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软肝散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治疗组给予益肝灵和软肝散口服,对照组给予益肝灵口服,治疗6个月后评定疗效.主要观察项目为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AST、ALT、A/G)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临床主要症状、体征、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较治疗治疗前均有较大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软肝散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方面具有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林蛙油对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影响的作用及机制。方法:8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林蛙油组和秋水仙碱组。模型组、林蛙油组和秋水仙碱组给予白酒复制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林蛙油组以3g/kg、秋水仙碱组以0.1 mg/kg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12周,检测大鼠血清MDA、SOD和HYP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林蛙油组、秋水仙碱组的MDA和HYP含量显著降低(P0.01);SOD活力升高(P0.01)。结论:林蛙油通过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改善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肝腹水浸膏对鼠肝纤维化及利尿作用的影响.方法:1、小鼠肝纤维化试验:采用20%、40%CCL4橄榄油溶液,皮下注射制作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后给药6周,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计算肝、脾指教并作病理检查.2、大鼠利尿试验:取试验前禁食18hr大鼠,分别给大鼠灌胃用生理盐水配成的药液50ml/kg,立即放入代谢笼内,收集6hr内的尿液,观察其大鼠6hr的排尿量与灌胃量比值.结果:1、小鼠肝纤维化试验:工艺Ⅱ高、工艺Ⅲ中、Ⅲ高和马洛替酯组小鼠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下降,工艺Ⅱ中、工艺Ⅲ低和马洛替酯组小鼠血清透明质酸含量下降,工艺Ⅰ高、工艺Ⅱ中和马洛替酯组小鼠脾指数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和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和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工艺Ⅰ低、工艺Ⅱ高、工艺Ⅲ低、Ⅲ中、复方鳖甲软肝片组和马洛替酯片组炎症细胞逐渐减少,点状坏死和交性范围缩小,有明显的纤维组织增生,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和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和p<0.01).2、从大鼠利尿试验:工艺Ⅰ低、工艺Ⅱ低、工艺Ⅲ低、呋塞米片组在2hr的排尿量和排尿量与灌胃量比值均增;工艺Ⅰ低、工艺Ⅱ低、呋塞米片组在6hr的排尿量和排尿量与灌胃量比值均增加,但与空白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工艺Ⅱ供试品,具有抑制肝纤维化及利尿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四方藤60%乙醇提取物(EECH)对CII型胶原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模型(CIA)大鼠的抗风湿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四方藤提取物高、低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CII胶原加氟氏完全佐剂法诱发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模型。EECH灌胃给予不同剂量提取物(2、0.5g.kg-1.d-1),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片,1.5mg.kg-1.d-1),其余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28天。测定大鼠血清炎症因子中TNF-α、IL-1β的表达,观察各组大鼠关节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EECH高、低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CIA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P0.01)。病理检测表明,EECH可以显著改善CIA大鼠的关节病变。结论:EECH可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关节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血清中炎症因子中TNF-α、IL-1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胆湿热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龙胆泻肝汤,疗程均为4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肝功能(包括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TBi L总胆红素)、HBeAg转阴率、HBV-DNA应答率及肝脏弹性测定值(FS)的差异。结果:对于临床疗效的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TBi L、ALT、AST、FS水平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HBeAg阴转率、HBV DNA应答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在治疗CHB肝胆湿热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强身合剂与生理盐水对大鼠血液、生化值及内脏器官(心、肝、脾、肺、肾上腺、胸腺)重量的比较研究.方法:将SD大鼠60只分成3组,给强身合剂10.0和20.0g/kg(指含生药量)剂量,对照组给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1天,每周称体重一次,给药结束时采血测定血液指标和生化指标.解剖后,用电子天平称各个脏器器官的重量,并计算脏器系数.结果:SD大鼠的血红蛋白(HGB)、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生化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Cr、BUN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脏器系数给药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强身合剂10.0、20.0g/kg组连续给药31天,其血液血清生化指标及胜器系数与给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长期高强度有氧训练对雄性大鼠跟腱粘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大鼠80只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成一次性跑台运动对照组、一次性跑台运动组、长期运动组和长期运动对照组,按照分组进行相应的训练。结果:一次性跑台运动对照组大鼠跟键组织主要由按顺应力方向排列整齐、结构致密的胶原纤维组成,胶原原纤维存在典型周期性横纹。一次性跑台运动组大鼠跟键局部胶原纤维之间的间隔变大,局部排列错乱。长期运动组大鼠跟腱组织胶原纤维排列较规则,粗细均匀,胶原纤维排列紧密。长期运动对照组大鼠胶原纤维排列紊乱,粗细不均,有部分出现断裂,胶原纤维较少。长期运动组大鼠刚度和最大载荷非常显著性高于长期运动对照组大鼠(P0.01),能量吸收显著高于长期运动对照组大鼠(P0.05)。一次性跑台运动组与一次性跑台运动对照组跟腱水含量、跟腱重量、羟脯氨酸无显著性差异(P0.05);长期运动组大鼠跟腱水含量、跟腱重量、羟脯氨酸与长期运动对照组大鼠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一次性跑台运动组PⅠNP显著高于一次性跑台运动对照组(P0.05),PⅢNP非常显著性高于一次性跑台运动对照组(P0.01)。长期运动组PⅠNP和colⅠα1非常显著性高于长期运动对照组(P0.01)。结论:长期高强度有氧训练能够增强雄性大鼠跟腱粘弹性。  相似文献   

8.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症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尝试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进行中医对症治疗,针对肝脾不足、气阴两虚型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静脉输注,1次/日。对照组与治疗组均采用综合保肝治疗,两组均以三周为一疗程,可进行1~2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在乏力、胸闷、气短、心悸、自汗方面的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ALT、AST、ALB、肾功能(血肌酐)和凝血机制方面(凝血酶原活动度PA)的改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而对于血清胆红素TBil的改善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对比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参芪扶正注射液不但对肝脾不足、气阴两虚型的慢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的改善、肝功能的恢复和缩短病程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文章主要是为了研究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高海拔地区乙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研究方法是把64例总胆红素171umol/L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20ml静滴,每天1次;对照组(32例)用肝泰乐0.665g静滴每天1次。两组同时应用维生素类、能量合剂及祛黄药,整个疗程维持4个星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和肝功能变化等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明显,治疗前后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下降程度均比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达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9%(P0.01),其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整个治疗期间没有发现有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相关的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高海拔地区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有明显疗效而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霉菌性肝炎(黄肝病)是由黄曲霉、灰绿曲霉和构巢曲霉等霉菌引起的疾病,而黄曲霉素是一种很强的肝性毒素,可引起动物致癌。现已证明肝病中有一种含硒酶的存在,而硒是人体及动物体每日所需的微量元素,实验采用霉变的饲料和药品(清水中添加亚硒酸钠-VE)同喂小白鼠15d,观察其症状。然后并进行血清和肝组织匀浆的生理指标检查和肝脏病理变化检查,并与正常组和对照组比较,主要研究了亚硒酸钠-VE对霉菌性肝病小鼠血清中ALT、AST、GSH、SOD、MDA含量的影响,实验表明亚硒酸钠配以维生素E可以预防霉菌性肝病的发生,为亚硒酸钠-VE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黄芪甲甙预处理能否减少异氟醚麻醉下大鼠神经细胞的凋亡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4只大鼠:A组:未麻醉组,亦即空白组,用0.9%生理盐水处理;B组:异氟醚组;C、D、E组:黄芪甲甙预处理后异氟醚麻醉组。C、D、E组的处理方法为:异氟醚麻醉前,将大鼠分别灌胃黄芪甲甙溶解液20mg/kg,50 mg/kg,80mg/kg,每隔4h一次,共处理72h。接着,通过采用ELISA与Western blot技术测定血清促炎性因子、NF-κB,caspase-3及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考察黄芪甲甙预处理对异氟醚麻醉的影响。结果:与B组相比较,C、D、E组的神经元细胞死亡数量明显减少;在对照组,血清和海马CA1的丙二醛(MDA)水平相对较低。异氟醚B组则显著抑制SOD、活性水平,但促进凋亡的iNOS、NO和MDA的水平增高。相比较,C、D、E组显著地抑制了异氟醚引起的MDA、iNOS和NO的产生,而提高了SOD的活性水平;在对照组,促炎性因子的水平,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and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相对较低。在B组,这些因子的水平明显增高。相对的,在,而B、D组(低剂量和高剂量组),显著降低了这些促炎性因子的释放(P0.01)。与B组相比,C、D、E组的NF-κB及促凋亡标记蛋白Caspase-3水平降低,而抗凋亡标记蛋白BCL-2升高。结论:黄芪甲甙对异氟醚麻醉导致的神经元的凋亡有保护作用,可能与黄芪甲甙的抗氧化应激和抗炎性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