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红梅 《百科知识》2021,(30):63-66
成语是汉语中一类独具特色的语言现象,是最能集中体现民族文化的精华.如今各国间跨文化交际十分频繁,随着中国文化的"走出去",把汉语成语翻译成其他语言变得十分重要,这也对翻译提出了更高要求.汉语成语的翻译不仅是字面上的转换,更重要的是用不同的语言文字表达出其中的思想和文化,以使译语读者能够理解和交流.奈达动态对等理论在翻译学领域中具有很大影响力,对翻译现象有着极强的解释力,为当代翻译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动态对等给翻译研究注入了一种新的活力,更加注重翻译的交际目的,要求翻译用最近似的自然对等值再现源语的信息以获得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对等的阅读理解程度.本文立足于动态对等理论分析《西游记》俄语译本中所翻译的汉语成语,探究有效的汉语成语俄译方法,试图在翻译汉语成语的实践中找到最佳的文化交际途径,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一面镜子.一个民族的语言势必反映该民族的文化.英语和汉语是两门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体现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这也决定了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交流上的障碍,即文化差异.就试图以习语为例,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和历史典故这三个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直译、意译、解释等具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3.
英语和汉语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础上的两种语言,文化差异将会给英语翻译带来一定的影响,只有了解英、汉两种语言风格的异同、文化背景知识和不同的民族心理状态,缩小这种文化差异,才能成功地进行翻译交际.  相似文献   

4.
齐朗  张玉凤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6):166-166,292
习语是各民族语言中经过长时间使用而提炼出来的精华,形式是一些固定短语或短句,包括成语、谚语、典故、格言、俗语,等等。习语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为语言一分子的习语,它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显示了鲜明的文化特征的同时也反映了不同民族人民的民族性格差异。汉语和英语是两种高度发达的语言,因而都拥有大量的习语。拟通过习语翻译来比较中美两国人民的民族性格差异。  相似文献   

5.
与汉语相比,英语有其独有的特征。揭示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英语的特性,培养语感。本文尝试以英汉对比分析理论为依据,从英语语言的静态和汉语语言的动态特征,英汉的被动、主动语态对小说《苔丝》进行分析,以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英汉两种语言,促进二语习得。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地理位置、生活习俗、历史典故、宗教差异是产生东西方习语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在翻译习语时,译者也必须拥有熟练的翻译技巧.翻译英语习语首先要了解其意义、文化特色,再运用正确的译法,选择正确的汉语将原意表达出来.英语习语的翻译方法有直译法、直译加注、释义、直译与释义合用.  相似文献   

7.
李镜 《科教文汇》2008,(20):243-243
与汉语相比,英语有其独着萌特征。揭示英汉两种语告的异同有助于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英语的特性,培养语感。本文尝试以英汉对比分析理论为依据,从英语语言的静态和汉语语言的动态特征,英汉的被动、主动语态对小说《苔丝》进行分析,以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英汉两种语言,促进二语习得。  相似文献   

8.
兰洁 《科学.经济.社会》2011,29(3):165-169,174
典故是语言的精华,文章常常因为典故的恰当使用而增色。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典故,这些典故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根植于特有文化的典故在跨文化翻译中存在一些难以跨越的障碍。这是因为典故的内涵并非显而易见,只有处于同一文化中的读者才能顺利地理解典故的隐含意义。典故的隐含意义,即典故的语用隐含,是指典故在具体的文本使用中所产生的比喻义﹑外延义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含义。因此向目的语读者传达文本中典故的语用隐含意义就成为典故翻译的核心问题。本文将从语用隐含的角度和文化传真的原则对英汉典故词语互译的各种可行性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冠石,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翻译作为两种语言沟通的桥梁,不仅要转换语言,还要转换文化.从尤金·奈达的翻译性质示意图入手,以文化的视角分析阐述解释性翻译的必要性,并结合实例从成语、典故、谚语、歇后语、双关、专有名词、修辞手法、外来语和特定表达等角度具体分析解释性翻译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试论英汉习语的文化传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习语是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是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语与地理环境、传统习俗、宗教信仰、历史典故有关,真实地反映人们的生活。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产生的习语不同,这就导致了英汉习语在意思上的差异。本文中,针对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通过比较和对比的方法加以阐述说明并介绍一些翻译方法。希望通过本文,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以便准确地理解与运用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习语。  相似文献   

11.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民族的文化背景、心理素质、风俗民情、社会制度的变革及社会生活的变化密切相关.它制约着人们对英汉语篇的理解与翻译,运用适当的翻译技巧对其进行补偿与改良,把翻译过程中语义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就能更好地进行语言的交流,达到较理想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英语和汉语中,典故指文学作品中引用的史料性文字.许多英美文学作品都引用历史、传说、文学或宗教中的人物或事件.运用典故可以润饰语言,使之丰富多彩.英语典故主要源自文学作品、神话传说、宗教、历史事件和体育项目.学生不熟悉典故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就无法正确理解其蕴含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3.
英语和汉语是有一定差别的,尤其在读一些英文作品时,要特别注意语言文化的不同。文章指出在理解东西文化背景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区分两种语言中称谓的区别,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东西方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张春荣  朱莉 《科教文汇》2008,(14):178-178
英语和汉语是有一定差别的,尤其在读一些英文作品时,要特别注意语言文化的不同。文章指出在理解东西文化背景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区分两种语言中称谓的区别,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东西方的文化。  相似文献   

15.
董少华 《科教文汇》2008,(7):166-166
英语和汉语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语言,并且都有着丰富的习惯用语。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让人们在习语的理解中产生了一定的困难,因此习语的翻译也成为汉英翻译中的一大难题。我们只有对两种语言有了较为深刻地了解,才能准确地在翻译中表达出原文的意思。  相似文献   

16.
典故是语言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和民族智慧的结晶.典故寓意深刻、民族色彩浓厚,具有很强的修辞作用.典故的构成形式多样,来源极其广泛.不论是在文学作品还是在政论篇章、新闻报道和商业广告中,用典之处也比比皆是.着重探讨在商业广告中的用典现象及其翻译.  相似文献   

17.
文化的交流以语言为媒介,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传统的翻译研究历来比较重视语言分析和文本对照,而对语言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文化现象则研究不够。成语是民族语言的精华,承载着浓厚的文化信息,普遍存在于社会风俗,宗教文化,历史典故,传统习俗等等文化体系中,是一个民族的文明,文化积累的精华与结晶。同时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翻译要尽可能地最大限度地传递成语中的文化信息,更好地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于是在此试图从文化翻译学的角度,从语用学的顺应论角度,从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的顺应来研究成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8.
张莉 《科教文汇》2008,(5):166-166,173
典故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深的文化内涵。典故翻译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文章的整体翻译效果。本文简要比较了英汉典故的异同,并着重从英语典故的文化内涵入手探讨了英汉典故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典故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深的文化内涵。典故翻译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文章的整体翻译效果。本文简要比较了英汉典故的异同,并着重从英语典故的文化内涵入手探讨了英汉典故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朱灵 《百科知识》2021,(6):25-26
在世界范围内,英语使用广泛,学好英语不能只学好语言本身,还要掌握英语语言文化.在英语语言文学的学习中,会遇到修辞手法的使用,它是英语语言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理解英语语言文学中常用修辞手法,有利于提高阅读水平,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 英语语言文学中大量地使用修辞手法,且使用的种类多样.修辞手法的使用既丰富了英语语言文学的内容,也丰富了英语语言文学的表达形式.任何一种修辞手法的使用,都能增加英语表达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增添阅读乐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