而言,识别本国不同行业的技术结构--包括本国行业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本国行业内部的技术差异--是制定促进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企业为了取得某种竞争优势,通过并购等方式形成大量的企业集团。在此经济背景下,能够综合反映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合并会计报表应运而生。本文从分析现阶段合并会计在各国存在的差异出发,针对我国合并会计理论与实务方面存在的缺陷,本文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区间技术水平差距较大,经济发展不平衡.跨地区技术转移是缩小区域技术差异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2001—2011年近万条跨地区技术转移数据,构建了跨地区技术转移网络,研究了省际地区在技术转移中的差异.结果表明,京沪粤江浙鲁等发达省市形成了明显的技术转移中心群,控制着技术资源的输出和引进;技术转移存在清晰的跨地区流动路径,中部地区起到技术转移中介的作用;地区间技术输出、引进的能力差距越来越大,导致技术差距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7.
钱丽  肖仁桥  陈忠卫 《科学学研究》2015,33(3):378-389,397
基于价值链视角,将技术创新活动分解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并将环境效应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成果转化阶段研究框架内。利用共同前沿理论和DEA模型分析比较了2003-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选取技术落差比率(TGR)指标考察中国三大地区企业间的技术差距,并按"创新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两维度对各省份企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无效率进行分解,寻找创新无效率的根源。研究表明:我国企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偏低,共同前沿下均值分别为0.683和0.691;两阶段效率的区域差异明显,中西部地区TGR值偏低,尤其在成果转化阶段;东部大多数省份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无效率源于管理水平偏低,而中西部省份两阶段无效率主要受制于区域创新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两方面,内蒙古等少数中西部省份成果转化无效率源于区域落后的创新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8.
从技术差距、吸收能力看FDI与中国的技术追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外国直接投资(FDI)是国际技术扩散和转移的一个重要途径。大量关于FDI的研究表明,影响FDI溢出效应的两个核心因素是当地企业与FDI企业的技术差距,以及当地企业的吸收能力。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关于技术差距、吸收能力与FDI方式技术追赶的分析框架模型;通过收集近几年的相关数据,在此框架模型下,比较分析了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带之一长三角的上海、江苏和浙江三个地区当地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当地企业的吸收能力和技术追赶情况,进而提出相应的技术追赶战略。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3-2011年省际制造业面板数据,构建吸收能力指标体系,探讨技术差距门槛对FDI溢出效果的影响。从整体情况看来,全国30个省市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9.8%,技术进步是主要因素;国有、外资、民营制造业出现了不同程度增长,民营制造业增长最快,达到10.7%,远超过国有、外资。省际吸收能力差异较大,技术差距构成了FDI溢出技术的双重吸收门槛,国有企业门槛值分别为1.060、3.430,民营企业门槛值分别为2.2、8.260。对国有企业而言,FDI技术溢出的效果随技术差距扩大而下降;民营企业由于行业间技术溢出,溢出效果是技术差距的增函数。  相似文献   

10.
胡隆基  张毅 《科研管理》2010,31(5):87-95
摘要:利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层次数据,本文对吸收能力、技术差距和国际技术溢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虽然技术差距是影响国际技术溢出的重要因素,但是吸收能力对技术差距与国际技术溢出之间的关系存在着显著的调节效应。这是本研究最有意义的发现,它对于当前只用技术差距等外部因素去解释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中的不稳定的国际技术溢出现象的模型是一个补充。  相似文献   

11.
企业兼并的产品协同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晓东  张地生  唐元虎 《预测》2002,21(5):66-69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存在企业兼并的动面及其产生的社会效应,本论文以对策论为分析工具,通过一个4企业在两市场上竞争的博弈模型,提出并分析了企业兼并的产品战略关系协同作用。研究表明:当兼并存在产品协同效应时,企业将普遍存在兼并动机。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产品差异的企业横向兼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化冰  陈宏民 《预测》2003,22(1):68-70
本文在生产能力内生的基础上研究了差异产品企业横向兼并的动机,以及发生兼并的条件。结果表明,在本文的假设下,当产品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时,企业有横向兼并动机,且兼并有利于社会福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刘莉  钟德强 《软科学》2006,20(5):25-29,34
针对一部线性可观察性合约与不可观察性(保密)合约,比较分析了供应商、零售商横向兼并集中度提高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合约可观察时,供应商横向兼并对消费者产生不利影响,而零售商横向兼并对消费者产生的影响取决于产品替代性程度大小,若产品替代性程度较高,则将产生有利影响,反之将产生不利影响;(2)当合约不可观察时,供应商横向兼并一般将对零售商与消费者产生不利影响,而零售商横向兼并对消费者产生的影响取决于产品替代性程度大小,若产品替代性程度较大,则兼并将对消费者产生有利影响,否则将对消费者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科技型企业强调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其并购大多是为了获取先进技术、专业人才等资源。然而,并购失败的情形很多。本文以创新激励为切入点,运用扎根理论,对科技型企业并购后的创新激励问题进行研究。首先,识别了平等对待、包容和凝聚、组织文化交流、中长期激励、保证员工发展五类影响科技型企业并购之后创新激励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科技型企业并购之后的创新激励机制包括权威建立机制、员工合作机制、员工参与决策机制、员工发展机制、利益绑定机制;通过组织认同与利益绑定的共同作用,激励、塑造知识员工的动机和行为,进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地,实现并购者的身份转变,并明确创新激励基本逻辑是科技型企业并购之后,创新激励机制实施有效的保障策略。本文研究不仅拓展了创新激励的适用范围,而且增补了企业并购后整合的经验证据,对于管理实践中企业如何有效开展创新激励工作并实现并购后整合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纵稿控制框架的上游企业R&D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纵向控制框架内研究上游企业R&D。R&D活动降低中间产品转移价格 ,增加最终产品供给数量 ,纵向兼并、全面一体化增加R&D和最终产品供给数量 ,但都比社会福利最大化时小 ;R&D边际成本增加减少R&D和最终产品供给数量。政府应当补贴R&D ,鼓励纵向兼并和全面一体化 ,避免横向兼并  相似文献   

16.
差异化产品厂商系列横向兼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贾红睿  陈宏民 《预测》2001,20(3):60-63,42
差异化产品兼并是目前兼并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研究在文献[1]的基础上,放宽既定成本下降幅度之约束,借助兼并的利润效应及福利效应,分析了不同成本下降幅度、产品差异度组合条件下厂商的兼并动机的变化,对兼并的反托拉斯评判具有进一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企业间知识溢出与企业兼并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华  胡汉辉 《软科学》2006,20(5):118-120,125
研究了知识外溢效应、企业规模差异和企业兼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兼并是出自财务协同效应还是战略协同效应,都和知识外溢密切相关。企业规模差异越大,知识溢出越大。而企业间兼并的概率和知识溢出成反比。资产的互补性可以产生互补效应,而知识的外溢则会产生协同效应,无成本的协同效应越大,有成本的兼并就会对企业失去吸引力。  相似文献   

18.
文启湘  樊秀峰 《预测》2005,24(4):7-11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分析,流通企业并购应是以国际化发展为方向、以塑造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战略性并购;基于流通产业结构、性质及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实现战略性并购应以同业横向的强强并购为主。在具体的并购策略上,批发业与零售业还有一定的区别。流通企业实现上述战略性并购目标的制约因素很多,本文着重对企业自身的制约因素:动力与能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9.
基于风险的战略并购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胥朝阳  蔡根女 《软科学》2005,19(1):30-33
依据并购的目标和特点,总结出同化整合、分立整合、强入整合、同化扩展、分立扩展、同化构建和分立构建等7种战略并购模式。从战略匹配、组织匹配和过程可控三个维度对战略并购风险进行探讨,并据此提出了战略并购模式选择的原理和程序,重构了企业战略并购流程。  相似文献   

20.
以双边平台竞争瓶颈理论框架为基础,考虑同一平台在一边收取注册费,在另一边收取交易费的非对称收费模式,并将已有平台竞争模型拓展至Salop圆形市场情形后,探讨了平台横向合并的经济效应。与已有研究强调间接网络效应、市场势力和成本效率提升三者之间的权衡不同,本文研究发现:在非对称收费模式和市场全覆盖假设下,平台合并的价格效应和福利效应仅与平台间横向重叠导致的市场势力提升与成本效率提升之间的权衡有关,而与间接网络效应无关。如果边际成本较小,则效率抗辩空间会主要集中于降低经营(固定)成本等方面。相关结论不仅可以丰富经济学关于平台合并的理论研究,也可为反垄断执法部门针对平台领域经营者集中审查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